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在浙江嘉兴南湖举办的第四期“到人民中去”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与文学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交流总结会上,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副院长张兵透露:在一次雏鹰作家丛书选录中,他发现4位书写乡村题材的青年作家,只写一己悲欢、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与实际生活存在偏差。

疑惑:四位作家笔下的农村是麻木绝望的

据张兵介绍,2013年岁末,重庆文学院组织的第一期《雏鹰作家丛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收录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作品。雏鹰作家丛书选录的标准很简单,有一定创作水平、还没有出版过作品的青年作家,是重庆文学院对文学新人的扶持措施。

2017年,重庆文学院筹备第二期雏鹰作家丛书。读完经过预选的七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后,张兵并没有喜悦,反而有些疑惑。七位青年作家有四位作品是农村题材,文笔不错,也能进行思考。可是读完这些农村题材作品以后,他仿佛感到了时光倒流。“他们笔下的乡村呈现出一种麻木、绝望的气氛,人的命运充满各种悲惨,作品中的不少村民都处于一种愚昧、贫穷状态。有的村干部是作为村民对立面出现,是落后、贪腐和代表,还有的与黑恶势力沟结,做出欺压村民的事情。”张兵坦言道。

作为曾经在镇街工作过多年的老基层,张兵总觉得他们笔中的农村和他曾经工作过的农村不一样,不是一个地方,不是一个时代。“在我工作生活过的乡村有各种各样复杂的矛盾,有时为了利益还会发生冲突,甚至是激烈冲突。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主旋律是正面向上的,昂扬而富有朝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法:农村生活虽有不足但总体是向上走的

在张兵看来,改变命运是村民们的共同梦想,说得更直白一些大家都想着发家致富,于是,很多农村中青年外出打工、做生意,留在乡村的就想办法搞种养殖,或者到煤矿等本地企业工作。当然,这也导致了出现数量不少的留守儿童等新的社会问题。

九十年代,重庆农村修一条路需要家家户户集资,农电费用也比城市高。近这些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计划,路、电、通讯、水、天然气等进入了乡村,乡村基础设施迅速发展起来,外出打工的中青年有一部分选择回乡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前些年巴蜀地区在广东打工的有近700万人,这些年,乡村基础设施变好以后,产业兴起,人员开始回流。目前,巴蜀地区在广东打工的约有500万人左右。

“我从九十年代初到2000年都在基层工作,做过驻村干部、镇团委书记、武装部长、副镇长,熟悉乡村情况。乡村生产和生活虽然还有种种不足,总体上是向上走的,进步最大的是中青年,他们走出了乡村,有了在城市生活的经验,见识过繁华世界,回到家乡后能够上网,能及时得到外界消息,与城市青年的差距明显缩小。”这是张兵对乡村生活和生产的大致看法,与上述那四位青年作家笔下呈现的乡村状态完全不同。于是他分别和青年作家们进行交流。

交流: 小概率事件不代表乡村生活主流

第一位青年作家是某大学现代文学方向的在读研究生,其作品多次获奖。张兵提出疑问之后,这位作家用肯定的语气表示他在小说中写到人和事都是曾经在乡村发生过的事,只是用小说的笔法进行了表达。

张兵就和他交流,“你写的事是小概率事件,而且不是乡村生活的主流。比如,一千个乡村家庭或许会出现一起乱伦事件,但是一千个乡村家庭会出现上百个创业致富的正常家庭。我觉得这些创业致富典型更值得书写,他们走出乡村的过程、遭受到了冲击,都是鲜活的题材。”

在张兵看来,把乡村社会比作是一条较为清澈的大河,总体达到了二类水,这是真实的,二类水河段中有少数劣五类脏水,这也是真实的。但是,如果用少数脏水来代表了二类水河段的整体状况,就有失偏颇。

张兵称,这位青年作家再次肯定他写的是真事,认为写乡村的痛苦、哀愁是直面社会矛盾,比写乡村致富更加深刻,更加有力量,表示不想回避矛盾,搞那种主题创作。另外几位青年作家的想法和这第一位青年作家想法很接近,强调直面乡村社会的阴暗面更有意义,要为失去本来面貌的乡村鼓与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思:脱离社会搞创作出现明显偏差

“与这六位青年面对面交流结束以后,我再次拿起了他们简历,四位作家皆是九零后,有两名来自乡村,有两名是城市青年,都有本科以本科以上学历。”张兵说道,

最终评审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这4位青年作家主要问题是关在书房里写小说,没有真正进入火热的生活之中。因此,其作品明显脱离了当下社会,为了深刻而深刻,反而显得肤浅,沦为另一种貌似深刻的概念化写作,陷入了另一种陈词滥调。

“如果是一部作品用类似角度进行创作,那是个人的选择。四部作品都选择了相似角度和类似风格,这引起我们深思。”张兵和评审专家们对这几名青年作家进行了分析,这些青年作家想把作品写好,反复修改,态度非常认真。他们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追根到底还是脱离了大众,脱离了现实,热衷于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触碰到社会问题时,由于没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无法洞察底层生活,在反映百姓忧乐、为人民抒怀、为时代画像之时,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他们的写作目标与他们实际作品出现了明显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电视剧《山海情》主要以“扶贫”为主题,一部分人从山里头搬迁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开荒拓土,发展生产,建设新家园,成为爆款。

张兵认为,这两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作家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握住时代脉搏,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变紧密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文学感染力,引起了千万人的强烈共鸣。这也正是作家“到人民中去”的重大意义。

期望:走出家门书写乡村精神演变及社会痛点

10月13日,在嘉兴学习期间,张兵和小组成员参观了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该村位于大云镇东部,全村区域面积7.0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700亩,村民小组12个。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300多万元,固定资产投入800多万元,拥有两个四星级景区。

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则是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巧克力甜蜜小镇围绕产业培育和旅游度假两大功能,以当地自然乡村田园风光为背景,保留原始水系和原始风貌,通过挖掘巧克力文化内涵,把巧克力小镇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巧克力风情体验基地、婚庆蜜月度假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在张兵看来,类似缪家村的乡村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只不过发展水平有快有慢,经济水平有高有低,成就有大有小。对此,作家们要走出家门,放开心胸,睁开双眼看真实世界,探究乡村变化的根源,书写乡村精神的演变,记录民风风俗的变化,找到乡村社会中的痛点和不足,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祖国幅员面积广阔,发展速度太快,我们多数人包括作家们都受目光和见识所限,要想全面把握社会发展其实很难。”张兵称,但他相信,只要作家们坚持到人民中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定会有书写这一个光辉时代的能够流传于后世的经典作品产生。

张兵,中国作协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副院长。著有《侯卫东官场笔记》、《侯海洋基层风云》、《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侯大利刑侦笔记》等多部畅销书。2012年《侯卫东官场笔记》荣获浙江省作协、中国《文艺报》等单位联合评选的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铜奖。2017年《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入选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2018年《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获首届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刘江华

[ 北京头条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