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两年,娄烨谍战题材的新片《兰心大剧院》终于正式上映。

有趣的是,今年亚洲一线的电影作者:黑泽清、张艺谋、娄烨,都以他们的风格创作出各自的谍战电影。

《间谍之妻》在国际上收获了大量的奖项和好评,被视作是黑泽清的“大师之作”。《悬崖之上》非常叫座,达成了张艺谋在国内电影的最高票房,其中演员群戏、美术、摄影的水准颇受大众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有《兰心大剧院》,自威尼斯首映直至如今上映,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颇受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娄烨的一次“滑铁卢”,也有人认为它是娄烨的“破局力作”。

《兰心大剧院》改编自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和横光利一的小说《上海》。巩俐饰演的电影巨星于堇回到上海,参加前情人谭呐(赵又廷饰)在兰心大剧院执导的新戏《礼拜六小说》。但实际上,她是同盟军的间谍,准备以催眠术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探取日本情报官古谷三郎(小田切让饰)的情报。

《兰心大剧院》究竟水准如何?我们邀请了8位影迷,聊聊这部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评分:7.5分

寒枝雀静

9分

“相遇”仅仅始于一次从舞台空间向“后台”空间的折叠。演员们的面容总是晦暗的,成为黑白光线覆盖的平面局部。被舞台框住的镜头小心翼翼地如乱麻般串联迂回,多线收束的一刻,这已足具压迫性的偶然却刺骨地显露为必然的一部分。

而当演员在引诱的扮演中、在阴谋秘计中召唤一个不存在的人时,特写赋予了它“面容”与“目光”。正是这种目光,回看到那些必然会汹涌而来将第四面墙堵住的“观众”们。它捕捉着每一刻的光明去“看”,它甚至随着凌厉的剪辑,掠夺般欣喜地收割着那每一寸飘摇而充满危险的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约定的“相遇”反而是最偶然的——在决然的面容/爱的生成中,“什么都不做”恰恰是无法捕捉又凝定着永恒的姿势。曾经在《风雨云》中耗费大量抒情笔墨才能做到的,娄烨这次在沉默中做到了。

假如这次的娄烨没有“人物”,那可能恰恰是因为:类似《风雨云》的娄烨总是很难逃出一个先在的“现实”假定,在他的特色手持下“人物状态”可能过于轻易地成立,但给出的“现实”又时不时停滞或极度粗线条。

而在《兰心》中,他必须处理虚构的问题,因而摄影机的位置在于逐渐地形塑出一个人物,展示这个虚构的过程本身。这恐怕逆向于前者中“紧贴人物”的要求,甚至完全背离于一种“人物”中心的刻画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寂網路

8.5分

娄烨的“时代剧”是兰心大剧院与国泰酒店的空间黑白群像。《兰心大剧院》是这样的黑色电影,比起《色戒》更非作历史,甚至非作情感。开场在娄烨的标志眩晕感中完成一种“反元电影”,戏剧的第四面墙被封堵,成为秋兰/于堇迷幻的身份倒错。与此同时,在影片之中,娄烨甚至还在一个关键的镜头之中创造了听觉的偶然失焦,电影机器之中的幽灵令电传失效。

被重构的旧上海空间是一个多语的舞台,在这种后殖民现象的同时,也是多重的微观时间形成的叙事,于堇的归来构成了电影的“动力学”,无数由电传,解/编码的电传时空体围绕在她的身边建构。她可以,或者说可能陷入任何一部叙事之中,但她在抵御相关化,意义化的本身,她的墨镜背后是一个空洞,却包含一切的主体性,实在界的世界之夜。

而在影片之中,若干宇宙的交集之下,就形成了街道,以及人物手中的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帕克

8分

娄烨这次走的很远,黑白画面“梦”的质感,配合手持摄影的强行带入真实,制造了强烈的反差,让人一时分不清现实与虚构。一出戏中戏,让现实和舞台相互对照。每个人都在扮演着某个势力的枪与尖刀,每次发言都是一次立场表态,立场之外,甚至忘记了自己究竟是谁。对于娄烨来说,虚构即是另一种现实。

摄影上,娄烨拥抱了两种风格(黑白、手持)的矛盾,以辩证式的手法,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摄影风格。黑白画面营造出距离感和梦境感,但手持摄影又增加了临场感和现实感。两种风格交错,即是片中现实与虚构交战的最佳视觉呈现。他希望的不是观众的沉浸式的美学体验,而是希望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产生“间离”,从而进入更深的思考,体会所要表达的深层主题。

谍战片作为一个主旋律与商业较好结合的类型,近些年来已有太多套路。从《风声》开始,到今年的《悬崖之上》,虽然优秀,但它们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以煽情让观众感动、代入、最终认可这些虚构角色的牺牲。《兰心》之所以难以让观众共情,是因为娄烨有意回避了大部分角色的情感表达。事实上,如果娄烨要做,可以轻易给于堇安排大量煽情戏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家国之情,都被娄烨有意弱化了。我们只能看到角色们被更大的力量所左右,几乎难以发现隐藏在“棋子”属性下,属于人的部分。这样极大的将人异化,才是娄烨眼中乱世的真实状态。

事实上,没有一个观众会相信,身处中国的演员间谍,可以左右万里之外日军空袭珍珠港的历史。娄烨特意选择了这个无法让人信服的故事,解构从这一刻,其实就已存在。历史是确定的,谍战片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故事。所谓的机密情报,仅仅是迷惑观众的麦高芬,谍战、爱情、枪战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其实就是虚构与历史所造成的错位感与互文。

正如电影高潮戏份所演绎的那样,剧场里子弹响起,观众分不清这是真实还是演戏,但直到子弹打在观众身上,有人倒下,现实才杀入剧场。我们才认清,这里中弹的观众,也可以是正在观看电影的我们,没有人是真正安全的。任何有关历史的虚构,都是有关当下的。娄烨巧妙的通过这一层戏中戏,点明了任何有关历史的虚构,都是带有观点和目的的,只有当下所处的时代,才是唯一重要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嘟嘟熊

8分

难道不是又一种“偶然与想象”?在对谬世的惶恐与命格的臣服中,人物侧写重要吗?剧情反转重要吗?抛开所有障眼的烟雾,如结局时于堇松开的那把枪和依偎的那副肉体,真正引起波澜的不依然是某一刻在场或不在场的远近亲疏?对某个人、某处场所、某份理想、甚至某个时代。

娄烨同样在求变。以往作品中,他擅长率先亮出人物的明面,再半途换牌,用破灭后的眷恋拴住观众的心;而在本片中,谜面始终坚不可摧,直至尾声燃烧与湮灭同时发生,面具与面孔不再留有缝隙,他刻意拉开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让你无法碰触,唯有遥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若风

7.5分

娄烨最为“高概念”的一部电影,缺陷也在于调度众多的概念后,显得有点生搬硬套、空中楼阁:带有表演性的上海租界战场,武器与编码技术作为一种战争的“感知”工具,间离的“舞台剧-现实”叙事,外貌相像的明星与妻子之间的催眠术——由如此多的概念出发,与场景的虚实变换、“脏黑白”下的手持摄影,共同“劫持”了视听,营造出“新式黑白”的黑色电影,而影片整体也因此处在极其仓乱的迷醉状态。

而这些概念间往往彼此拉扯、充满矛盾,所以在首刷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被电影的缺陷所吸引目光,比如:演员之间“各演各的”,不够统一,某两位男演员无法和巩俐对上戏;情节编排头重脚轻、散乱空泛,人物关系的动线很浅,真正意义的缠绕很少,都是巧合或轻轻抚过,宛如空心人偶;第三幕巩俐“神枪手”的桥段过多,换着枪支干掉10来个日军,欠缺前期铺陈,显得非常荒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二刷时,因为事先知道了整体的故事,以及电影满目疮痍的缺陷,一旦说服(催眠)自己这些都是娄烨“有意为之”的话,就能更为明晰地看到电影的优点所在。

仅说一个点:小田切让这个配角的意义。他演的那位忧郁的日本情报官古谷三郎,也许可以被视作是真正的男主角,甚至在片中有着不输给巩俐的表演。虽然他与巩俐只有四场对手戏,却凝缩了整个电影关于“战争与表演”的概念:作为表演的多重身份、拥有舞台表演性的租界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催眠术与雨中开枪两段戏,则将《兰心大剧院》 的内核托举而出:欲望所致,因此我们身陷战争。主旋律电影往往在此层面会给出“民族大义、民族存亡”的言辞,作为棋子的间谍被抛弃之时,还要表现那份凛然而又空洞的正气。

但娄烨表达的是:无论是被表演迷惑的古谷三郎,还是以表演为武器,最终怀着歉疚、痛苦但又只能决绝杀害他的于堇,都是被困于情感与欲望,又因困于欲望而自甘的人。

于堇最后明眼看到谭呐被枪威胁入船坞酒吧,自己上前只能与对方共同赴死,不去也许两人还有转圜余地的情形下,还是选择前去,这段戏因为有古谷三郎死时手边的那张妻子照片而更加成立。此时,谭呐对于堇来说就是那张死时也要攥在手里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娄烨的《紫蝴蝶》、李安的《色戒》,到如今黑泽清的《间谍之妻》、娄烨的《兰心大剧院》,可以看到,真正出色的间谍电影,都以女性的身份与视角,解构掉历史阵营里“政治正确”的那份“正气”,转以去质问“原罪”。附属于宏大历史的人,她们同时也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在这几部电影中,并不被歌颂,而是被抛弃、被背叛、被折辱、被损害。

而当下的我们,更适合以纯然虚构而非还原的眼光,去看待这批电影中的史观。因为这些走上谍战战场的女性,她们同时作为主导者与被动者,既是由自身欲望出发的主体、做出背叛,又遭遇背叛,直至最终的悲剧。

背叛,才是这些角色更深层的意义——看似是她们先行主动背叛,但实际上,这些主动又何尝不是无法避免的被动?在背叛原属阵营之前,她们的身体与意志,都早已被原属阵营剥削、出卖,乃至沉默地损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红深蓝

7分

调度、剪辑与剧作架构上有不少精妙之处,虽然手持晃镜与跳切特写都是娄烨的一贯技法,但低对比度的灰蒙黑白影像与零配乐(凸显环境音,既写实又间离避免渲染情绪)的视听策略也不无新意,配合虚化年代感与突出“小人物”而非“大叙事”的旨趣,影片总体上达成了对谍战片、黑色电影与年代剧的逆反。

只是,间谍/演员的身份融贯/纠缠、戏中戏与故事现实的无缝切转以及(依靠猝然射向观众席中的子弹)打破舞台第四堵墙的核心设计算不上匠心独运。

影片最关键的问题是,无可置疑是最大主角的于堇被呈现得比较单薄,缺乏对内在挣扎与徘徊的刻画,不少其他演员的发挥也不够令人信服——这也与角色定型化不立体有关。在谍战部分经不起推敲之余,娄烨最擅长的情感书写也变得虚浮空洞,仅剩一副靓皮囊。

P.S.片中所引尼采的那句话意为“最终,人们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非欲望对象。”(院线版似为误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马星

6分

演员和间谍天然有种共通之处,前者在舞台上扮演他者,后者在现实里扮演他者,欺骗贯穿他们的人生。可是作为人的于瑾恐怕早已厌倦,最后一个角色是她为自己而活的心声。巩俐的演技很好,于瑾的不忍与决绝都演得游刃有余。但同时,巩俐独自超然一个世界,其他演员又是另一个世界,两种不匹配的状态造成了影片的割裂。现在想来,《间谍之妻》里的苍井优就恰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乐分裂

6分

标识性手持穿堂入室,配合风雨欲来的租界气氛(直至雨终于落下),微妙而紧张的时代气氛在众多人物碎片中浮现,转场既有戏剧与现实的对接(戏中戏有必要吗?),也不乏戛然的跳跃,字幕卡宣告的时间节点步步逼近漩涡。

以于堇为漩涡中心发散的群体参与性过广,于是大量前史或情感转折或多或少被大纲式提炼,人物几乎都有“工具人”、“人偶”的过场之嫌,这些明明都拥有丰富经历的人,如口念台词在舞台上完成一出并不真实的演出。竖排字幕被切,调制黑白几乎沦为“灰白”,明暗对比度不高导致部分段落糊而不清,“灰色”可能是这些刀尖舔血之人的共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