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由雄安新区社会救助基金会、雄县美术家协会主办,定州大世界集团承办,艺琳苑画廊协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花写照 塔画雄安—梁腾中国画作品雅集”在雄安白洋淀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不设开幕式。

此次雅集展出作品50余件,集中展示了梁腾近年来对山水、花鸟画的探索,以及对艺术创作新的思考。尤其是其塔画系列作品,他以写生的方式记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结合当地古塔写生,进行新的创作组合。诚如艺术家自己所说:“塔画系列作品通过对名城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进行记录,从青年一辈画家的视角观察我国名城,展现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守望。

雄安新区作为新城承载着历史的重任,同时,“千年秀林”郁郁葱葱,白洋淀碧波万顷,容东片区近千栋楼房封顶,容西片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繁忙,启动区建设如火如荼······而雄安中的五印明塔与容和塔,见证着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故而,此次展览以“塔画雄安”为主题,既展现出对中国历史的守望,亦传达出对未来的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腾,字勉之,号贞堂,别署乙园、半巽。师从马新林教授。艺术学博士在读,系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课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城书协理事、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曾任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记者编辑。出版专著:《大美为真:杨晓阳传》(中国文史馆出版社)《新视野·当代名家中国画鉴赏系列丛书:梁腾》(安徽美术出版社),文章及艺术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

我的创作观

乙园梁腾

致力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达,是我从学中国画之初所开始探索的。“线”是中国画创作的核心,线条的写意性也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承载。同时,我也一直希望从中国传统的艺术和美学当中汲取可供转化的资源,如宋代范宽的雨点皴,单独提取出来就能成为中国画创作的养分。从点线的回旋、转折、穿越、交错中传达对笔墨的认识,运用其中的跌宕起伏,赋予线条丰富的形式变化,从而隐喻多重空间。

中国画乃至传统中国艺术的精神,其价值体系之核心可以概括为一个“写”字。哲理画境、诗情画意都以“写”的方式表达出抽象的形而上的美。中国画中的“线”,正浓缩了“写”的精神与形式,凝聚了中国审美思维的核心和传统艺术之精华。

传统中国画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方法不同于西方,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套独特又完整的色彩体系和表现方法。在中国画表现的各种因素中,色彩的独立性并不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由此可见传统绘画中线条居于主导地位,而色彩则处于从属地位。元代吴镇曾说“意足不求颜色似”,这也表明了中国画的色彩表现的意象性用色思想,不以自然状态下的色彩的真实描绘作为色彩表现的要求。

我们学习美术史,顺着一个链条下来,不是为了重复,而且为了力求分出另一个链条,分出来的链条就是能在美术史中存留的风格。然而,只有专注自己的周围的事物才能在共性中找到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而我不一样之处,除了自己湘西少数民族的血液外,就是如沈从文的文风一样,追寻一种浓郁的审美风格。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真正沉的下心来做艺术的人,缺的是我们传播的角度的方向。就像美育,是我们近来的热门词汇。但也有很多人质疑,说为什么你画的画我们都看不懂。连艺术家的东西我们都看不懂,怎么去传播美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就是不是说为了迎合观众看得懂所以我们才去创作,而是我们将这么多年的创作和审美经验通过绘画来传递,我们要传递的不是好不好看,而是要告诉大家一个艺术的视觉经验应该是怎样的。

例如我所创作的,我所创作的画面表现的大多为自然生活照随处可见的熟悉事物。但力求通过奇妙的笔墨令人驻足思考,既而有似是而非,似真亦幻的新鲜体意。当代人生活并不轻松,视觉的碎片化、认知信息的饱和。我希望借物像汇聚同一场景,改变固有视觉模式,表面上是画面的变化,往深层看,其实是在不断叩问内心精神表达。

故而,我的创作风格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向中国画点法的探索;二是国内外古塔系列创作;三是自己近年在全球各地的写生作品。通过与古对话,与西方对话和与生活对话来表达对中国画写意的理解。

大云寺塔 68×48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虹塔 68×48厘米

泉州石塔 70×50厘米

文峰塔 68×48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县木塔 68×48厘米

花中君子之一 45x45厘米

花中君子之二 45x4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