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为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已成为几代人心中的偶像,他们的名字就像闪亮的星星,照亮了科学的天空。但是,在近代中国学科史上,却发生了一件本不该发生的事,遗忘了一个本不该遗忘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为祖国培养了79名院士,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中,有1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还有2人的事业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 王大珩、 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邓稼先、周光召、朱光亚……都曾是他的门生。

另外,第一位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林家翘;第一位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戴振铎。第一次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杨振宁与李政道,也是他的学生。

1971年,当杨振宁首次回国,提出探望恩师时,却被相关部门拒绝——因为,他当时已经是位罪人。

这个人就是中国科学界的元老之一,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创始人叶企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位前清举人,国学造诣很深,对西洋现代科技和应用也多有涉猎。1918年从清华学堂高等科毕业后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同年获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3年6月完成博士论文《流体静压力对铁、钴、镍磁导率的影响》,获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的毕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理学院首任院长、物理系主任。对开拓、促进中国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培育科学技术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所提倡的教育思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叶企孙在物理学上的重要研究成果有两个:一是用X射线精确地测定普朗克常数h,得出当时用X射线测定h值的最高的精确度;二是开创性地研究了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性金属的磁导率的影响,这是本世纪20年代在物质铁磁性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地科学界的重视。他对中国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教育事业乃至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南迁长沙,8月,叶企孙抵天津,因病滞留天津,主持清华大学同学会天津临时办事处事务,负责清华同学南下和保管清华校产事务。

1948年3月,叶企孙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2月,拒绝南京要他南下的邀请,坚持留在北平。1949年5月,叶企孙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履行校长职责,主持新中国成立阶段清华大学校务。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时间到了1967年,叶企孙的人生迎来了最晦暗的岁月。当年6月被北大的人揪斗、关押、抄家、停发工资、劳改。1968年4月被逮捕关押。1969年11月释放后仍在北大被隔离审查。

服刑与隔离期间,叶企孙惨遭毒打,以至脊骨受创、大小便失禁。在听说两弹元勋姚桐斌被乱棍打死、爱徒赵九章含恨自杀之后,他精神崩溃,出现幻觉。

叶企孙先生终身未婚,无儿无女,无党无派,孑然一身。晚年的叶企孙身患多种疾病,生活极其悲惨,只有一名清华老工友照顾他。获释后,他一度在中关村大街上乞讨,双腿肿胀,身子屈成九十度。临死之前,口中还在喃喃:“回清华,回清华……”

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因病情急剧恶化去世,终年79岁。

叶企孙的晚年之所以遭遇如此不幸,是与他的另一个学生熊大缜有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熊大缜放弃了赴德留学的机会,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担任供给部部长。熊大缜利用清华所学,为部队制造炸药、雷管、无线电发报机等军用物资,为地雷战提供武器装备;而叶企孙则守在津门,为熊大缜提供支援。1939年,“锄奸队”将熊大缜诬陷为特务,未经调查核实,用石头砸死(据称这是熊大缜为了给部队节省子弹,自己提出这样的行刑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学生的不幸,胸怀正义的叶企孙坚持为熊大缜奔走鸣冤,结果才令自己锒铛入狱,年近七旬时被指控为反动权威,沦为“国家罪人”。1986年10月,熊大缜在遇害47年后被平反。第二年,受学生牵连的叶企孙的平反文件也正式对外公布,此时,距离叶企孙含冤去世已整整10年。

叶企孙平反之后,清华想要为他塑像之时,仍有人说“你们要为这个人造像,我就尿它”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提议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铜像安放在清华大学新区第三教室楼。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