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者提问:将军好,想咨询一下您关于买东西很纠结、很慢的问题。我买东西总是精挑细选,选择困难,特别累,除了去超市,买其他东西经常这样。

拿买衣服举例吧,1要好看,2要实穿,3要质量好,4还想不那么贵,结果呢这样的衣服往往不便宜,最后我还是会因为价格走掉。

我会觉得“哦还可以吧,没有满足我的上述几个期待,不值这个价格”,或者我总能挑出来自己不满的地方,于是又走掉了。

这导致我想买一个东西的时候,好久都遇不到合适的,但是又真的需要买。

再拿房子举例,1要户型好,2要位置好,3要楼层好……结果也是价格有点贵,觉得压力大,或者又开始挑小毛病,导致看了很久还没有确定。

曾经想过按顺序排,最先想满足哪个要求,结果是一个要求也不想放弃。我这是什么问题呢?该怎么改进呢?我平时也不小气,也不是守财奴啊,感谢将军的倾听。

将军答:

首先要说明一下,我是怎么界定“问题”的,它并不一定符合大众衡量标准,只要是带来了超出个体承受范围内的消极影响,且产生了超出实际程度的困扰,才是一个“问题”。

升职加薪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件大好事,但升职加薪如果让个体产生了超负荷的焦虑、压力、失眠、自我怀疑,那也可以称之为一个“问题”。

所以,你可以先自问,买东西衡量标准多、花费时间长,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这件事有多困扰你?

比如,因为没买到合适的衣服,自责、后悔、睡不着觉,或者因为选择困难,在零下10度的天气还没有一件羽绒服保暖,那我觉得它确实是个问题,需要解决。

但如果你只是多花了一些时间去挑选去判断,且你并未因为选择困难而影响到实际生活,有衣穿有饭吃,那它其实只是个可改善可不改善的个人习惯罢了。

不必把自己的习惯、特质都等同于“问题”和“病”,take it easy.

接下来具体聊聊,你的决策过程到底卡在了哪里,明确的指标是“价格”,但这个价格不是商品绝对价值的体现,而是心理价格的表征。

每个人的心里,都给每一样商品赋予了一个心理价位,它跟个人过往生活经验、目前的物质水平、对所需物品的需求程度等多重因素有关。

心理价位背后还有两个隐藏buff,一个是“自我要求”,另一个是“我与世界的关系”。

当你对想买的东西有一定要求的时候,这个要求正是“自我要求”的投射,更具体地说,投射的是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许自己感性,接受自己并不是绝对理性的。

几乎每个人都会为“喜欢”付出超出心理价位的金钱数额。

“值与不值”并非绝对地以某样产品的实际价值为准绳,喜欢就是值,也存在“买了东西但是之后不那么喜欢,觉得自己冲动”的现象,也很正常。

但你的购买标准是绝对理性的,不允许感性,不接受自己的冲动,更不能让自己“犯错”。

其实你可以给自己松松绑,不必凡事都绝对理性、不能犯错、完全符合实际的“值得”。

第二,你买东西的标准总结起来就是“完美”二字,虽然每个人都想买到完美的东西,但相对而言都是有弹性空间的。

比如“这件衣服虽然有点小贵,但未必有完全符合我标准的东西存在,那我买下”,这个弹性空间就是我们跟外界互动时,调整自己预期的空间,让它更接近于现实。

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的“期待”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在现实里愿望未被满足才是常态。

当你要求一件衣服、一间房子要符合你诸多期待时,其实也可以反映出你想象中的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个世界要绝对符合你的想象,如果不符合那一定不是你的问题……

忽然觉得自己聊深了,就收在这吧。

其实也不过是个简单的问题,买东西嘛也是买快乐,所以问问自己买了更快乐,还是不买更快乐,快乐不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