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地球上的生命依赖太阳的能量一样,我们太阳系的命运也取决于太阳的存在。作为寿命有限的主序星,太阳也算是步入了中年时期,还有50~60亿年就会死亡坍塌,变成一颗“白矮星”。这种转变将涉及一个剧烈的过程,它将摧毁未知数量的行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哪些行星会在太阳死亡后幸存下来呢?没有人可以说明这场大灾难过后,太阳系会变成什么样子,寻找答案的一种方法是查看其他类似行星系统的命运。但事实上,从目前已发现的4500多颗系外行星中,只有少数是在白矮星周围发现的,而这些行星的位置表明它们是在恒星死亡后到达那里的。

不过发表于《自然》杂志上一项研究表明,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围绕着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白矮星运行。它在其恒星死亡后幸存下来,而其轨道不会因其他行星的移动而改变。通过这颗行星,让天文学家得以一瞥我们的太阳系在数十亿年后的结局。

  如何在太空中看到“黑暗”物体?

使用传统望远镜无法“看到”许多遥远的恒星,但可以使用一种称为引力微透镜的技术来检测它们和其他暗淡的物体。它的原理是物体的引力场(例如白矮星)会扭曲从它后面的恒星发出的光,就像透镜一样。如果恒星与地球对齐,天文学家会看到最远恒星发出的光在围绕白矮星弯曲时会增强并形成一条曲线,这叫“爱因斯坦环”(Einstein Ring)。随着恒星偏离轨道,爱因斯坦环逐渐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新西兰约翰山天文台的望远镜首次以这种方式观测到这颗白矮星及其气态巨行星,它们距离我们大约 6500 光年,但天文学家要弄清楚他们所发现的究竟是什么还需要数年时间。到2016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天文学家布莱克曼(Joshua Blackman)团队加入该项目时,已经有更多望远镜观察到了这一透镜事件,包括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更大、更强大的凯克望远镜(口径10米)。

  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

透过凯克望远镜,科学家发现这颗被称为 MOA-2010-BLG-477Lb的行星,不管是质量还是轨道分离方面,都与木星特别相似,为团队提供了关于垂死恒星周围行星幸存者的重要快照。一颗恒星转变为白矮星需要一个剧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它变成一个膨胀的“红巨星”,比以前大数百倍。团队相信这颗系外行星是幸存了下来:如果它最初离母星更近,它就会被恒星的膨胀吞没。

当太阳最终变成一颗红巨星时,它的半径实际上会向外延伸到地球当前的轨道。这意味着太阳将(可能)吞没水星和金星,也可能吞没地球。而木星及其行星预计会存活下来,不过科学家此前并不确定。

但是随着科学家发现这颗新的系外行星,我们现在可以更加确定木星真的会成功。此外,这颗系外行星位置的误差幅度可能意味着它与白矮星的距离几乎是木星目前与太阳的距离的一半。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假设木星和火星会成功的额外证据。

布莱克曼表示,这一发现阐明了当太阳耗尽燃料时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一个类似于我们期望在五、六十亿年后发生在我们太阳系上的故事。”

天文学家去年使用不同的方法报告发现了另一颗完整的类似木星的行星,称为 WD 1856 b,它紧密围绕一颗白矮星运行。但是 MOA-2010-BLG-477Lb 以近三倍于地球和太阳距离的距离环绕其隐藏的恒星外壳,使其成为已知的第一颗占据类木星轨道环绕白矮星的行星。相比之下,WD 1856 b 每1.4天绕其白矮星运行一次,这表明它在恒星死亡后才被拉到当前位置,不过该结论还在讨论。

  那么任何生命都可以在这种转变中幸存下来吗?

理论上,白矮星周围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看起来很小,但概率并不等于零。在最初的几十亿年里,年轻的白矮星可以为最终非常接近它的卫星或行星上的生命提供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NASA称,假设地球能够在太阳猛烈转变为红巨星的过程中幸存下来,那么我们的星球将留在一个与今天截然不同的太阳系中,因为地球会被潮汐锁定——一半是永夜、一半是永昼,同时地球的水分会被白矮星的紫外线照射快速蒸发。当白矮星进入后期、逐渐变冷,潮汐力会将地球拉近,地球变得干燥。在那之后,就没有足够的辐射来维持任何生命了。但这个转变过程中会不会有另一种生命形式诞生,科学家也说不准。

不过就当前研究理论,地球上的生命其实只剩10亿年左右(太阳光度每十亿年增加约10%,届时地球会进入温室效应失控阶段),然而对于地球上任何生物谱系来说,10亿年是相当惊人的,约为地球生命全部存在时间的三分之一(3.5-37.5亿年前),人类应该看不到那天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给它点赞(三连击)!更多动物知识、科学趣闻,请关注【和光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