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以来,以玉米为首的全球粮食市场持续动荡。一方面,受疫情蔓延、金融通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际粮价一直持续高位震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国际粮价在15个月内已上涨了40%。另一方面,国内玉米随着被替代以及产量的增长,呈现出下跌趋势,但小麦却涨势不断。

当前正值新粮收获,国际供需发生变化,而国内玉米、小麦等走势也陆续引发关注。

一、玉米供给增加,需求动力犹存

美国年中发布的种植报告中显示,美玉米面积及库存均双双低于预期,并且库存预计同比将下跌18%,受此影响一度引发期货市场大涨。但紧接着,在9月的供需报告中却发生了重要变化。

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的供需报告中显示,玉米的播种面积上调为9330万英亩,比8月份时调高了100多万英亩,而9月份预估2021~2022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2.98亿吨,是近7年来的次低水平。美国玉米的供需对我国的进口成本影响较大,USDA对美玉米2021~2022年度的期末库存预估为3828万吨,也是近8年的最低水平。而巴西此前由于天气原因二季玉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因此,玉米的炒作机会显著增强。

国内方面,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2000多万亩。按理论推算,产量也将增长,但由于前段时间华北黄淮地区的强降雨天气,使不少玉米泡水受损。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预计产量波动并不会太大,今年秋粮总体大概率呈微涨之势。

玉米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国内首位,而且玉米被称作是“饲料之王”,饲料中玉米的添加比例超过6成以上,在养殖业也有着重要地位。再加上深加工、能源等领域对玉米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说玉米引领整个粮食市场的走势并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年国内生猪产能高企,过剩的产能导致对饲料需求增加。虽然随着小麦的替代,玉米的饲用需求有所回落,但今年小麦的去库存工作已经完成任务,在国际小麦供需偏紧的格局下小麦的主粮角色更加凸显,因此接下来需关注稻谷方面的去库存情况。

所以,未来玉米的需求动力一直存在,但是可能会呈现阶段性的走弱。所以,虽然国内方面玉米走势不及去年,但是也不必过于悲观,但需警惕国际玉米炒作向国内传导。

二、小麦供需偏紧,调控或加码

国际小麦市场的走势先后也经历了两波变化:

先是在7月时, 30多个国家纷纷表示将提高小麦的出口以缓解国际粮食紧张的压力,并且各小麦主产国也纷纷释放利好,均称小麦有望丰收。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月后,风向便发生重大改变。北美由于干旱的影响,农作物生长较为缓慢,而欧洲则遭遇了强降雨及洪灾,使多国小麦直接减产。

在美国8月的供需报告中显示,全球小麦第一出口大国俄罗斯因严重干旱的原因,小麦种植面积下降7.7%,产量则下降15%;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美国则更糟,春小麦的产量直接预估下降41%,为33年来新低;而加拿大减产情况也达到两位数,24%。

而在最近的10月份的供需报告中则显示,全球小麦2021~2022年度的期末库存将下调为2.77亿吨,而美国小麦的期末库存也比9月份时的预估有所回落。

小麦是重要的主粮,全世界有40%的人口都以小麦作为主食,因此小麦的供需紧张,引发了人们对食品价格通胀的担忧。而小麦的生产及出口国相对集中,消费及进口国又相对分散,因此受政策以及疫情、运输等因素波动影响较大,因此未来小麦或呈现区域性的供需矛盾。

国内方面,小麦价格近期频繁上涨,已超过了玉米,替代性有所减弱。而麦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降雨导致小麦质量严重分化,优质麦越来越稀缺,因此推动麦价不断上涨,但因为小麦是重要的主粮,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后续可能政策调控会介入引导。

三、大豆蓄势待发

大豆与玉米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二者产区重合度非常高,其次同样都是饲料里的重头戏,因此大豆的关注度也十分高。

根据美国10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1~2022年度大豆的期末库存预期上调为3.2亿蒲式耳,而9月时这一数字仅为1.85蒲式耳,环比增加了1.35蒲式耳,这也导致报告一出,大豆期货跌幅近3%。当前正值美国新季大豆的收获季,而天气显示,美国大豆的产区降雨有所增加,降水或影响美豆的收割进度,不过到了下半月可能天气会有所好转。因此美豆的行情总体还在酝酿之中。

另一方面,南美的情况也有些不尽人意,尤其需重点关注冬季拉尼娜现象是否会卷土重来以及对南美地区的影响。

国内方面,因为我们对大豆的依赖度一直很高,而每到年底,往往是大豆的产销旺季。不过从今年来看,由于油厂受限电停产等影响,开工率走低,因此对大豆的采购速度有所放缓。而随着冬季的到来,限电影响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国内大豆需求可能会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另一方面,从今年大豆的进口量来看,也低于往年的水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豆走势低迷,因为每到11和12月份才会进入大豆炒作的高潮期,因此并不排除会走出新的趋势来。而当前国内正逢新豆上市,受多方因素影响,新豆价格水涨船高。因此大豆的趋势并未跌落,可能会蓄势待发。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