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相信不少人都有过。心跳“咯噔、咯噔”的,脉搏摸起来不整齐、有漏跳。其实,最经典的症状,是“嗓子眼儿”一紧一紧的。那八成是有了心脏早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脏早搏,顾名思义,就是提早出现的心脏搏动,心跳提前了。

我们正常的心跳都是随着心脏“窦房结”下达的指令进行的,所以,正常的心脏节律叫做“窦性心律”。

早搏就不一样了,发出指令的心肌细胞可以来自心脏的各个部位。心房、心室,房室交界的区域、房室结,房室结下面的希氏束,甚至窦房结自己也会提前发信号。关键是发出的信号夺获了领导权,指挥了心脏收缩,于是,早搏发生了(心脏“早搏”是个什么“鬼”?)。

根据发出指令的部位不同,早搏也分成了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等等。房早、室早最常见。

早搏一般都是单个出现的,最多连续2次,成对,要是3个连在一起,那就是心动过速了。

心脏有了早搏,算是得了心脏病吗?

还不算,要看引起早搏的是什么病。虽说早搏本身也算是一种病,心律失常,但不代表心脏就是有了心脏病。

因为医学上说的这个心脏病,是指“器质性心脏病”。就是说心脏、心肌有了实质性的损害。而早搏本身,并不一定就是心肌细胞发生了损害,而可能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影响、其他疾病或者代谢紊乱。因此,单是早搏,还不能算心脏有了器质性病变。当然,早搏的原因是要查一查的。

所以,有心脏病的人可以有早搏,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也可以有早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心脏病的人发早搏可以理解,心肌缺血、心肌坏死、心肌有了炎症、心肌肥厚了、心脏扩大了,心力衰竭了,都可以发早搏,可是没有心脏病的人呢?

没有心脏病的人,其他疾病、身体里神经内分泌、内环境的紊乱,都有可以引发早搏。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可以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就是发个烧,身体里有了感染、炎症,也可以发早搏;要是有个缺氧、酸中毒、碱中毒的,高血钾、低血钾这些电解质紊乱的,也都可以引起早搏。还有一些生活方式,比如吸烟、吃冷饮、喝咖啡、熬夜、紧张焦虑,也都可以各种方式刺激到心脏,引起早搏。

在那些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引起早搏的原因中,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是很重要的原因,尤其女性患者。因此,β受体阻滞剂就成为治疗早搏的基础用药。

提前出现的心脏早搏,对心脏和身体有什么影响?

早搏本身对于心肌供血和心脏排血是有些影响的心脏早搏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影响?)。

本来,心脏每跳一次、也就是收缩一次之后,是心脏舒张、休息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冠状动脉给心肌供血,心脏接收回流的血液。这样,在下一次心跳、心脏收缩时又有了力量,有了足够的血液。

可早搏呢?心脏提前收缩了,舒张期缩短了,心肌供血的时间短了,回到心脏的血液也少了。于是早搏这一下的收缩,心脏射血是会减少的

早搏对心脏和射血的影响,也要看早搏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提前的时间多少

发出早搏信号的部位越高,提前的时间越少,就和正常的状态越接近,影响就小。

比如,心房发出来的早搏,心房和心室还是顺序收缩的,这样对心脏排血量的影响就少一些;如果是心室发出来的室早,前面没了心房收缩那一挤,对心脏排血量的影响就大一些。心室发出的早搏,会使得心室收缩的顺序、方向都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心脏功能。

早搏要是提前得多,心脏舒张时间更短,影响就大些;反之影响就小一些。

还有,早搏的时候,因为心脏还在舒张,房室间的瓣膜都是大开的,提前收缩,心脏的瓣膜猛地关闭,就像大开着的房门一下子被撞上,动静就比较大,这一下的心跳就重,患者就感到不舒服。很多患者就是因为这种不舒服来就诊的。

早搏对心脏和身体的影响,也和早搏的多少有关。

正常情况下,没有病的人,也会有些早搏。你想啊,24小时要跳10万次左右的心跳,难免有个不齐的时候。就像齐步走,还有迈错腿的时候。所以,24小时内有300次以下的早搏,属于正常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了,正常情况下,每分钟50~60次的心跳就可以满足身体的一般需要。早搏那一跳,虽然减少些心脏射血,但如果发生得少,对心脏和身体影响并不大。所以,早搏不多时并不需要治疗,尤其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早先的观点是24小时4000次以下不需要治,现在有认为7000次以下、甚至1万次以下也可以不治。有些患者之所以治疗,是因为不能耐受早搏的症状。

所以,早搏治不治,是根据引起早搏的疾病和诱因、早搏对心脏和全身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早搏的耐受情况来决定的。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