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熙光先生(1890-1951)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陈承豹

初稿刊载《早春》2006年秋刊

1

曾任宁海中学校长

“文勋公”是我的家乡宁海竹溪陈氏宗族的一位族公,衔称国立东南大学文学士。他1890年生于宁海县竹口村,1951年卒于上海,享年62岁。以年龄而论,他比我早出生半个世纪还多,以辈份而论,他足足高上我二辈。所以,孩提时的我,就理所当然地叫他为“公”了。其实,“文勋”只是他的乳名,他的原名叫昌熠,书名叫熙光,号燮卿,别号尽其氏。这些名号中,要数“熙光”最为闻世。直至现今,宁海、台州、黄岩一带的“下三府”,凡7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会知道陈熙光先生的名头,因为先生在解放前曾历任省立台州中学教务主任及代理校长,黄岩完全中学校长、宁海师范校长、竹口乡乡长、宁海中学校长(1946.2-1949.7)、宁海县教育局局长等职,诚可谓桃李满天下,恩泽布四方。先生为人宽厚、品格端方,是一位有口皆碑、德高望重的长者。

2

造福桑梓 行如其名

《竹溪下洋陈氏大宗谱》贰卷163面至164面有着这样一段文字记载:熙光先生现任黄岩县立完全中学校长。于民国22年入校是长,迄今8年间,学校由初中添办高中,学生由百数十人增至千人,校誉正振,甲于全浙。徵前测后,其将来对于教育事业之建树尚不可限量。兄性机警,长于理智,责已严以正,望之有威,即之可亲。所以学子受其陶熔者,无不感化成器;同事与之相处者,莫不爱如昆季……1940年在黄岩中学因抵制县长关庸无理干预校政、迫害爱国学生,忿然辞职回里。推任乡长数月后,受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大力发展乡村小学,成立县师范,兼任校长。1946年-1949年担任宁中校长,筹资建造教学楼一幢,征地拓造大操场。在任竹口乡乡长期间,致力于办学、造路(弯路改直至大桥庵)、禁赌三事,又解决了与王社山林及许多民事纠纷。他办事坦率,公直无私,常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他积德行善、造福桑梓,在乡邻间的威望极高。

我曾私下思想陈熙光先生的几个名号, 觉得他一生所追慕亲力的,正是他名号所寓意的。请允许我试作分析:

所谓“文勋”,若是以偕音组句,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暗寓好好读书。或可作“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多多建立功勋”解释。所谓“熙光”即是曦光的偕音,曦光就是早晨的曙光。熙光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象征着灿烂的阳光即将普照大地,以熙光预示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将欣欣向荣,繁花似锦。所谓“燮卿”,“燮”即是和谐,“卿”可作“你”解。寓意你我之间及人与人之间要做到祥和团结、关系和谐。所谓“尽其氏”,分明是“尽职于事业”的意思。先生以这个号为座右铭,鞭策自己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和尽职的干部。此外,即使以他的原名“昌熠”来剖析,他的父母也早已给他取了个吉利之名。“昌”虽是个辈份字,而昌的含义即是昌盛、昌荣;“熠”便是“焰”之义,而焰又可作光耀、鲜明解。所以“昌熠”就象征着人生及事业红红火火、昌荣兴盛、光耀门楣。你瞧,仅从这几个名号之中,便可以窥测到陈熙光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何等的高尚、博大、积极和务实。作为“隐语”的名号,正是陈熙光先生的人格写照和业绩应验。我如此主观地析谈陈熙光先生的名号,未知以为然否?

3

一段美好难忘的“忘年交”

我对文勋公的总体印象,是由间接印象和直接印象组成。所谓间接印象,主要是从长辈和亲邻中听说。所谓直接印象,即是早在73年前,4岁的我和58岁的他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短暂的“忘年交”经历。这段短暂而美好的经历,我至今没有丝毫淡忘,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1948年春季。一天早晨,陈熙光先生偶而路过我家门前,我正巧在门口玩耍,先生面带微笑地看了看我,而我一见他那可亲的面容,就随口叫了声“文勋公”,他便马上抱起我,在我的脸颊上亲了一下,然后就把我抱到他的家里。他家离我家约有二、三百米路,族里叫第四份。他把我带进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板名堂(四合院),然后又把我领进一间洁净高雅的西横厢客堂,并马上叫她的秀雅端庄的夫人(我叫“文勋公婆”)搬出四盆果品和糕点,放在一张八仙桌上让我吃。还把放在梳妆台上的一台“进口留声机”的盒子翻开(内盒是一面能照出有趣脸型的西洋镜),摆上黑色的圆形唱片,播放出美妙的音乐给我听。我一边品尝着佳味,一边聆听着音乐,一边欣赏着堂内的各种摆设,心里甜丝丝的、乐滋滋的、飘飘然的,仿佛置身于梦幻似的仙境。因为对“大人家”的环境和许多东西感到新奇,出于儿童的本能,我总要幼稚地问这问那。先生便耐心地加以解释,还穿插着讲一些浅近的、绕有趣味的童话故事,逗得我勾起了丰富的遐想。就这样,先生陪我整整地玩了一个上午,然后又亲自把我送回家。

我这半天时间的玩耍,玩出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玩出了什么是好人的概念,玩出了高雅、文明、祥和的感觉;这半天的玩耍,成了我人生最初历程中的一段“春意盎然”的经历。从那时起,陈熙光先生的慈祥、和蔼、高雅、文明的文人形象,便深深地印入我幼小的心灵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勋公像

4

先生德泽传后人

讲完了这个小故事后,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因为,我已经讲了多年来一直想讲而未讲的故事。接着,我开始了静穆地沉思。我在想,人与人的关系本来就应该是一种美好的关系,不管男女老幼之间的同辈关系或交叉着的不同辈关系都应如此。你瞧,我和陈熙光先生的“缘份交往”时,他已经57岁,而我仅4岁。这样的一种非常偶然、非常短暂和非常随意的“忘年交”,却能给我那稚嫩的心灵留下了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这是陈熙光先生本人所想不到的,因为,那是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素质组合而成的“人格魅力”使人无形感染后所产生的效应。由此可见,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意识交往关系”。与思想意识、道德意识、文化意识健康或高尚的人交往,你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好的感染,留下好的印象,甚至是永远的正能量感染。反之,若与思想意识差、道德意识坏、文化意识劣的人相处,你就会受到坏的污染,产生负面阴影,甚至会留下永久的创痛。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吧。

人群中的等级关系、贫富关系、强弱关系、同事关系、师徒关系、老幼关系等,如果都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待人、以诚待人、以实待人、以和待人、以纯待人、以真待人、以善待人、以美待人,那么,人的心灵才能高度净化,才能达到圆融、和谐的效果。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会比圆融、和谐更美好呢?

在文勋公逝世70周年后的2021年,他的现年已92岁的四子陈绍综老先生,把220万元的祖宅售房款无偿捐赠给家乡正在建设中的桃源二中。陈绍综先生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大连中苏造船公司从事轮机工程专业工作直到退休。在职期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返聘后的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陈绍综先生从小受到父亲的良好熏陶,深知教育对未来的奠基作用。所以,当他得知家乡要建造桃源二中这一消息后,就立即联系了宁海县慈善总会,把老家竹口中庭祖辈留下的房子卖掉,并把220万元房款全数捐赠给桃源二中的建设,以秉承父亲“造福桑梓”的遗愿。

文勋公——陈熙光先生的德泽传于后人,倘若他老人家地下有知,定会感到无限欣慰!

文勋公墓碑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 作者:陈承豹

□ 排版:水东居士

□ 审核:溪边树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