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浮屠

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里的“浮屠”就是“塔”、“佛塔”的意思,那么,“塔”为何又叫“浮屠”呢?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佛,也就是佛祖,又叫做“佛陀”,源自梵语Buddha,“佛陀”只是其中一个汉译名,还有一个汉译名叫“浮屠”,对的,你没有看错,“浮屠”就是“佛陀”,这两个词,是同一个意思。

因为“浮屠”和“佛”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呢,后来汉人把佛塔,叫做“浮屠塔”。

而问题,就出在“浮屠塔”这个词了。

为什么呢?因为人天生懒惰!

“浮屠塔”、 “浮屠塔”、 “浮屠塔”,人们世世代代,叫着叫着,这个词就简化了,简化成“浮屠”二字。

所以再后来,“浮屠”也就成为“塔”的代名词了。

换句话说,把“塔”称作“浮屠”,是汉人的一个错误。

用链条演示是这样的:

佛陀=浮屠

佛塔=浮屠塔

浮屠塔 简称 浮屠

不过,错误就错误,将错就错,反正约定俗成,就可以了。

浮屠是佛塔的同义词,佛塔又称为“浮屠塔”,简称“浮屠”,属于谬误

腊八粥

腊八粥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

但是很少人知道,腊八粥和佛祖有关。

汉传佛教认为:佛祖在菩提迦耶(地名,位于现在印度东北)那棵大菩提树下成佛的那一天,是汉地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月初八,所以,古代汉地的佛教寺院,会在腊月初八,纪念佛祖成佛,煮粥供养佛祖,仪式之后,向信众施粥。

后来。这个习俗传到汉人的民间,于是民间在腊月初八,也煮粥,纪念佛祖成佛,并且祭神、祈福,并把这种粥,叫腊八粥。

在南方省份叫“八宝粥”的,其实就是腊八粥,只是叫法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腊八粥是为了纪念佛祖成佛,在南方叫八宝粥

衣裳

“衣裳”这个词,我们从小就说,然而,为什么叫“衣裳”呢?

什么叫“衣”?什么叫“裳”呢?

答案是这样的:

古代中国人,无论男女,从一开始是不流行裤子的,当时流行的衣着是:肚脐以下,裹一条裙子,上身呢,穿一件上衣。

其中,上半身的这件上衣,叫“衣”,下半身的这条裙子,叫做“裳”。

合称“衣裳”。

是的,“裳”是裙子的意思。

古人上为“衣”,下为“裳”,统称“衣裳”

古人上为“衣”,下为“裳”,统称“衣裳”

员外

我们经常在古装影视剧里、小说里看到“员外”这个角色。

请问,员外是什么鬼?

员外,其实就是古代官职“员外郎”的简称。

当时的“员”,就是“编制”的意思,“员外”就是“编制以外”的意思,“员外郎”就是“正式编制员工以外的辅助性非正式官员”,简称“员外郎”。

简单地说就是:衙门事少、人手足够的时候,不需要你“员外郎”,你只管在家打你的酱油好了,只有当衙门有特别的事情,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才会找你,因为你是“员外郎”,是编制外的。

但是呢,“员外郎”这个官职是可以买来的,为什么呢?因为衙门经常没钱,政府财政困难的时候,就靠这些可以买卖的非正式官职,去收点钱,否则衙门的工资都发不出去。

所以在古代,有许多有钱的财主、地主,往往都会花钱,到衙门去买一个“员外郎”的闲职来当,过把官瘾,面子上也好看,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的乡间,“员外”通常都是有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员外家千金招亲,抛个绣球就成了,如此儿戏,你信吗

湖广

历史爱好者经常会读到“湖广”这个词。

但是,这个词其实具有误导性。

“湖广”并不是“湖南+广东”的意思,“湖广”其实是“湖南+湖北”的意思。

同理,“湖广总督”并不是“湖南和广东总督”的意思,“湖广总督”是“湖南和湖北总督”的意思。

湖广会馆,广东人闯进来会被赶出去,因为湖广指湖南湖北

票号、钱庄、银号

古代中国的票号、钱庄、银号,主要都是做这些业务的:存款、贷款、汇款、货币兑换。

票号、钱庄、银号这三个玩意儿,在古代的时候,一开始侧重的业务不同,但是到了后来,业务都趋同了,也就是说,到了晚清民国时期,票号、钱庄、银号的业务范围,基本上都是那几样,基本上都做,没有多大区别了。

所以,我们刻意区分票号、钱庄、银号,没有多大意义,总之,它们都是古代中国的银行,这么简单粗暴理解就对了。

有意思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古代人是怎样汇款的?举例说,清朝的长沙人李雷把10000斤大米在上海卖掉了,李雷是不是从上海搬回来一车的铜钱和白银呢?不是,李雷在上海拿到一张汇票,凭那张汇票,回到长沙,在长沙的银号,把汇票的钱兑现。

古代人又为什么需要兑换货币呢?答案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有银两,有碎银,有纹银,有铜钱,有黄金,五花八门,而且要命的是,它们各自的成色还不一样,有的是99纯银,也有95纯银,铜钱也有各个朝代的,到了明清以后,还从国外传来了银币,也就是大洋,所以呢,这些各种货币之间,就需要兑换。

古代中国汇票三例

唐装

许多正式场合,与会者都会穿“唐装”,以表示庄重。

而事实上,现在人们所说的“唐装”,根本就不是唐装,而是满清马褂,对,就是当年女真武士入关时所穿的衣服,和大唐帝国官民的衣着,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既然是满清武士的马褂,为什么叫“唐装”呢?

答案是:“唐装”一词,是海外华人所创的。

因为在海外,华人自称唐人、唐人街,所以,清代以后的海外华人,把自己所穿的满清马褂,也叫做“唐装”。

后来,中国本土的人民,也跟着海外华人一起犯错误,也管它叫“唐装”,其实所谓“唐装”不过是满清马褂而已,甚是荒谬,岂不可笑。

所谓“唐装”其实是满洲武士的马褂,岂不荒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洲马褂

真正的“唐装”是这样的

蹴鞠

人家说足球源自于中国,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答案是:真的。

足球确实源自于古代的中国,这是“国际足联”承认的,不但是中国人这样认为,世界人民,并不否认这个事实。

是的,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玩法和今天差不多的。

蹴鞠,起源于战国时代的中国,唐宋开始大流行,并在明朝初年,达到顶峰,不过明太祖朱元璋看不惯,为什么呢?至少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明朝初年,高官贵族,沉迷蹴鞠,玩物丧志,荒废了政事,引起朱元璋不满。

原因之二:青楼的妓女为了招揽生意,在妓院门口玩蹴鞠,吸引男人。

所以呢,朱元璋很反感蹴鞠,于是下令,禁止蹴鞠,他说:“鞠圆者诛九族”(明代蹴鞠又叫蹴圆)。

法令这么严,蹴鞠不消失才怪。

后来到了清朝和民国,蹴鞠(足球)作为一门运动,就大体上在中国失传了,却在海外生根发芽,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朱元璋没有把蹴鞠给禁止了,是不是今天中国足球就会好很多?

孔子

有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

孔子明明叫做“孔丘”,为什么人们把他叫做“孔子”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用“子”来表示对有威望的成年男子的尊称,所以,当时的人们不能直接叫人家“孔丘”或者“阿丘”,而叫“孔子”,表示尊敬。

换句话说,“孔子”,就是“孔先生”的意思。

同理,“孟子”就是“孟先生”的意思,“管子”就是“管先生”的意思,“墨子”就是“墨先生”的意思。

汉节

许多历史爱好者在自己的印象中,都记得苏武手中的这杆东西。

是的,这杆东西,叫做“汉节”。

那么,这杆“汉节”,是个什么玩意呢?苏武在匈奴的地盘上,牧羊十九年,为何这杆东西始终不离手呢?

苏武手中这杆东西叫做“汉节”,是大汉皇帝的授权书和身份代表

简单粗暴地说:

汉节 = 皇帝的象征 + 皇帝的授权书 + 皇帝的军令

是的,当时的汉节,发挥了几个功能,它既是皇帝的象征,也是皇帝给臣子的授权书,同时在战场上,还代表了皇帝的军令。

古代臣子出使外国,需要带上一根这样的“节”,以向外国人,例如匈奴人,证明自己确实是汉地皇帝派来的使者。

这杆东西,仪式感满满,非常庄严,比你手握一张纸做的授权书,更有威严。

所以,皇帝的使臣,又叫“使节”,是的,“使节”的“节”,就是指的这杆“汉节”。

这杆“节”一般用竹子做成,杆上一坨一坨的玩意儿,是以牦牛尾制成的“节旄”。

在古代,伪造“节”是一项大罪,等同于直接冒犯皇帝,妥妥是要杀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