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佩戴的三眼花翎,是什么样的荣耀,都赐予了谁

文/成长新视点

在清朝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官员帽子上插着漂亮的羽毛,而且花色不同。这个羽毛,叫花翎,有单眼、双眼和三眼区别,能够佩戴花翎的官员,无不是深得朝廷欣赏和嘉奖的重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佩戴三眼花翎的官员,则更是少见,200多年历史的大清朝只有区区7个人佩戴。那么,三眼花翎是什么样的荣耀,获得三眼花翎的官员都有谁呢?

一、什么是三眼花翎,有什么意义。

花翎,是清朝官员帽子上插的那根羽毛。翎,分为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是鹖鸟翎。花翎是孔雀翎,分为单眼、双眼、三眼。“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花纹。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

一个圆,代表一个眼,“眼”越多代表越尊贵,佩戴的人地位越高,荣誉越尊。三眼花翎,在清朝是官员一生政治追求的最高荣耀,更是政治身份的尊贵象征。

花翎,在清朝是一种等级、权威、荣耀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它的作用,是彰显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代帝王都强调,不能越位乱戴和随意不戴,若违反则严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可按原来的品级穿朝服,若被罚拔去花翎就是非常严重的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清初规定,在清朝爵位中,最为显贵的亲王、郡王、贝勒,是不戴花翎的。乾隆年间,许多人以兼任内大臣等职务为由,而乞求花翎。因此,之后亲王、郡王、贝勒们,也开始佩戴三眼花翎。

在清朝的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皇帝要处置某位大臣,便会下令:“摘去他的顶戴花翎。”若是哪个大臣立了功,皇帝则会说:“赐双眼花翎。”这些,都是花翎使用的具体表现。

对比花翎的高贵,蓝翎的价值则低得多,一般是赏赐六品以下的官员,或为皇宫和王府里的侍卫官员,以及有军功的低级军官,而且蓝翎没有眼。

二、佩戴三眼花翎的人,都有谁。

花翎,本就是一种殊荣,如果能够享戴三眼花翎,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若把三眼花翎与民国时期的荣誉相比,则类似于蒋介石授予将官们的青天白日勋章。

清朝统治者对于花翎的赏赐,从一开始设计时,就极为谨慎。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为此,最终导致了获得的人数不多。三眼花翎,在整个200多年的大清朝,只有寥寥可数的7个人获得。

他们分别是:乾隆时期的傅恒、福康安、和琳,道光时期的长龄、禧恩,光绪时期的李鸿章、徐彤。

1、傅恒。他是满洲镶黄旗人,清高宗孝贤纯皇后是他的姐姐,他本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他被赐三眼花翎,不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弟弟,而是有卓越的战功。

乾隆十三年,傅恒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伏土司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领兵攻伊犁,平息准噶尔叛乱。乾隆三十三年,他督师云南,攻缅甸,屡败缅军。乾隆三十四年,傅恒又率军突袭缅甸,初战告捷。这时,乾隆下旨赐予了傅恒三眼花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福康安。他是傅恒的第三子,深受乾隆宠爱,收为义子。民间有传说,他是乾隆和傅恒老婆生的私生子。傅恒去世后,福康安逐渐崭露头角,在平定大小金川的战役中屡立战功,28岁受封太子太保,33时又因战功被封武英殿大学士。

乾隆六十年,福康安破格被封为贝子,由此,他成为宗室之外第一个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之人,同年他被赐予了三眼花翎。

3、和琳。和琳是乾隆末期的大将,本是大贪官和珅的弟弟。他前期跟着福康安,他在抗击廓尔喀斗争中及担任驻藏大臣期间,对西藏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得福康安的信任和重用。

而后,又依靠镇压白莲教起义,最终因军功卓著,被乾隆皇帝最终赏赐了三眼花翎。不过在得到三眼花翎两个月后和琳便去世了。

4、长龄。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尚书纳延泰之子,惠龄之弟。道光六年,出任伊犁将军,主持平定新疆张格尔之乱。道光八年,以平张格尔之功,封二等威勇公,晋一等公,世袭罔替,拜太子太保,获赐三眼花翎。

5、禧恩。满洲正蓝旗人,睿亲王淳颖之子。道光八年,加太子少保,任吏部尚书。道光九年,随护盛京,获赐双眼花翎。道光十二年,任两广总督,平定广东瑶匪之乱,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获赐三眼花翎。

6、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家里排行第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同治五年,配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之后,平定捻军,建立北洋水师,为大清朝立下赫赫战功,被慈禧认为是再造玄黄之人,撑起了晚清大半的天下。

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下旨决定要殊恩特配,李鸿章被赐予了三眼花翎,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三眼花翎的汉人。

7、徐桐。户部尚书徐泽醇之子,晚清理学家。他是获赐三眼花翎中唯二的汉族官员,曾官居体仁阁大学士和翰林院掌院学士,他坚决反对“维新变法”,深得慈禧器重,能享有“三眼花翎”,主要是慈禧对他的赏识与信任。

结语。

三眼花翎,是清朝政府给予功勋卓著的大臣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获得此荣誉之人重点是依靠累累的军功。这充分表明了,清朝政府对军功的重视程度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