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的抑郁,是这条短视频给的——

“小女孩喂了两年的狗,被奶奶10块钱卖给狗贩子”。

起因,小女孩养了两年的狗狗因为咬人,被奶奶当着她的面,以10元的价格,卖给了狗贩子。

小女孩撕心裂肺嚎哭着,试图把10块钱还回去要回爱犬。

并且不顾一切冲上前捶打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毕竟小孩子力量有限,狗还是被带走了。

最后,小女孩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这个画面瞬间也让很多人emo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小女孩的绝望和不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女孩奶奶这种行为“不尊重个体,不尊重生命,不尊重小孩的想法”。

有人说,这样的经历会是对孩子的一场“小型暴力”。

还有人说,奶奶为了十块钱就卖狗,太财迷了。

在大家看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到了不得不卖的地步,是不是可以背着孩子去做,事后可以说小狗走丢了。

而不是当着女孩的面,亲自将狗狗送入他人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被卖掉的狗,当面或者背后,可能都是一个结果。

但对于孩子而言,不一样。

女孩的哭声,也像一把钩子,把围观人的委屈和失望,全钩出来了。

视频下方的评论里,人们回忆起自己 养的狗,养的乌龟,和养的猫。

它们都被家长强制性地送走,或被其他方式处理。

虽然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交易”,但是对于孩提时代来讲,却是一场被强制性的“永别”!

而这种不被重视,可以随时被他人支配的离别,可能在十年后,在二十年后,仍然是人生成长经历中最悲伤、伤痛的离别之一。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件事情上纲上线了。

狗狗咬人,不卖掉要怎么处理,真等到咬到人谁负责,狗命比人命还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在奶奶的成长环境里,狗狗只是狗狗,并没有宠物的概念。

她可能理解不了,小女孩和狗狗之间的感情,狗狗咬人有危害了,那就换一条乖点的,这就是她的解决方式。

并且据说,事后奶奶也很后悔,但是狗狗已经找不回来了。

“小孩子哪来的伤心,过两天就忘了”。

但是事情真的看起来完美落幕了吗。

想起电视剧《父母爱情》里的一个情节,女主对孩子痴迷养狗的行为无法理解。

“不就是两只狗吗?过两天就忘了?”

儿子凶狠地回应: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可见一些事,对大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辈子事。

因为卖狗的失去,更像是一种权利的“剥夺”。

就像有人根据这个故事改编了一个成人版“奶奶卖狗”:

我奶奶把我爸养了四年的狗卖了,我爸知道后托人找遍狗贩子电话,看遍黑餐馆、肉铺,找狗找狗贩子,最终没找到,我第一次见到我爸爸喝完酒哭。我爸今年49了,他跟我说:我都50的人了,连只狗的命都保不住!

上下寻求,也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去形容这种感受。

更重要的是,这事多少也折射出了留守儿童的困境。

很多时候,家长们忙于工作,宠物们则扮演了陪伴孩子成长的角色。

站在“大人立场”的家长们,却经常忽略了那些,对孩子有重要意义的“小伙伴”。

可以说,这件事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狗的事。

奶奶是爱孙女的,所以可能是为了保护她,她想到了卖狗。

可是,家人的爱,如果不能让孩子正确地感知到,那并不是有效的爱。

卖狗是小事,以小见大,狗调教不好可以卖,那人呢?

事实上,把狗换成任何一件小孩喜欢的东西,结果都一样。

比如当着小孩面把她的玩具汽车踩碎,把她的洋娃娃剪坏。

理由都是“我是为你好”。

但在孩子看来,这是一种自己不受信任的表现。

奶奶,别卖狗,它是我的朋友。
那就是一只狗。
爸,别砸,那是我最心爱的手办!
——不就一堆破塑料吗?

所以有时候,这些成年人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是孩子往后成长岁月中不可触及的伤疤。

当然,这也是因为成年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不得不粗糙地活着。

但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不去明白,这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

或者明知道有多大创伤,但依然不去改正。

不觉得这样有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因为一个从来没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过的人,长大后也不会懂温柔地去爱别人。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里写过一个故事:

一个礼拜天,妈妈答应男孩出去玩,可妈妈买完菜,又翻箱倒柜地忙活,接着又去洗衣服。妈妈嘴上永远说“去,可从“买完菜就去”,变成了“睡醒午觉再去”。男孩就等啊等,从早晨等到下午,又一直等到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洗衣服的母亲终于反应过来时,“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母亲一边亲吻着男孩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故事的结尾是: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这个故事也有过现实版,就是那位被热议的一位撕儿子漫画书的妈妈。

妈妈知道孩子喜欢看漫画书,但她不允许。

她开始是藏书,没藏住,接着是撕。

孩子考试考了 A ,但有两个错误,她生气,恼怒,一把抓住那本漫画《阿衰》,开始撕。

“孩子追着不让我撕,我就撕的粉碎有一部分扔到垃圾桶,有一部分直接扔到马桶里冲走了。”

然后就是孩子的哭声。

一直哭,哭到晚上写作业。

听到哭声妈妈后悔了,允诺孩子,重新买两本《阿衰》。

但她违约了。

最后的结局是,自那之后,孩子再也没提过漫画书的事。

并且孩子给妈妈写了绝交书。

“妈妈,你听我说,你是一个好的,也是个坏的。
我现在,已经想好了我和你绝交,我一直都想报复你。”

孩子变成了妈妈最不希望的样子,人们的留言里,有悲伤、有愤怒、有难过。

其中有一句话很难忘记:

大人和孩子的悲欢,常常并不相通,而往往是孩子承受的痛苦,被严重低估了。

换句话说,有些“懂事”,只是妥协了。

其实,人的情感,不管爱恨,都是双向的。

很多成年人根本就不懂如何爱孩子,又怎么能让孩子把爱,准确地传达到父母心里去呢?

就像这个社会总有人指责儿女对老人不孝顺。

可是现代社会有些事情的发生,真的不是单方面的结果。

有人曾形容说,我们用一生等父母的道歉,父母在用一生等我们的感谢。

父母很可能会等来我们的感谢,可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却等不到父母的一句道歉。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把孩子当成孩子,应该把其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有其独立的思想和对待事物的认知。

很多事情我们应该与之交流,充分尊重其意见和建议做一些事情。

让一个孩子免于心碎,才是通往一个成人世界最要紧的开始。

终究,这件事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战争,希望大家也能合理讨论不要人身攻击。

更不要议论打扰到当事人的生活。

需要严肃对待的是孩子的悲伤。

需要小心翼翼珍视地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而不是吵架时没吵过家长的怨恨。

总之,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希望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愿每一个细小的感情都能被照顾。

每一个期待都不被辜负。

受过的伤害最终都能在别处得到治愈。

而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些伤害不再延续到下一代。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