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体权益基金大幅跑赢指数 最牛暴赚超420%】

据统计,大多数主动偏股基金已经超越了2007年的高点,业绩最好的是有105只基金业绩超100%(各类型合并计算),更有3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400%,分别为银华富裕主题、华夏大盘精选A、富国天合稳健优选。成立于2006年11月16日的银华富裕主题,是6124点以来表现神勇的基金,期间收益率达到421.54%。(财联社)

【周末突发!千亿芯片龙头又遭大基金减持 20万股东要慌了?】

10月15日晚间,国家大基金再度出手,千亿芯片龙头又遭大基金减持,上市公司连发减持公告,20万股东不淡定了。(中国基金报)

【全球最大高校捐赠基金突破500亿美元】

根据哈佛管理公司发布的2021财年报告。截至2021年6月底,哈佛捐赠基金资产总值突破500亿美元,达532亿美元,规模相当于国内一家中型的公募基金。与上一财年底的419亿元相比,增加了超过100亿美元。哈佛创造了历史,高校捐赠基金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规模膨胀得益于基金2021财年的优异表现。2021年基金回报高达33.6%。(财联社)

【1818位“新生代”基金经理扑面而来!个性又汹涌的后浪年代 “养成系”或更受亲睐

公募基金诞生20余年,如今在任的基金经理已经超过了2700位,在这其中,管理年限在5年以内的的超过1800位,占比刚好在三分之二左右。

细看这些年轻一代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80后、90后的身影涌现,他们风格各异,有的个性十足,有的剑走偏锋,有的标签独特,他们中的有些人,未来或许会成为基金行业,甚至是资管行业的风云人物。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他们还处于新生代时,更重要的是认识他们,并深入了解他们,从他们中间去找到自己认可的、值得托付的基金经理。(每日经济新闻)

【公募基金调研550家公司 紧盯科技“风向标”】

9月份以来,A股市场热点在跌宕起伏中快速轮动。与此同时,机构调研的步伐也有所加快。机构调研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下阶段的布局方向。其中,公募基金的动态颇受市场各方关注。

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9月份以来,共有550家公司接受了公募基金调研,其中电子(86家)、机械设备(64家)、医药生物(55家)、基础化工(43家),电力设备(38家)、计算机(37家)等六大行业被走访调研的公司均超30家。据此计算,以电子和计算机为主的科技股共有123只,占比逾两成。进一步统计发现,上述550家公司合计被调研达5102次。其中,兆易创新、云图控股、迈瑞医疗、天奈科技、联赢激光等5家公司接待调研次数均超70次,分别为88次、79次、78次、75次、71次。(证劵日报)

【高管变动频繁 国开泰富基金八年成“空壳”】

公募基金遭遇股东清仓又添一例。近日,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开证券”)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国开泰富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泰富基金”)66.7%股权。引人注意的是,国开泰富基金是一家“空壳”基金公司,今年8月,国开泰富基金最后一只基金——国开泰富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国开泰富货币基金”)发布清算报告。

国开泰富基金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开证券从2019年开始明确了新定位,此次公募基金股权挂牌转让,是国开证券优化业务布局、推动战略转型的举措之一。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王铁牛向记者表示,从目前国开泰富基金的情况来看,这就是一家“空壳”基金公司,对于接盘方来说,如果新申请一个公募的牌照,需要的时间和资金的成本比较大。而且国开泰富基金没有历史包袱,在资产管理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的牌照还是有价值的。(贝果财经)

【境外“聪明钱”蜂拥加仓 QFII紧锣密鼓忙调研】

近期,华尔街“顶流”加码中国资产引发市场广泛热议。

可以看到,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并不局限于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大量外资正通过沪深港通进入A股市场,今年以来,截至9月末,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达到2918.47亿元,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进一步梳理发现,北向资金已连续12个月净买入A股。而除北向资金外,QFII的投资与调研也变得愈加活跃。(证劵日报)

【今年首只ETF基金发行失败!赛道投资为何变成红海了?】

赛道投资日趋火热,指数基金却遭遇了滑铁卢。一只ETF基金发行近3个月时间,无奈宣布发行失败。同时,还有一批指数基金产品陆续清盘,基金赛道投资出现了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行业轮动相当明显,市场呈现出持续的波动震荡,再加上基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赛道投资面临尴尬。(上海证劵报)

【农银汇理赵诣:当前新能源车的估值并不算特别贵】

财联社10月16日电,农银汇理基金基金经理赵诣表示:最近两年新能源车产业链大涨,很多人觉得估值太高了,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估值,当前各环节的一线公司,估值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高,横向比较,在各行业中也并不属于估值最高的那一块。同时由于业绩的快速增长,除了个别公司明年估值在50倍之外,其他大部分公司,估值依然在30倍—40倍这样一个水平。考虑到行业的成长空间,成长速度,当前新能源车的估值,并不算特别贵。对于未来,要特别关注一个指标,那就是行业渗透率,随着下半年各环节扩产开始陆续释放,往明年看,结构还会进一步分化,投资上,需要关注在竞争格局和公司长期成长的竞争力上边,可以关注电池的中游和电池的材料。(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