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之间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即使素未谋面,但看起来依然那么亲切。在战乱年代,无数个家庭妻离子散,有的为了逃命走散,有的则是保家卫国奔赴沙场,从此便各自天涯。建国后,社会安定,就有有许许多多亲情相认的动人事迹。

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有一名年轻的小战士,他出生才几个月父亲就离开家乡参加了革命,长大后的印象中也仅仅残留着父亲留下的一张照片。有一天,他在看报纸时,突然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一下子刺激了他,他兴奋地盯着报纸上的人,这人怎么那么亲切熟悉,他的眼神似乎在哪里见过,小战士的眼睛慢慢湿润起来,这人很想自己的爸爸。

时间来到1910年,在湖南 郴州 永宁乡的一个书香门第世家降生了一个男婴,父母为他改名 邓多华 、字实秋,后来改名邓华。他自幼进私塾,博闻强记,学习优异,后来考入华南法政学校读书,在学校看了不少进步书籍,也认识了不少的人,这些人中就有中国共产党员。虽然邓华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的洗礼,但他自幼孝顺父母,也几乎没有违背过父母之意,所以在他15岁那一年,他父母就给他包办了婚姻,邓华没有反对。他的妻子叫邱青娥,十分贤惠善良,因此他们这对小夫妻十分和谐恩爱。婚后两年,邱青娥为邓华生下了一个男孩,邓华虽然年龄只有17岁,但他却少年老成,亲自为儿子取名邓贤诗,希望儿子像圣贤一般活在充满诗意的仙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华的革命之路非常坎坷,他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果不到一个月, 蒋介石 就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到处残杀中国共产党员。年仅17岁的邓华作出了自己的担当,纵有千般不舍,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家国破碎之际,小家怎能安稳?临别之际,邓华饱含热泪,去拍了一张照片交给妻子,紧紧握住妻子的手说:“我走之后不要想我,你们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如果我战死了你一定会收到书信,到时候你千万不要再等我了。”

说罢,挥洒泪花大步向前走去……

邓华当时还是一个年仅17岁的学生,仅凭胸中一股热血上了战场,但上了战场之后,血与火是那么残酷无情,残肢断臂是那么的血腥,尸骨累累又是那么令人窒息。他没当过兵,没上过军校,没读过讲武堂,多次在战场上差点没命,辛亏他的连长是贺龙的老部下,身经百战,见他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学生娃,多次护住他,并且教他如何躲避,如何隐藏,如何利用周围一切环境保护自己。

起义之后,他的表兄多次建议领着队伍回老家去闹革命,邓华虽然年轻,却也展现出一个统帅的眼光,他认为不能回老家,一回老家队伍准散,大家都得完蛋,得找地方打游击,发展壮大自己。后来他们遇到了朱老总和 陈毅 ,部队编入陈毅和朱老总的队伍后,他们上了井冈山。

1937年,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邓华担任115师685团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举国欢欣鼓舞,邓华高兴之余写了信回家,这次的信未被国民党阻拦,顺利到了邱青娥手中,邱青娥高兴地为儿子说,你爸爸是个大英雄,他是个八路军。邓华很想回去看看妻子和儿子邓贤诗,但想到部队即将开拔,准备应付日军的“八路围攻”,于是就此作罢。

1938年3月,身处乱世的邱青娥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儿子,还要照顾公婆,日夜操劳且思念丈夫的缘故,邱青娥终于病倒,家中积蓄不多,根本不够医治,邱青娥很快就病逝了。正在前线准备打仗的邓华收到家中寄来的信后,肝肠寸断,妻子病逝,这些年真的是苦了她。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仅11岁的儿子,邓华很想回来家去接自己儿子,但又想到红军中很多人他们也有儿子,于是只能强忍泪水,为儿子父母祈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战事稍微缓解之时,邓华委托自己的警卫员替自己去看看儿子,警卫员来到邓华老家后,向村里人打听邓贤诗时,才知道邓贤诗早已下落不明,很多人说:“没有母亲的孩子,父亲又闹革命生死不明,估计邓贤诗是自己出去讨生活去了。”

而邓贤诗一直收不到父亲的来信,以为父亲已经牺牲了,于是背井离乡出去闯荡,子承父业,参加了八路军。

1949年5月,邓华担任四野15兵团司令员,率军南下直取湖南老家,接着又挥师西南进入江西。与此同时,陈赓率领二野4兵团从湖南剑指广州。9月7日,叶剑英上报中央军委发动 广东战役 。10月2日,广东战役正式打响。10月14日,邓华率领的15兵团占领了广州。11月4日,广东战役全面结束,解放军以伤亡1700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粤系部队6.2万人。广东战役是个大胜仗,邓华的15兵团首先攻占了广东省会城市广州,多家报社媒体争相报道,一向低调的邓华也被硬拉来拍了张照片,报社媒体们纷纷报道广州解放,并且将邓华的照片刊登在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此时的邓贤诗在四野12兵团46军中,报纸很快也传到了驻扎在湖南的46军当中,邓贤诗很高兴地拿起一张报纸就读,当他看到报纸上的照片时,四目相对,那是一种亲情之间的奇妙的感觉,父亲留下的那种照片他看过无数遍,他的眼眶慢慢湿润,他一直都以为父亲牺牲了,现在这位首长怎么和父亲长得那么像,他双眼通红,这报纸上的人就是爸爸啊!他激动的哭了起来。

战友们见状向他走了过去,询问他情况,他哭着说:“邓华司令,是我爸爸!”

战友们当然没有当真,邓华司令员率军解放广州,他是战士们心中的大英雄,无数战士对他十分崇敬,战友们还以为邓贤诗是崇拜邓华司令才如此激动的。

邓贤诗将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那天晚上他整晚没睡,晚饭也没吃,在大通铺上翻来覆去,还低声啜泣,身边的战友们也睡不着,陪他熬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战友们就把此事告诉了连长,连长就来找他做思想工作,问他为什么不吃饭?睡觉为何不老实?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邓贤诗从胸口中拿出那一张揉得皱巴巴的报纸,指着上面邓华司令员的照片说:“邓华司令,他是我22年未见的爸爸!”

大家一直都知道他是个孤儿,家中什么人都没有了,况且他是22岁,邓华将军时年39岁,年龄相差不是太大,邓华司令员怎么可能是他父亲呢。连长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笑着说道:“别瞎想了!他是咱四野兵团司令员,是高级首长,怎么可能是你爸爸呢?”

邓贤诗见连长不相信自己,就很认真地跟连长说起自己的事情,连长见他不像是在说谎,就对他说,你可以写一封信去问问邓华司令员,证实一下。

邓贤诗回到宿舍之后,他犹豫了好半天,不知道该不该写,万一邓华司令员不是自己爸爸呢,那这会闹大笑话的,也耽误首长的时间。最后邓贤诗还是提起笔来,决定写一封信问问,他在信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母亲的名字和去世的事情,最后参军等。

信中有这么一句话让人泪目:

“尊敬的邓华司令,您好!我叫邓贤诗,我想问问您,您是不是我的爸爸……”

邓贤诗不知道邓华的地址在哪儿,于是他就寄到广州军管会,委托他们转交给邓华司令员。

邓华收到信后拆开一看,尽管邓华见过了太多的尸山血海,是个征战沙场铁血军人,眼泪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但他还是看到邓贤诗三个字时控制不住自己的热泪,大颗大颗的泪珠打湿了书信。邓华怕人看到窘迫,他把门关上,像个孩子一个哭得稀里哗啦,自己独自在房间里哭了很久很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华因工作忙,要筹划解放海南岛的作战,不能亲自前往,他让人通知了46军,说邓贤诗就是自己的儿子,随后安排人把儿子接来了广州。相见那一刻终于到来,邓华看着儿子都那么大了,虎父无犬子,他为儿子能够选择参军而感到自豪,同时也充满了遗憾和歉意,他不敢相信自己还能见到儿子。而邓贤诗也不敢相信眼前之人竟是自己爸爸,他忍着泪水看向自己的父亲,想叫声爸爸,但却叫不出声来。

邓华一看到儿子时就已经是饱含泪水,一把把儿子抱在怀中,儿子一直哭,将军那一刻的眼泪湿透了儿子的肩膀。

15兵团很多人都知道司令员找到了儿子,大家都开玩笑说:“司令员白捡一个大儿子!”

当时的邓华已经娶了第二任妻子李玉芝,只给他生了三个女儿,李玉芝一直随军走,当时担任广州市立医院军代表,管理着后方医院,李玉芝知道后也十分高兴,也许是邓贤诗带来的好运,邓华指挥海南岛战役胜利后的三个月,他的夫人李玉芝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后来邓华率领志愿军威震天下,邓贤诗也没有给他丢脸,也随46军入朝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