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由资深的时尚及消费品行业投资者Han撰写——

最近,Zara推出了自己的全新原创系列 Zara Origins和Zara X Kassl Editions。尤其是 Zara X Kassl Editions ,一身的极简素雅,有没有让你觉得很眼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Zara Origins

Zara X Kassl Editions

嗯,看起来很像H&M旗下的品牌COS——因为简洁的设计、宽大的版型(中性风),像极了平替版Celine而广受中产阶级的商务人士的欢迎。

目前在东亚地区,ZARA在日本率先上新了这个支线品牌,售价从300~1000人民币不等,定价看起来也跟COS差不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OS

所以我们的疑问来了:作为快时尚行业的鼻祖,ZARA一向以借(chao)鉴(xi)大牌、让所有人能享受到平价的最新潮流著称,为什么他们开始”自我颠覆“,开始做起原创来了?

这是在说,一向反应迅速,几乎可以在里面找到所有款式的ZARA们也要开始走设计师路线了?

而Zara Origins是Zara打磨了两年的支线产品,以重新审视服装演变作为设计初衷,期望透过此系列来实现现在和未来在服装上改革的使命

这无疑在时尚圈扔下了一枚炸弹!

快时尚圈的内卷焦虑

其实快时尚一直是有设计和圈层焦虑的

比方说,从1983年GAP收购Banana Republic(香蕉共和国)开始,GAP就一直在寻求用更多品牌“出圈”来覆盖更多消费者。

Banana Republic最开始就是有设计定位的,从偏热带的设计到定位商旅人士,直到被GAP收购后,它成为了GAP家族里的高端品牌。

Banana Republic

与Banana Republic类似的品牌,是ZARA旗下的Massimo Dutti,定位同样是包揽商务人士的上班和休闲穿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ssimo Dutti

但这依然没能解决GAP的圈层焦虑,所以GAP于1994年又创立了Old Navy(老海军),定位是“价格要比GAP便宜”,风格更加年轻、时尚。

GAP

OLD NAVY

就这样,GAP完成了高、中、低三档价格的定位全覆盖,开始逐渐渗透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

这么做的还有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大家可能不知道,优衣库的兄弟品牌GU,其实一开始不是廉价版的优衣库,人家一开始是卖鞋的。

GU最早创立于1950年,原本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鞋店,后来2006年加入迅销集团,成为了优衣库的兄弟品牌。

直到2013年,GU品牌被彻底地被改造成了“平替版”优衣库,风格也偏年轻和时尚,开始跟随老大哥优衣库在亚洲攻城略地。

优衣库

GU

而对于Zara来说,更平价的牌子就有Pull&Bear和Bershka,完美地填补了低价位市场。Zara作为高级设计的“平替”过去这么多年因而走的稳稳当当,风生水起。

Pull&Bear

Bershka

但是今天看到Zara Origins和Zara X Kassl Editions,难不成款式无限多的ZARA也开始陷入了内卷的焦虑?

中国品牌:比ZARA更新、更快、更便宜

首 先,作为Zara这个品牌来说, 它所最擅长的 快速反应和跟随大牌的设计策略正在遭受挑战

在电商时代,涌现了太多供应链效率超过Zara的品牌。

最早的从英国的Boohoo,到现在咱们中国的品牌SHEIN,都在挑战ZARA的效率。

尤其是作为中国品牌的SHEIN,因为供应商无敌的生产效率和越来越厉害的设计能力,出新款的速度和控制成本的能力都正在超过ZARA。

SHEIN

除此之外,很多中国的商家在网红直播电商的促动下,甚至可以做到先下单,再生产,大大减少了库存成本,C2M的模式节省掉了中间环节成本,门店逐渐变成了展示厅

虽然流量成本与日俱增,但相对传统的工厂到门店再到消费者的成本结构依然具有成本优势。

同时,当网上出现无数个类似SHEIN的品牌的时候,大门店多款式上新快的优势也在被侵蚀:可能一个商家一年无法用超过Zara的效率做1万个款,但只要把100个款做好了,再来100个这样的商家,这100个商家无论从款式数量还是反应速度,不会低过ZARA。

而随着管理能力边界的扩展,其中做的最好的,比如SHEIN,202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0亿美元,大约是Zara品牌销售额的一半。

2年内超过Zara成了大概率事件!

如此看来,快时尚的圈层和设计焦虑不是ZARA焦虑的主要原因,而是它赖以生存的根基正在被动摇

那么,ZARA想出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不再借(chao)鉴(xi),要做原创

为了在数字时代不被落下,快时尚们在拥抱电商上面不遗余力。但用别人的方式打败别人,是非常难的

于是Zara似乎开始重新定位。

自古以来,时尚潮流大多都是从上到下决定的:顶尖设计师和社会名流决定了审美标准和流行元素,真正从下至上的时尚少的可怜。只有牛仔裤的成功,还有被大众时尚比如朋克元素深刻影响的Vivian Westwood等,才成功将大众文化带入顶层,获得了一席之地。

一直以来,是奢侈品大牌们在各大时装周决定我们每年穿什么,怎么穿

而虽然主流审美还是被由上到下驱动着最近几年,随着时装周的影响力慢慢减少,社交媒体逐渐把时尚话语权交给了大众。

因此,能否不把设计绑定在奢侈品大牌上,自下而上地创造出属于大众的设计,成了快时尚们近些年越来越多跨界合作,自己设计新产品线的动力所在

优衣库、H&M这几年频频跨界合作,试图推动自上而下、从大众到精英的潮流

这给ZARA们带来了思考:作为大众品牌,我们为什么不能引领未来的服装潮流趋势呢? ——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革命!

因为要在设计上拿到话语权,并且能支持年销售百亿美金级别的体量,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事情。Zara 在开始尝试。

但前车之鉴如COS这种风格极其鲜明的品牌,在运营能力强大的H&M集团下,暂时仍然无法扛起大旗,可见,设计风格和大众市场之间的平衡,依旧需要摸索

喝下一副科技的药也许更管用

其实,现在时尚行业的很多革新都是大众所引领的,只是还停留 在面料和制衣技术层面。

2012年,Nike第一次发布Flyknit的产品,把一条线编织成一双鞋,之后这种做法逐渐被主流认可。

纵观现在市场上的运动鞋和跑步鞋,还有多少不是编织而成的?与此同时,运动鞋的巨大革新也推动了运动鞋市场, 推升了运动休闲风格的发扬光大,让西装搭配运动鞋不会被人笑掉大牙。

还有别忘了优衣库家的的Heattech产品,这款发热内衣畅销了15年。

而后来者比如Lululemon更是完全从面料下手,九大面料家族撑起了版型不多,款式简单且颜色单一,但却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线,一年贡献了四五十亿美金的销售额。恩,穿过的都知道有多舒服。

lululemon

而奢侈品大牌们也在试图赶上”科技“的潮流,但他们的方式简单多了:只是将时尚带入科技产品使用的场景,比如LV的手机壳,Hermes的表带,Dior的跑步机……

但正像我们说的,随着时装周的影响力减退、随着社交媒体更有影响力,大众可能才是未来审美的主导人,到时候,可能不仅是ZARA们陷入焦虑,LV们也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到底能为大家带来什么样的设计。

事实证明,将技术和供应链结合的品牌,往往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Nike就是根植于中国强大的供应商,比如鞋类的裕元、丰泰,开发出了Flyknit,Lululemon的供应商如儒鸿、聚阳,都纷纷在面料和编织创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可见,科技和设计并非对立,而是互相促进。社交媒体用图片和视频放大了视觉冲击,但背后的供应链创新带来的全新的产品,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功能上都能改变大家对的穿着体验。这,或许才是时尚业未来真正的创新方向。

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点击右下方的「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这是“Fashion采访手记”的原创文章,需要转载请联系我们。采访和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号applered88

Fashion采访手记

时尚资讯和评论

原创大号

内容同步多平台发布在

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时尚资讯和评论自媒体之一

单篇阅读量在全平台有 5w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