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存在客观真理吗?很多人当然认为是的,就像我们开始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家思想的“道”虽然不可言说,但是显然老子也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东方思想认为世界存在着客观真理,在西方哲学里面,从柏拉图提出著名的“理念论”以来,就认为这个表象的世界背后有客观真理的存在。当然,除了客观主义之外,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世界完全是主观的,我们无法认识客观的世界。客观的真理到底存不存在,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前面我们介绍了三种基本的隐喻形式:本体隐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其实我们大部分的隐喻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直观感知经验,而且大部分感知经验的基础就是我们的身体,比如方位隐喻和容器隐喻。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主要讨论了真理的客观性问题,如果我们的概念都是由隐喻构建的,概念的定义和理解都不是客观的,那还存在客观真理吗?这显然是一个问题。关于真理是否客观存在,有两种泾渭分明的观点:关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客观主义真理观,真理和意义都完全可以独立于人的理解而存在,是完全客观和无条件的。比如“外面正在下雨”,这句话是由鹦鹉说出来,还是人类说出来并不重要。句子本身可能与世界相吻合或不相吻合。如果相吻合,这个句子就是真的。如果不相吻合,这个句子就是假的。刘易斯说: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决定句子真伪条件的那个东西。比如天下雨了,是客观的“天是否下雨”,决定了这个句子的真假,而不是鹦鹉或者人说出来,这是典型的客观主义的真理观。作者分析了传统客观主义真理观的一些理论,比如语言分析和逻辑实证主义,他们的推理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真理客观存在于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维特根斯坦说:世界是事实的总和。其次,语言表达真理,与真理相吻合。所以,语言的意义以真理为基础,不以人的理解和使用语言的方式为基础,真理是客观的,无实体的。总之,在客观主义者看来,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意义是客观的意义。客观意义不是任何人的意义,只有当意义独立于人类的语言或者行为,才可以说自然语言中的表达有客观意义。也就是说,意义也是无实体的,不需要任何解释,不需要人的理解都是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作者认为,真理和意义都是建立在人的理解基础之上的,真理不可能独立于理解而存在,意义也不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意义存在于我们和世界的互动中。比如当有人带有讽刺意味的说出:他是个真正的天才。按照客观主义的解释,这句话就是他很智慧、很聪明的意思,客观意义存在于语言之中。但如果是带有讽刺意味地说出来,意义可能就正好相反,说话者的意思可能是,他简直是一个傻瓜。一句话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两个人看来,有着完全相反的意义,那这句话的客观意义是什么呢?

作者莱考夫反对了这种“非此即彼”的真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提出了第三种真理观:经验主义的真理观。真理是基于理解的,那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依赖于人的客观真理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真理,只是说真理和我们的概念系统相关,而概念系统的构建大部分是基于隐喻的。

换句话说,隐喻是理解真理的主要手段,所以,真理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这主要和隐喻的机制和特点有很大关系。隐喻的主要机制是投射,而隐喻的特点是范畴化,简单来说就是隐喻都是片面地反映事物的一部分特征。

首先来看看投射,投射是隐喻的主要机制。比如对概念的理解,就是我们直接经验投射形成的,比如方位,物体,物质,因果等概念,然后我们再把这些范畴投射到其他物体上,构成了隐喻,比如前面我们说的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就是一种投射,我们把方位投射到一些事物上面,比如我们说:“山的前面有一条河”,我们把山和河投射成为一个有边界有外表的实体。同时,我也把“前后”这样的方位投射到本来没有方位的山和河这样的实体上。同时,我们也把自身投入到情景中,我们说:“山的前面有一条河”,显然我们的视角是在上山的前面,而河在我们和山之间,而当一个人在山的后面,那么“山的前面有一条河”就不是真的了。同样的投射,还有比如:人站到地面上,外面正在下雨,苍蝇在天花板上面等等,都是一种投射产生的隐喻,不管这种投射是方位的投射,本体的投射还是结构的投射。

其次,范畴化在对真理的理解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都是在一定的范畴上进行的,范畴包括知觉、目的、功能等不同维度范畴,范畴化是通过突出显著特征,淡化其他特征来实现的。比如:

我邀请了一位女性来家里;我邀请了一位女同学来家里;我邀请了一位小提琴家来家里。

以上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但每一句话都也是不真实,它们是从不同范畴去描述了同一个人。另外,范畴还包括以情景和目的为基础的互动属性,比如我说,今天要开会,去帮我拿几把椅子过来。如果你去拿了四个沙发椅子过来就不合适,从功能范畴来看可能是没问题的,但是从目的和情景范畴来看,正式开会显然不能坐在沙发上开。另外,比如我们说:法国是六边形,地球是个球体,光是一种波,光是一种粒子,这些都是范畴化的,因为在某个场景下可能是真实的,比如小孩涂鸦课上,法国就是六边形的。所以,脱离了范畴去理解任何一个句子都是不行的,或者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认为,人是环境的一部分,并非独立于环境,人和环境是互动关系,而非静止的关系,我们和环境的互动牵涉到相互的改变,理解就产生于这种互动中,源自和环境和他人不断互动,这有点类似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

真理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理解而存在的,就像语言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语言的意义存在于不同的语言游戏中。简单来说就是,真理依赖于理解,而理解源自我们和世界之间的互动。

好了,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就是这样,更多内容推荐大家阅读原著,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