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哎呀妈

陪女儿外出逛街,看到这样的揪心一幕:

玩具店门口,一名六岁左右的小女孩正低着头站着,旁边站着两个大人和一个男孩,其中一个妈妈模样的女人不停推搡她:

“快,快跟这个叔叔道歉。”

仔细一听,大概情况是小女孩不小心踩到男孩的脚,对方有点不满。

妈妈不想惹事,就劝女儿赶紧道歉,以息事宁人。

不知道女孩是不是被吓到,全程一声不吭,身体微微颤抖,旁人看了都不禁替她难过。

事情并不大,可妈妈丝毫没想过照顾她的感受,保护她,帮她解围,反而令她难堪。

看看那个惶恐的小女孩,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遭遇类似不舒服的事。

那个最应该给他支持和力量的父母,却没有帮他,反而和别人站队,一味打击他,委屈他。

比如之前佛山一名在商场“偷”东西被抓的7岁女孩。

当妈妈得知女儿是小偷后,第一时间不是了解事情原委,而是立马报警,想给女儿一个教训。

虽然是想纠正女儿的行为,但这么做,很容易在孩子心里贴上“我是小偷”的标签。

以后孩子想要再撕下来,就难了。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自己的世界,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决定他能否爱自己,认同自己。

教育孩子懂是非,确实很重要。

但在孩子最需要父母伸出援手的时候,父母的及时回应和帮助将是他的安全感来源。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这四个时刻,无论如何,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撑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孩子玩具被抢时,帮他要回来

《育儿大师》节目中,4岁的冲冲正兴高采烈玩着玩具恐龙。

突然来了一个3岁的小弟弟,对方二话不说,直接抢走了他手里的玩具。

这一抢,让冲冲一下子懵了。

他本能地不情愿,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将玩具“要”回来。

此时,一旁的妈妈开口了,主动提出“弟弟小,我们让给弟弟吧”。

明明是自己先拿到的玩具,妈妈非但不帮他要回来,反倒要自己“让”出去。

强烈的委屈感,终于“逼”哭了冲冲。

他满口的“不要不要”,却始终没引起妈妈的在意。

为了避免冲突,妈妈从头到尾都选择妥协,甚至在冲冲哭闹后,直接带冲冲离开现场。

表面上看,这场“玩具争夺大战”止戈了。事实上,整个过程是以牺牲冲冲的感受为代价的。

心理学认为,幼龄儿童开始有“自我”意识时,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也有了物权意识。

别人未经他允许就“拿”他的东西,在他看来,是赤裸裸的“抢夺”,会引起他极度的不适和被侵犯感。

如果这时父母还要求他大度、谦让、分享,无非就是逼他独自承受被抢东西的恶意。

而这,只会让他感到更加绝望和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家毕淑敏说过:“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孩子玩具被抢,意味着孩子的主权被别人侵犯。孤立无援的他,需要父母的“营救”。

聪明的父母,绝不会轻易忽略孩子内心的SOS,要孩子委屈自己,出让自主权。

而是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背后,教导孩子“不要心软,勇敢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支持,教会孩子勇敢,更是给了孩子敢于直面恶意的超能力。

02

孩子被欺负时,要正确站队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10岁的天天性格内向,在学校总被别人戏弄嘲讽,甚至遭到群体言语和暴力攻击。

可是当他向爸爸求助时,爸爸却不以为然,还顺带一句:

“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言下之意,是在怪天天是个软柿子,不够硬气,活该被别人欺负。

结果可想而知,天天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再也不敢、也不愿跟任何人说,直到霸凌不断升级。

类似天天这样的悲剧很多。

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欺负”,不过就是玩玩而已。

正是这样的不以为意,错误的责任归咎,让受欺负的孩子愈发孤立无援,慢慢学会逆来顺受。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在书中规劝万千父母:

“一定要重视孩子受欺负的问题……要让孩子知道,保护他是你作为父母的重要任务。”

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李爸就是一个典范。

当女儿尖尖出于正义感和邻居小孩打了起来,被对方妈妈找上门时,李爸是这么做的——

既不指责,也不怪罪,而是先替女儿喊冤,表示女儿在打斗中也受了伤,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她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番话,压住了对方妈妈的气焰,也给女儿长了威风。

无论女儿受什么委屈,只要李爸知道的,都不会视而不见,总在第一时间替女儿出面。

就这样,原本早早没了妈妈的女儿,在李爸的“保护”下活得无比乐观、开朗和自信,没有半点单亲家庭孩子的扭捏和自卑。

一流的父母,总能在孩子受别人攻击或欺负时,把它当回事,及时阻止恶意的蔓延和发酵。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站在孩子身边,用最强有力的方式替孩子做出反击,才能让孩子知道:

父母真的关心我!

这不仅缓解了孩子受欺负的委屈,还给了孩子敢于和恶人恶事抗衡的底气。

03

孩子被比较时,要勇敢说“不”

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充满着无数的竞争和攀比。

学校比成绩、比排名,走出家庭和学校,比成就、身材和背景。

比比比,不仅给家长带来无限的焦虑和恐慌,就连孩子,都被各种“比较”压得喘不过气。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比较。

一旦有人在“比较”中胜过他,都会让他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从而变得自卑。

傅首尔曾在节目中斥责发生在儿子身上的“攀比文化”。

家庭聚餐时,总会有大人一时兴起,主动提议让在场的孩子们比赛秀才艺。

有一次,儿子被别人要求背古诗,傅首尔一听急了,赶紧出面维护儿子,直接喊了一句“我来背”。

护子心切,是不愿儿子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比较中被比下去,从而陷入自我怀疑当中。

也许别人能背五首诗,儿子连一首都背得结结巴巴,但这不能代表什么,更不能说明儿子比别人差。

就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妈妈,就算被校长告知儿子智商只有75,她也没有轻看儿子。

反倒勇敢出面,替儿子拒绝外界丢过来的一切负面标签,始终维护儿子的信心:

“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活在妈妈的鼓励和肯定下的阿甘,自信乐观,直面自己身体的缺陷,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橄榄球明星、成功的商人。

短短的人生中,阿甘做出许许多多正常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了不起的事。

《自尊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

孩子拥有自信,并能积极正面评价自己的前提,离不开父母用爱替他筑起抵挡“比较”的墙。

当孩子被比较时,父母的拒绝,是塑造孩子独特个性最重要的原动力。

04

孩子犯错被批评时,留点余地

如果孩子犯错被老师批评,你的态度是什么?

《金牌调解》中一位妈妈的做法,影响了儿子一生。

当时儿子正值七年级,上课时因为座位空间有点小,就使劲往后顶,顶到后面的桌子倾斜了。

很快,老师要求他坐好,还嫌他“人这么小,需要多大地方”。

就是这么一句话,儿子感到被冒犯,跟老师顶了起来,最后被老师撵回家。

本想父母能替自己出头,要求老师道歉。

谁知父母却认为一定是他做得不对,才被老师赶出学校,为了他,父母还主动向老师道歉。

在学校挨老师批评,回家还被父母指责。

这双面夹攻,带给儿子的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仿佛全世界没有人能听他的倾诉。

真的很难想象,当时只有12、13岁的他,经历了多大的辛酸和痛苦!

或许他的行为,在老师看来的确有问题,但他已经为此付出代价,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和惩罚。

父母的不理解、批评和指责,俨然就是雪上加霜。

有些孩子,甚至会因此感到强烈的背叛感。

曾在网上看到一句留言:

“当我犯错被别人批评,回到家还要挨爸爸的骂,这会让我觉得爸爸就是和外人一伙的,再也不愿意相信他。”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越来越糟糕,问题恰恰出在父母和老师过分一致的态度上。

一个在外面已经遭受过攻击和指责的孩子,最渴望的无非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得到安慰的孩子,内心会自然生出内疚,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相反,假如回到家,父母还跟老师一样,扮演着高高在上的“审判官”。试问他的负面情绪,将如何安放?

教育,从来都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要适当地做“减法”。

聪明的父母,懂得给孩子留点余地和空间,唯有这样,有原则的爱才能真正注入到孩子心里,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05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别小看父母每一次对孩子的撑腰。

在恰当的时机中,这是对孩子自尊、自信和安全感的守护。

想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为他挺身而出。

唯有孩子深知自己一路有父母的庇护和关照,他才能笃定无疑地走自己的路。

不管遭遇什么,来自父母的爱,会给他无限力量和底气,踏踏实实地做自己,活出自己。

—— End ——

作者:哎呀妈,多平台签约作者,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