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9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指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极往常非常低的灌木植物,已经随着气温变暖而长得越来越高。不仅如此,其他较高的新植物也正在侵入相关地区。”

对此,来自德国森肯伯格生物多样性以及气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安妮·比约克曼也给出证明,称北极圈的冻土带植物基本都存在高度增加现象,按照这种速度,可能到二十一世纪末,增加概率会达到20%~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两份报告想要表达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也并不知道北极植物高度大幅增加究竟意味着什么。事实上,这种不合常理的变化并非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会因此引发灾难。

在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而北极植物高度的增加,就是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一部分缩影。

碳含量的分布

想要真正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去寻找北极植物高度增加和全球气温变化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是由于原本的碳平衡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被打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变得越来越多。而北极植物增高的原因,其实就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有一定的关系。

仅从这一点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那么为什么会有科学家们会警告说:北极植物高度的增加会引发灾难呢?

这主要是因为世界上30%到50%的“土壤碳”都存在于北半球的永久冻土中,植物高度的增加,意味着这部分土壤碳很有可能会因此被释放出来。

科学家们解释称:“在植物高度增加之后,植物能够承载的积雪就比以往要多出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曾经在土壤中受到冰雪温度限制的“土壤碳”就能很轻易地突破原有的束缚,自然而然地进入空气之中。”

伴随着“土壤碳”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温变暖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前自然界之中,我们所了解到的碳含量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碳在自然界中的流动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碳循环,所以人类才不会认为碳元素最终会消失不见。

事实上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一直都在一个安全阈值以内;但在工业革命之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早已超过了危险临界点

而除去人类所了解到的碳元素之外,土壤碳也同样是地球碳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如果存在于永久冻土中的土壤碳被释放出来,那么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还会再次加快。

所以科学家们才会有此警告:北极的生机盎然,植物高度大幅度增加的异常表现,事实上就是灾难发生的预警信号。

植物高度增加的现状

根据科学家们长达三十多年时间跨度的调查记录显示,北极圈内的植物在所有形状上面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唯有高度相较于之前增高了不少。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所采集的样本遍布北极圈一百多个不同的冻土带,总数更是超过了60000。也恰恰因为这份数据的可信度足够高,科学家们才会十分的担忧。

除此之外,原本北极圈中少量的绿色植物,几乎都存在于北极圈的边缘地带。可现如今,这部分植物却逐渐向着高纬度地区缓慢迁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植物本身的适应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外界气温的变化。

要知道植物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远远强于人类的。而植物的感知能力,同样会比人类优秀不少。两者相互结合,植物也自然而然地会在气温变化的第一时间开始向北推进。

我们都知道北极地区属冻原地带,曾经生长在北极圈的植被也大都是一些低矮的灌木以及垫状草和禾草等等。毕竟只有这样的冻原植物,才有机会能够忍受漫长的严寒冬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事实上早在2013年4月1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就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中提出预测:

“在未来数十年内,北极圈近半数地表植被的种类将发生改变,绿色准备的范围和林木覆盖率都将显著增长。西伯利亚部分地区的林木线,更是会向北延伸数百英里。”

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现实,北极圈也不再是冻原植物的专属地带,当低纬度地区的植物逐渐向北推移之后,冰川地区所占据的面积就会越来越少。

植物高度增加的原因

植物高度为何增加,科学家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水分含量以及温度变化

首先是水分含量的增多,也就是植物能够吸收的水分含量增多。从全球变暖的角度来看,北极冰川逐渐融化,其中一部分进入了海水之中,另一部分则进入了空气之中。

当空气湿度增加以后,土壤湿度同样会增加。正因如此,植物能够吸收的水分越来越多,植被高度自然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就是温度变化的因素。众所周知,适宜的温度条件会让植物拥有更好的生长状态。比如沙漠之中的植物往往就比雨林之中的植物表现得更加“憔悴”,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沙漠中的植物们不得不想尽一切方法储存水量

在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并对北极造成影响之前,北极圈中的植物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和沙漠中的植物一样的,只不过前者生存环境温度过低,后者生存环境温度过高

可在全球气温发生变化之后,北极圈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让北极圈中植物生存条件变得相对要好了许多。

因此,植被高度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变化。

除此以外,研究人员们还提到另外一种可能:低纬度地区的植物逐渐向高纬度地区转移,原本生活在北极边缘地带的植物就会面临新的外部竞争。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植被高度增加或许是一种正常现象。

相比于前两种原因,最后一种原因无疑是比较理想的。毕竟前者是全球气温变暖的变相证明,而后者则只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规律而已。

可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我们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要知道南北两极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人类世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连未雨绸缪的基本意识都没有,人类的生存也必然会举步维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植物高度增加的后果

在植被高度增加之后,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然也会增加,北极圈乃至全球气候也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此一来,人类曾经改变温室效应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将作废。

不仅如此,在植被高度逐渐增加以后,北极土地将会更适合越来越多的植物生存。最终,不断增加的绿色植被成为了北极圈中的主色调,让原本能够反射太阳光芒的冰雪层彻底被掩盖。

当这些绿色植被吸收了足够的太阳光之后,北极地区的气温进一步升高。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北极圈甚至全球的气温变化很有可能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气温不断上升,冰川不断融化,北极冰原变得越来越小,再没有曾经的辉煌。

更可怕的是,在北极气温上升的过程中,埋藏于冻土之下的那些未知病毒也会重见天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前往北极旅游,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变化。

尤其是对于原本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人来说,北极温度实在太过寒冷,根本察觉不到任何异样。

抱着这样的心理,北极冻土中的远古病毒很有可能就会借助人类的帮助进入到世界各地,给全人类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对于病毒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认识。倘如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离奇现象的警示

其实除了北极植被长高的离奇现象之外,格陵兰在2021年当地时间8月14日,下了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根据当地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此次降雨主要是由于气温上升之后,导致出现相对较温暖的空气,进而引发了降雨。

对于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人来说,降雨这件事已经司空见惯了;可对于生活在格陵兰岛的居民而言,此次降雨绝不是正常现象。要知道格陵兰岛位于北半球,气温常年处于寒冷状态。所以此次降雨现象表明:格陵兰岛受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整体气候将逐渐发生变化。

在世界各地,像这样的离奇事件还有很多。例如2021年年初,东西两个半球就完全处于不同的气温状态之中。当北美和欧洲地区出现“极寒天气“状态时,我们国家的气温却总体偏暖,这都是不同往常的。当我们将所有离奇事件放在一起,几乎都逃不过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人类不对这类事件引起重视,谁也不知道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离奇事件。现如今的一切变化都还在人类可以接受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可未来又会如何变化,谁也无从得知。

以北极圈的植被长高为例,现在暂时还没有引起相关的气候变化和灾难,可随着事件的推移,等到灾难真正降临的时候,人类的准备就显得十分仓促了。

不仅如此,由植被高度变化而引发的灾难如果像“蝴蝶效应“一样,给世界其他地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更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想要改变这一切,我们就不得不重视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

结语

在因果定律中有这样一条法则,即任何事物存在必有一定的道理。按照这个法则来看,北极圈植被高度增加自然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可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探究事物背后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连这“一定的道理“都不弄清楚,那最终必定会为自己放弃探究的行为付出代价。

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没有人会不喜欢,只不过任何美景都必须要分场合才行。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景象,就已经表明这个地方的基本环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类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在知道了事情的本质之后,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改变这一切,绝不能任由环境变化走向某种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