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格子

来源 | 新10亿商业参考

(ID:xsy-shangyecankao)

“堪比年轻时候的乔布斯。”

几年前,孙正义这样评价了一位名叫李泰熙的印度90后。

他创立的品牌OYO成立于2013年,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股东,软银、微软、红杉资本、Airbnb、滴滴等都是它的簇拥者。从成立到现在,融资额累计超过420亿元。

现如今,OYO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连锁酒店品牌。曾经,中国市场也是它的主要阵地之一。李泰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赚钱不是他的主要兴趣,他的主要兴趣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让中国的老百姓拥有更好的生活,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更好的住宿体验。

然而不到三年,它又从中国败退而逃,几乎销声匿迹。

最近,这个沉寂的独角兽再次浮出水面,向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募资12亿美元,估值达600亿元。

如果上市成功,创始人李泰熙的身价将接近200亿元。

01

印度小伙创办的商业帝国

李泰熙,1993年出生在印度的奥里萨邦东部小镇,这是印度贫穷的地区之一。他从小不爱学习,但是脑袋瓜特别灵光,对经商有着极大的热情。

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着手做自己的小生意了,比如卖SIM卡,还出了一本畅销书。不仅如此,李泰熙还经常跑到德里跟其他创业者交流学习,创业的念头在他心里开始生根发芽。

后来在一次旅行中李泰熙发现,便宜的酒店大多脏乱差,于是萌生了将廉价的酒店进行整合,打造经济舒适连锁酒店的想法。

19岁这年,他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创立了“印度版的Airbnb”——Oravel Stays。这是一个集合廉价酒店信息、为用户提供房间预订服务的网站项目。

上线没多久,这个项目就获得了由paypal创始人Peter Thile发起的奖金计划项目给予的10万美元创业基金,还得到了与硅谷创业者交流的机会。

虽然一出手就小有成就,但是李泰熙发现,大多数印度人选择的小旅馆环境非常差,而且个体的小旅馆经营也比较困难。如何把这些廉价的酒店整合起来,打造一个有统一标准的住宿环境,成为他当时想做的事情。

于是20岁这年,李泰熙在印度古尔冈找了一位酒店老板合作,改版之后的酒店很快成为当地的“网红”。2013年,OYO正式诞生。

李泰熙创立的OYO这个品牌,既不是开酒店也不是收购酒店,而是把那些廉价酒店归拢起来,免费换门面、统一logo,升级入住体验,然后建一个平台让这些酒店可以实现线上预订,还不收加盟费。

当然了,既然做生意,肯定是要赚钱的。OYO主要的营收来源是收佣金,一般每个客房订单里收取5%左右的佣金。

这个模式迅速得到青睐,入住率不断提高,加盟酒店也争着要来。仅三年时间,OYO就变成了印度最大的经济连锁酒店品牌。八年时间,OYO已经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2.3万家酒店加入。

李泰熙也得到了不少资本大佬的赏识,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孙正义,他毫不吝啬地夸奖李泰熙堪比年轻时候的乔布斯,并且多次对李泰熙慷慨解囊。

即使在疫情时期,孙正义深受WeWork上市失利、估值腰斩的暴击,也还是给OYO送来了5.07亿美元,帮助OYO渡过难关。此前,孙正义带着他的软银至少参与了OYO六轮融资。

听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炫酷的创业故事,一定相当赚钱吧。

然而看数据才发现,成立八年的OYO根本没怎么赚钱,不仅没赚钱,还一直在亏钱!

而且,其中一个亏得惨烈的战场还是在中国。

02

在中国的辉煌与落寞

OYO与中国的故事,还要从2017年说起。

在拓展国际市场时,李泰熙发现,中国和印度一样缺乏平价高质量的酒店,因此他认为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潜力。

李泰熙的发现并非空穴来风。截至2020年1月1日,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为26%,非连锁化率高达74%,单体酒店拥有巨大的整合空间。

于是,2017年11月,李泰熙带着一名印度高管阿诺来到中国,在深圳开了第一家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OYO的中国团队可以用“豪华”来形容。高管大多来自沃尔沃、百事可乐、阿里、滴滴等知名互联网公司,CFO李维就曾经在神州租车做了4年的CFO兼COO。

在这个团队的带领下,OYO开始疯狂扩张。有多疯狂呢?

进入中国不到一年,OYO就宣布运营了6700家酒店,管理31万间客房。不到两年时间,OYO覆盖了全国320多个城市,加盟一万多家酒店,50万间客房,这个数字超过了国内三大酒店集团(锦江、华住、首旅如家)的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9年下半年开始,OYO便开始出现大规模裁员、关店的情况。有OYO中国员工曾在脉脉爆料,OYO员工人数直接从12000余人裁到了2000人。

明明是已经在印度验证过的模式,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了?这要从几个方面说起。

首先,OYO在中国推行的“轻加盟模式”,对加盟的酒店,不仅免除加盟费,还会给酒店装修补贴,合同签一年,只收取6%左右的佣金。店开的越来越多,资金耗损也越来越大,这给OYO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

其次,品牌力不足也让OYO的境况雪上加霜。虽然OYO有自己的销售系统,但由于其品牌在国内知名度较低,获得的流量很少,这让得不到客人的酒店开始不满,纷纷向OYO提出解约。最终,OYO不得不向携程、美团支付了2亿元和4亿元的渠道费,并且在平台上的交易还要支付额外佣金。

即使是独角兽企业,也很难扛得住这种烧钱方式。不久后,OYO开始从“轻加盟模式”转变为“保底+控价”的模式,甚至还对加盟的酒店承诺“你赔多少我补贴多少”。然而,在资金短缺和竞争压力下,又出现了肆意篡改酒店价格、拖欠保底费用的问题,更加激化了与酒店的矛盾,“保底+控价”的模式显然行不通。

仅2019年,OYO中国的亏损就高达1.97亿美元,占全球亏损的64%。

这么严重的亏损,连投资人都看不下去了。2020年出资方要求OYO削减亏损,OYO只能通过裁撤员工来快速削减成本。

再次,外部竞争也让OYO的路走的并不那么顺利。OYO入侵后,中国国内传统酒店不可能坐以待毙,华住、锦江这样的酒店巨头,纷纷创立加盟品牌“H Hotel”“一宿”等等,对标OYO,开始争夺下沉市场。

紧接着的疫情,更是让OYO遭到重创,也正是这一年OYO开始撤离中国。据AI财经社报道,疫情之后,OYO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只有3000多家,相较巅峰时期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OYO中国团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刚来中国时,OYO打造了一支豪华团队,但是在高管职位上设置了一系列的CXO,就是没有CEO。更关键的是,这支豪华团队几乎没有单独做决策的权利。根据媒体报道,2019年公司CXO的新增预算审批权限只有5万元,再多的话就需要印度高管审批了。

印度团队对本土团队的不信任以及内部派系斗争,导致OYO中国团队的高管相继离职。其中包括唯一有酒店行业背景的首席运营官(COO)施振康、首席财务官(CFO)李维等。据悉,中国高管相继离职后,OYO开始增加印度籍高管,此前一直空缺的CEO职位也在2020年5月份时由印度高管Gautam Swaroop担任。

不过,OYO还没有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其招股书也表示,未来将评估中国、美国等其他“未来增长市场”的战略机会。

03

流血上市,还有故事可讲吗?

在中国市场折戟后,为了顺利登陆资本市场,OYO做了很多改变。

如今的OYO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整合酒店了,现在已经成为集酒店、住宅、居住和办公空间运营的连锁管理公司。

根据相关资料,OYO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客房都集中在在印度、印尼、欧洲和马来西亚这四个核心板块。度假屋生意主要在欧洲地区,自从2019年收购了阿姆斯特丹的Leisure,度假屋佣金收入飙升,从2019年的394万美元上升至9494万美元,增幅高达2312.3%。

除此之外,OYO还发力了中高端市场,收入来源也变得多样化,包括房源预定的佣金、取消费用、出租的办公屋以及食品饮料等等,不过最赚钱的还是与酒店的签订合作业务。

只是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连年亏损仍是难掩的事实和核心问题。

根据招股书,从2019年到2021年财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8.7亿美元、18亿美元和5.5亿美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3.1亿美元、17.4亿美元和5.2亿美元。

对于其亏损的情况,OYO在其招股书也相当坦诚:通过本次IPO,OYO计划募资约12亿美元,其中近1/3的金额将用于偿还债务。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外界对OYO的不看好,似乎并不影响资本对其的信心。

今年3月,OYO赢得了印度媒体集团HindustanMedia731万美元的投资又,在随后的7月获得一笔特殊融资——6.6亿美元的TLB融资,用于偿还历史债务,优化资产负债表等。一个月后,OYO完成了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微软以90亿美元的估值出资500万美元。

只是三年亏损超25亿美元,即便成功上市了,12亿美元的募资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资本的加持也是有限度的,而且以公司目前的烧钱程度来看,光靠输血也撑不过几年,要想继续存活下去,还得看自身的造血能力。

而对于其自身情况困窘,仍不放弃中国市场的想法,市场质疑:经过OYO此前的刺激,国内酒店行业也开始发力下沉市场了,OYO还能再分一杯羹吗?

一直被资本裹挟、极速狂奔的OYO,如今终于站在了资本市场的门口,只是如果没有了中国市场,OYO又在大浪淘沙中逐渐褪去光环,擅讲故事的李泰熙,还有什么故事可讲呢?

这恐怕是他接下来最头疼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