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补课的对象一般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利用闲暇时间去辅导班查漏补缺,可是后面却因为家长的担心,班级里数一数二的同学也去补课了

这样的担心也是人之常情,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落下,当得知同学另外开小灶时,父母就觉得他们肯定学新知识了,会不会超过了自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因为家长的焦虑,而去提高成绩,那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

实施双减政策后,举报老师成为常态

教育界也存在高尚师德的清流,有这样一位数学王老师,她会在暑假期间给孩子们补课,虽然是“有偿”补课,但是她的价格标准使很多家长无法理解,并不是因为天价,而是低得让人怀疑,每位学生仅收80元,够支付场地的成本就可以。

但是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辅导班是为了多招收生源才定得这么低,就算孩子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很多父母就一直是观望的态度

这位老师为学生补课并不是为了赚取外快,可能这么说会有人不相信,但是反观价格想想,这样的标准能赚到什么

因为这位老师是大山里走出来的人,她对教育极其渴望,因为自己从小所享受到教育资源不够优秀,所以她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教育,所以她是出自真心想让孩子们发展的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有人会先试水,结果第一波孩子的反馈巨好,成绩都有群提升,家长也开始信赖老师。

放学接孩子也会和这位老师聊天,当然肯定会有父母问为什么价格这么低,不挣钱图什么,老师就直接回答图个快乐就行,把教学当作一件喜欢且热爱的事情做,这不得不让家长们竖起大拇指。

可是双减政策实施后,这位老师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依然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总有小人在作祟,举报了这位老师,老师本人也有不解的地方:不允许老师补课是针对在职人员,而且我已经退休不在一线岗位了,况且这个价格也没有为自己谋取私利,为什么还要查处呢?

很多家长也为王老师打抱不平,说国家不应该打击这样对教育有着如此热情的老师,不然会寒了老师们的心,这件事对王老师触动还是蛮大了,她也在思考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补课成为攀比的手段,“负效应”就会浮出水面,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王老师是因为热爱所以才一直在教育事业上奉献着自己,想让孩子学有所成,将来对国家有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有部分家长让孩子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是怕别人把自己孩子比下去,有时学生的成绩成为了家长们聊天之间的一种攀比手段。

如果孩子让自己输给了别人,父母就会给孩子报名一系列的课程,并且给孩子施加压力:你看看你同学,这次考试又比你多考20分,每次都排你前边,你真让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等等的话语,孩子听到后心里就会不平衡,会生出和同学的嫌隙,甚至会自我否定,不愿意去学习。

家长也该反思,教育到底是什么,是逼迫孩子学习吗,是为了让孩子考高分好用来攀比吗?孩子接受教育本该是个愉快的过程,主动学习知识是出自热爱,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为了给父母而学。

如果孩子从小对教育有着偏见,也会影响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许多年后的教育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