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手机四霸“中华酷联”之一的酷派,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一年来,沉寂已久的酷派大动作频频:去年底宣布重返国内市场,今年5月推出新机型。今年十一期间酷派管理层人事大变动,官宣任命4名80后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宣布融资8.33亿港元,用于移动业务扩张,引入SIG等国际知名机构的战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2日,5位平均年龄35岁的酷派集团高层管理团队在深圳首次集体亮相。董事长、CEO、执行董事陈家俊信誓旦旦地表示,作为中国手机品牌企业“最年轻核心团队”,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重返行业国内第一梯队!

作为手机届的“没落贵族”,酷派的管理层喊出这样的口号,可以理解,至于能否实现这个目标,那又是另一回事。人总要有梦想,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酷派的梦想,其他“没落贵族”诺基亚、HTC、摩托罗拉、中兴、联想等何曾没有做过。

提起酷派手机,年轻一点的用户可能会有点陌生,但是在那个安卓还没有发布,苹果4还没有开卖的年代里,酷派手机凭借着6000多项专利,全球首款双卡双待手机,一举站上了当时中国国产手机的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至2013年,“中华酷联”加在一起大概占据近半市场份额,而当时vivo占据的市场份额还属于“其他”,OPPO和小米也刚起步不久。2013年,酷派首次跻身全球前五,出货量一度高于诺基亚和黑莓等手机品牌。

酷派凭借着强势的运营商渠道,轻松拿下大部分的手机市场份额。在充话费送手机的3G时代屡试不爽,与中兴、华为、联想一起并称为“中华酷联”。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功后的酷派却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

2013年,酷派想在4G时代延续此前的卡时间点策略,于是也在4G来临前大量提前备货。但问题在于这次4G牌照的发放可谓是一波三折。从首批牌照发放到最后结束,间隔时间超过了一年。酷派因为提前备货而导致库存激增,从而拖累了酷派的现金流,而这些存货直到2016年才陆续被低价清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回到2015年,酷派长期以来依赖的运营商开始下调4G资费,并逐步停止了购机补贴,酷派可以说失去了最为重要的衣食父母。这次的断粮不但减少了收入,还暴露出了酷派在电子商务和线下渠道的致命弱点。

而此时,小米已经在自营电商渠道摸爬滚打了三年。小米2S、小米3、小米4手机陆续开卖,红米手机也已发布来势汹汹。另一方面,蓝绿厂的地推人员在各县城马不停蹄地看门面、装修开店,忙得是不亦乐乎!

酷派环顾四周竟发现运营多年,连属于自己的渠道都没有建立,转型之路突如其来。尽管酷派迅速调整运营策略,将业务拆分成酷派、大神、ivvi等产品线直面消费市场,却无法把握年轻用户消费需求。

公司财报显示,2015年酷派手机全年出货量只有3800万台,全年营收同比暴跌41%,从此酷派退出了一线手机品牌。

2016年9月,原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接棒出任酷派CEO,但酷派并没有从此翻身。刘江峰任职一年,先后推出三款手机,分别是Cool 1、酷派S1以及Cool M7。不幸的是,都没能给市场带来惊喜。

之后,酷派联合360推出奇酷手机,情况刚有好转,酷派、360、以及乐视上演了一场三角恋,酷派抛弃了360,投入乐视的怀抱。之后乐视自己走向了深渊,酷派从此也走上迷途。

酷派集团港股自2017年3月31日起暂停买卖。直到2019年7月,停牌27个月的酷派集团终于复牌。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难的不是做到行业第一梯队,而是长期保持第一梯队不掉队,而更难的是一旦跌入深渊,再想重塑辉煌,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看看昔日的手机行业老大诺基亚的命运,你就知道难度有多大。

酷派已经远离手机市场的中心很久,如今的手机市场,竞争逻辑已经与十年前大不一样,酷派要靠什么重回第一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酷派手机京东旗舰店,目前仅有一款 酷派COOL20 手机在售,6G+128G售价仅为109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手机硬件配置和售价来看,这款手机性价比非常高,针对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学生老人。

目前,酷派最大的短板是产品力太弱,没有爆点的产品,其他都是空谈。

酷派现在急需要做的是找准定位,以有限的资源找到市场切入点,先做出爆款,以点带面,赢得市场认可。

从酷派集团发布的高级管理人员委任公告显示,自2021年10月8日起,秦涛获委任为集团高级副总裁,胡行、李宇靖和司马云瑞同获委任为集团副总裁。从酷派集团公开的四人履历来看,四位高管在加入酷派集团前,均有小米工作背景。

酷派想要复刻小米路径的思路一览无余。

的确,小米曾经就是靠着低端手机起家,逐步成长为今日的手机巨头。但是,同样的逻辑放在酷派身上,还会有效吗?况且,雷军的营销能力几乎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