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17日讯(记者 吴佳妮 林云龙 通讯员 刘志强)小雨淅沥,天气骤凉,但未冲淡丰收的喜悦。10月16日,杭州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了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巨型稻“由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最大特点是外形高大,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只见金色稻谷如同高粱般粗壮挺拔,1米8左右的成年男子走在其中,也差不多与它们比肩。“巨型稻”不仅长得高大,还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

为烘托丰收喜庆气氛,建德市三都镇举办了“巨型稻”收割比赛。随着裁判一声令下,由19个村党组织书记组成的4个党建联盟片区,加入了“巨型稻”的收割队伍中。

“禾下能乘凉”的“巨型稻”,也为当地再添一条致富路。根据测算,“巨型稻”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受雨水影响,我们今天收割的‘巨型稻’还没称重计算,但目测来看,确实比普通稻亩产量提高了很多。”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介绍说。

活动现场,大家还品尝了收割下来“巨型稻”新米,共庆丰年。“口感不错,虽然有点硬,但细嚼很香甜,以后市场上有卖的话,我肯定会买。”一位来参加活动的游客说。

预计明年,三都镇的“巨型稻”种植面积将达到百余亩,届时不仅巨型稻将可能进入市场,还将拉动农业旅游,提高亩均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三都镇还推出了“土地银行”共富模式。三都镇将基础设施薄弱,灌溉能力较差的小块土地流转进“土地银行”,连片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业公司改造后根据每亩耕地的肥力、水源、位置等立地条件,进行溢价招租,超出部分的收益,由原土地承包人、村集体、农业公司按比例分红共享。农户可实现流转收益、股金和劳务工资“一地三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增效扩面。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