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认为听话的孩子有出息,有前途,自己也没有白养。

但是实际上越听话的孩子,在成年以后越容易陷入失控,这时候父母可能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

比如《都挺好》中的明哲,他从小就非常听父母的话。因对于父母的亏欠,所以在成年以后要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帮助家里。

但就是这样一个听话的孩子,把自己的婚姻过得一团糟糕,而且工作上也不是很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看,其实听话的孩子仅仅是遵循了父母的意愿,但是他并没有自己的意愿,甚至他的生活会陷入一个误区,不仅没有出息,还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迷茫和质疑。

听话的孩子,有很多隐患

每个父母都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非常的听话,而自己家的孩子要么不学习,要么很叛逆,总之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就是那样的问题。

但是父母所不知道的是听话的孩子,并不是期望中理想状态的孩子。很多时候,父母孩子过于听父母的话,反而会让他的生活陷入紊乱。

心理学上认为,如果孩子过于听父母的话,实际上是失去了自我。表面上看,他是一个乖孩子,但是实际上他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见,永远是为了讨好父母而去做某件事情。

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会认为我生了你,那么孩子就应该听我的;我养了你,我是为孩子好,所以孩子就不能反抗。

但是实际上父母对于孩子,有的时候更多时候是需要尊重的。如果仅仅是因为我生了孩子,养了孩子,那么认为孩子永远欠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照自己给的模板去生活,就会陷入一种被动的状态。

反观《都挺好》中的名哲,之所以会为了给父亲买房,而让妻子特别辛苦,还埋怨妻子不孝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明明在工作丢了,一家人需要养的压力下,还打肿脸装胖子,拿钱给父亲买房子。

这种听话,也让妻子也伤透了心,对于父母来说,明哲无疑是听话的,然而他的孝顺却并未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或者说,这种听话是因为父母从小教育他做一个好孩子,而对于他生活中造成的影响。

歉疚感,会让孩子陷入迎合

很多时候,孩子成年以后,之所以会产生自卑或者是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或者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了一种心理压力,大部分原因是父母施加给孩子的一个压力。

强势的父母认为我为你好,所以孩子你听我的,按我给你说的步骤去做就好了,那么常用的一个模板,就是父母拿捏准了孩子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我养了你这么多年,为你做了那么多事儿。所以你就必须按我说的做,如果违背了父母的意思,那就是没良心和不孝顺。

这时候孩子就会陷入内疚,心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欠父母的,自然就忽略了自我,违背自己的意愿,忽略现实情况,一切都听父母的。

当孩子这样想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我,在无意识中就会迎合父母,为了讨好父母。同时为了让父母开心,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儿,这其实就是歉疚感给孩子带来的一个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为了不惹父母生气而去迎合。然而即便是迎合,自己的内心并不是十分的情愿。这时候就会陷入了一个既想听父母的,又觉得内心很痛苦的矛盾中。

而孩子一旦为了父母不断迎合,到最后就会陷入亲子关系的疏远。

不听话,才能更有出息

对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不需要对父母有歉疚感,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孝顺不意味着听话,更不意味着没有底线地听话。

比如说父母错了或者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候如果孩子去还去阴奉阳违全部兼容并包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不是爱,而是一种顺从,或者说是在一种压力关系下的讨好。

迎合下的感情,是无法具备安全感的。此时会觉得只有迎合别人,才能获得安全感。还有人会这样认为自己都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于情于理都要被爱。

这时候,一旦父母再将儿女的顺从当作爱的时候,他们就认为子女听自己的是理理所的话,这时候亲子关系就变成了一种压榨的关系。

一旦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就会造成一种心理的失衡。同时迎合太久,就变成习惯性的愚孝。

这样看来,不是所有的听话都能够成为孝顺,都能有一个和谐的关系。对于父母跟孩子之间,更多的是需要理解,接纳和认同以及相互尊重。

也只有不太听话的孩子,才能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懂得原来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需要界限感的。

这时候孩子就能做到,对父母的话,选择性地去听。一旦父母超越自己底线时候,要果断要对父母说不。这时候才能够面对问题,而不是将问题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