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克而瑞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大云南房企销售排行榜》,该榜单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TOP20房企流量销售金额948.70亿元,四季度房企回款压力较大,或将催化营销市场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TOP20房企排名中3家房企排名下降,3家房企新上榜;TOP10房企阵容稳定,俊发以146.22亿元稳坐卫冕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而瑞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大云南房企销售排行榜》

01

2021年前三季度交易放缓

对房企业绩增长造成压力

2021年,云南房地产市场受多道红线政策、集中供地等宏观因素影响下,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行业发展受挫,开年以来土地市场持续低位运行,前三季度整体供求量同步收缩,楼面价小幅下跌,而昆明市场更是犹过寒冬,房企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各家房企的成绩如何呢?

克而瑞发布排行榜显示,2021前三季度TOP20房企流量销售金额为948.70亿元,2020年销售金额为1779亿元,2019年销售金额为1832亿元,2018年销售金额为1356亿元,对比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TOP20房企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销售金额仅为去年全年业绩的53%。

从TOP20房企年度业绩走势来看,2019年为房企业绩快速增长阶段,同比上涨35%,2020年在疫情冲击小幅回落。此外,2021年前三季度,云南TOP20房企和TOP10房企业绩分别为948.70亿元、697.92亿元,分别为各自去年全年业绩的53%、5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前三季度各房企项目成交量表现下行,房企供货延后,整体市场观望情绪加深,客户持币观望,交易放缓对业绩增长造成压力,“金九”成色不足,预计四季度销售端业绩和房企回款压力较大,或将催化后续市场营销活力。

TOP5房企竞争激烈,俊发地产以146.22亿元稳坐榜首,融创中国以135.89亿元紧随其后排第二,碧桂园以80.80亿元排第三,万科地产以75.24亿元排第四,中国恒大以56.75亿元排第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OP10房企地位稳固,仅有龙湖、城投排名下降一位,海伦堡昆明市场格局进一步巩固,与地州项目共同助力企业排名提升;在第11-20位的房企中,海诚、诺仕达、中国铁建三家房企新上榜,新城、中梁、新希望排名上升。

02

2019年云南土地供应为历年供应峰值

今年商品住宅成交量价齐跌

从克而瑞发布2016-2021年9月云南省土地供应数据显示,2016年供应土地建筑面积约5770万方,2017年供应土地建筑面积约6810万方,2018年供应土地建筑面积约11913万方,2019年供应土地建筑面积约13098万平方,2020年供应土地建筑面积约11351万方。

此外,2021年1-9月供应土地建筑面积约3688万方,同比下滑约44%;成交面积约2264万方,同比下降约57%,楼面价1078元/㎡,同比下降约11%;溢价率约6%,同比下降约48%。

从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供应为云南省历年供应峰值,但增速自18年后连续下滑,今年前三季度用地供求量价均有所下滑。

大象房鉴所

都市时报旗下房地产信息聚合体 聚焦昆明楼市大小事

586篇原创内容

商品住宅方面,2020年商品住宅供应量和成交量打破上涨态势,同比下降5.62%、1.15%,价格稳中微增;2021年1-9月,全省主要城市商品住宅供应1605万方,成交1552万方,均价9734元/㎡,供应同比下降27.74%,减少616.09万方,成交同比下降18.67%,减少356.32万方,均价基本持平。由此可以看出,近一年商品住宅市场呈现整体量价下滑态势。

此外,2021年开年以来市场在趋势性收紧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市场结构性下滑,月变化相对平缓,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上扬后,下半年再度回落,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

03

房企或利用积极营销带动市场

刚需购房者或迎来“上车”时机

目前,整个云南房地产市场环境严峻,购房者持币观望,开发商业绩任务压力较大。那么,后续市场会如何发展,购房者是否可以“上车”呢?

据克而瑞预测,从新房端看,四季度为房企关键冲刺期,在市场相对困顿环境下,或将积极营销刺激市场活力。

这也意味着,受到资金压力影响,房企或将利用积极营销、系列促销带动整体市场环境,冲刺年终任务,继而四季度成交或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在近期观望蓄势市场环境下,全年业绩想要达到去年水平仍有压力。

此外,云南后续政策或将继续保持宽松氛围,而融资层面,在多方政策限制下,房企整体资金环境依旧严峻。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仍未出现“回暖”迹象,且刚需购房者已经迎来了利好信号,部分银行首套房或二套房利率均出现略微下调,利率下调意味着购房成本的降低。

与此同时,第四季度是房企完成全年任务的冲刺期,推出优惠购房等营销活动在所难免,这对刚需购房者来说或许是个“上车”的时机,但面对房企推出的“花式”优惠,购房者还需谨慎辨别,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出手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