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们对成化斗彩不曾有过深入了解,也大抵听过刘益谦曾花费2.8亿港元的天价拍下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爆炸新闻,网上还有一张刘用天价宝物喝茶的照片。我们这等普通人虽没有手拿鸡缸杯拍照的机会,但是本着“过眼即拥有”的心态,可以疯狂的看啊,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上一天也没人管咱。这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北京故宫的陶瓷馆,里面展出了不少成化斗彩瓷,绝对让您一饱眼福。

一场颜色革命

明成化虽然只有短短的23年,但在整个明代御窑发展史上却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仅次于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斗彩对陶瓷史的意义,就相当于是从黑白胶卷到彩色照片的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明宪宗,说的最多的便是他独宠年长其19岁的万贵妃,还有他怠于朝政,七年间只上过一次朝,致使以汪直为首的宦官集团趁机把持朝政。

但是成化皇帝爱好书法、擅长丹青,绘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仅次于其祖父明宣宗朱瞻基。使得成化朝的御用瓷器颇具文人气息。

《明史·食货志》载:“成化间,遣中宫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明宪宗实录》卷二六三“(成化二十一年三月)已丑”条载:“江西浮梁县景德镇有内官监造瓷器,其买料供给服役之费,岁用银数千余两,……计其所费已敌银器之价。”

成化时期景德镇御窑烧造的瓷器不但数量大、品种多,至少有29个品种,而且与此前明代各朝御窑瓷器相比,艺术风格有很大转变,以造型俊秀、胎釉精细、装饰文雅著称于世。成化朝御窑斗彩瓷器产量大,而且声誉很高,其胎体轻薄、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青白或乳白,釉质温润如凝脂。彩料纯正,画技高超,彩色润而不燥、柔和悦目。

斗彩灵云纹杯,明成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团形灵芝远看似一团祥云,故名“灵云杯”

腹部四面画团形灵芝纹,周围绘对称的花草纹

明成化斗彩折枝菊纹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壁绘4朵折枝菊花,以黄彩绘花蕊,花瓣设色不同,两朵为红彩,两朵为青花之蓝色

每朵花均配有7片绿叶

斗彩,是用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诸彩色填在釉上,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的彩瓷工艺。“斗”意为拼凑,因为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两种材料相互“拼逗”,使器物形成了宋词中描述的“落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掩新妆就”的艺术效果,极尽争奇斗艳之妙趣,所以又被称为“逗彩”。明成化斗彩的色彩丰富,釉上彩色则有红、黄、绿、紫四大类十几种,彩色配制灵活自如。

双钩填彩是斗彩瓷器上所使用的最基本的工艺技法,根据所绘物像不同,再辅以点彩、染彩、覆彩等技法。

成化斗彩打明朝开始就已经高攀不起了

你以为对成化斗彩的追捧只是今时今日吗?万历《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价值十万。”从成化朝到万历朝仅仅经过100余年,已经极为珍贵。

明晚期,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盛行,成化御窑瓷器已经成为收藏者竞相猎取的目标,致使其价格骤增。其中又以成窑斗彩鸡缸杯与成窑天字罐最为出名。据《万历野获编》中所记:“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余儿时尚不知珍重,顷来京师,则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你瞧瞧在万历年间,就已经高得令人咋舌了。

清程哲《窑器说》载:“其最者斗彩可口,谓之鸡缸(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又曰:“成窑鸡缸歌注:成窑酒杯种类甚多,有名高烧银烛照红妆者,一没人持烛照海棠也;锦灰堆者,折枝花果堆四面也;秋千杯者,仕女戏秋千也;龙舟杯者,斗龙舟也;高士杯者,一面画周茂叔爱莲,一面画陶渊明爱菊也;娃娃杯者,五婴儿相戏也;满架葡萄者,画葡萄也。其余香草、鱼藻、瓜茄、八吉祥、优钵罗花(青莲)、西番莲、梵书名式不一。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色莹洁而质坚。又鸡缸,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各种精致的成化斗彩器传说不过是成化皇帝用来宠幸万贵妃的玩赏品。

明成化斗彩高士杯

杯外壁绘两组斗彩纹饰,一为“王羲之爱鹅”,一为“俞伯牙携琴访友”,故有“高士杯”之称。画面中王羲之着红衣,临池俯视水中游鹅,身后一绿衣童子手捧书卷,四周环以垂柳、野花,彩云轻飘。另一面俞伯牙服绿衣,头扎双髻,稳步前行,一红衣书童抱琴相随,四周松柏苍翠,野菊丛簇。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对成化御窑十分推崇,御窑厂多有仿制。如康熙朝仿成化斗彩鸡缸杯、雍正朝仿成化斗彩海兽图“天”字罐、雍正朝仿成化斗彩团莲纹盖罐等。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说成化斗彩就离不开鸡缸杯

2018年参观大英博物馆的时候,在95号展厅,也就是大维德爵士的收藏展厅中偶遇了一只

为什么这个杯子称为“鸡缸杯”呢?没有档案也没有野史说明成化鸡缸杯为什么此时诞生,据学者们猜测,成化元年为鸡年。鸡与“吉”谐音,又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一鸣天下白”,取吉祥之意,绘平安之图,新帝王有可能授意于此。

“缸”缘于其直壁敞口的造型,“杯”说的是用途,猜测应该是喝黄酒的,因为跟它配套的天字罐跟黄酒的坛子别提多像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日内瓦鲍氏收藏

全世界有案可查基本完整的鸡缸杯,比大名鼎鼎的汝窑还少。珍藏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博物馆有: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实际拥有者为大维德基金会)、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剑桥费兹威廉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日内瓦鲍氏收藏。市场上流通的4只,都是从一个人手里出来的。

这个人就是仇英的第十四世孙——仇炎之。

仇炎之

1949年,民国时期南方最大的古董商仇焱之赴香港发展,用1000块港币,买下了一对别人都以为是假货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誉为收藏界“拣漏”的典范。1957年的时候,卖给了英国藏家Leopold Dreyfus夫人,一只在1971年委托伦敦苏富比拍卖了,去向不明,另一只归了日本坂本五郎所有,在1999年被瑞士裕利家族“玫茵堂”以2917万港元买走了,时间又过去了15年,2014年鸡缸杯涨到了2个多亿,买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上文提到的刘益谦,而接受电话委托帮刘益谦举牌的,正是仇焱之的孙子仇国仕。再往上倒的话,仇炎之是仇英的第十四世孙。

右为仇国仕

2.8亿港币成交的鸡缸杯

另一对在仇炎之过世后拍卖,1980年卖了一只,1981年又以418万港币卖了一只,为香港藏家区百龄所藏。

如同考试一二名之争,和鸡缸杯不相上下的是葡萄纹杯

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甚。”此种式样的高足杯为明代成化官窑首创,明代人称之为“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在其出现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明代宣德官窑高足杯最美,此杯问世后,更受世人喜爱。也是在这本书中成化鸡缸杯的社会地位头一次被明确地说了出来,当时仅次于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不管后来怎么评价,二者都在冠亚军之间,就如同班级考试一二名之争。

还记得上文那张大英博物馆藏鸡缸杯的照片吗,它的旁边便是葡萄纹高足杯,外壁以折枝葡萄纹装饰,口部与高足大面积露白,纹饰更加突出。大英博物馆和故宫分藏的葡萄纹高足杯,图饰十分相似。

它是如何漂洋过海到了英国呢?1901年慈禧太后为了筹措“庚子赔款”,不得不将清宫珍藏的一批名贵瓷器,包括这件明代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抵押给了盐业银行。1927年盐业银行又将这批瓷器悉数卖给了大维德爵士,在大维德爵士去世后入藏大英博物馆。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

明成化斗彩折枝葡萄纹杯我在故宫和首博分别见到一对,杯外壁图案不同。故宫这对葡萄纹杯的外壁绘一枝折枝葡萄纹,葡萄枝蔓缠绕,硕果累累。叶、果、茎间多有留白,颇有国画意境。赭色藤枝,黄色须蔓,叶片油绿,紫彩果实饱满成熟。

明成化斗彩折枝葡萄纹杯,北京故宫藏

首都博物馆藏的这对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出自于清朝初年著名的大臣索尼的孙女陵墓之内。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首都博物馆藏

外壁绘葡萄、癞瓜、桑椹、竹子等图案

绿彩为叶,黄彩为蔓,紫彩为果实

索尼的孙女有一位嫁给了康熙皇帝,成为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而索尼的另一位孙女却很不幸,七岁的时候便死于疾病。这对葡萄纹酒杯,就是这个小女孩的随葬物品。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这个小女孩已经被盗陵墓的时候,发现了这对斗彩葡萄纹杯。(关于这个小女孩,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为防盗墓贼,墙里藏珍宝,7岁墓主陪葬品奢华赛皇子)

故宫博物院还珍藏数件成化斗彩高足杯,制作皆秀美,图案新颖,除葡萄纹外,尚见有团莲纹、缠枝莲、花鸟纹者。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明成化

腹部均匀分布团莲纹四组,间以上下对称的变形花叶纹。此杯纹饰采用勾勒平涂施彩,色彩均匀,微微凸起,富有写实感。

斗彩折枝花果小鸟图高足杯,明成化

天字罐

明成化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因外底书“天”字,这件明成化斗彩海水异兽纹罐俗称为“天字罐”,由于历代帝王均以“天子”自居,天字罐也有“天子罐”之称。乾隆九年,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件缺釉成窑天字罐,并传旨:“着将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钦此。”即便瑕疵并不完美,依旧被帝王奉为珍宝。

罐的釉上彩种类一般为红、绿、黄三种,红色艳而不躁,起点缀作用,各种绿色透明鲜亮,黄色则变化丰富,杏黄微微闪红,浅黄柔和,姜黄深沉。罐口沿为青花弦纹两道,线内填以黄彩。肩上和足部分别绘覆仰莲瓣纹一周。罐身的主题纹饰有海水云龙纹、海兽纹、海马纹、缠枝莲纹、夔龙纹、缠枝瓜纹等,底部釉下有青花楷书“天”字款,故名天字罐。盖平顶无钮,中央以青花料绘团莲一朵,上敷红彩,盖边绘青花卷枝纹一周。说不定这件天字罐,就曾经是万贵妃使用的茶叶罐或药罐。

同类天字罐整器绘相同纹样图案者,在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展厅见过一件,罐盖已遗失

雍正仿成化斗彩海兽纹天字罐

清雍正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明成化斗彩的造型皆小巧,无大器。从传世和出土的成化斗彩瓷罐来看,其造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体罐,另一种是矮体罐,至高至矮也就在8-19厘米。故宫收藏有几件造型相同、尺寸相近、图案布局相同的成化斗彩天字罐。

斗彩开光折枝莲纹罐,明成化

肩部和近足处分别绘覆、仰月花纹。腹部均饰五个菱形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莲纹,开光之间隔以上下呼应的折枝莲和花叶纹。罐附平顶圆盖,盖面微隆起。盖面绘上小下大正方形成90°角叠放,小正方形的中心绘朵花,四角均绘如意头纹。盖周边绘矾红彩卷草纹。

擅用开光技法进行装饰是成化斗彩瓷器的一个特点,开光内除了画折枝莲纹外,还见有画菊蝶纹、宝相花纹者。

斗彩怪石花蝶纹罐,明成化

坡地上描绘怪石牡丹和怪石月季各两组,相间排列,辅以飞舞的蝴蝶。全部图案均在釉下以青料勾勒轮廓线,釉上填涂红、黄、绿、紫等彩,给人以清新亮丽之美感。

大英博物馆也藏有一件

作为鉴定成窑斗彩关键的“差紫”是瑕疵还是意外?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总结出一套宝贵的成化斗彩瓷鉴定经验,其中提到“差紫,色浓而无光”,“在清康、雍、乾时烧配的盖,其他色彩都仿制的近似,唯独差紫一色不及远甚”,此后,差紫被反复应用。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孙瀛洲先生捐赠

故宫收藏的斗彩三秋杯便是一件“差紫”,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青花发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红、黄、姹紫等。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仅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庭院或花园中的景色,而秋季一般历时三个月,故有“三秋杯”之称。

差紫为成化斗彩所独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

不止这件三秋杯,葡萄纹高足杯、花果小鸟图高足杯也是“差紫”斗彩。差紫的主色调是黑褐或紫褐色,看上去像铁疙瘩,和其他鲜艳柔美的成彩相比,唯独这种色彩有些异样,孙先生之所以将其命名为“差紫”,正是因为这种颜色很不美观,那它为什么还会出现在近乎完美的成化斗彩瓷上呢?

成化斗彩双鸟果树纹高足杯,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制瓷的废品率很高,在景德镇就曾出土数量巨大的成化斗彩瓷碎片,证明当时对御用瓷的筛选极其严格。如果“差紫”是色疵的话,那么这种带有明显瑕疵的斗彩瓷,一定逃不过督陶官的眼睛,绝不可能通过严格的检验而贡入宫廷的。而且经过二十多年的考古发掘,在景德镇明御器厂遗址出土的数吨成化瓷片中,至今并未发现过一片带有“差紫”的瓷片。

在《揭开成化斗彩“差紫”之谜》一文中,作者认为差紫是由于火灾造成的,他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成化斗彩双鸟果树纹高足杯,在1943年入藏的注册原始记录中入手,因记录中提到此杯曾被1923年紫禁城建福宫的火灾烧过,继而分析故宫木结构建筑在大火燃烧的过程中,存放瓷器的两层包装——大木箱、木匣或锦盒被点燃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导致火灾时成化斗彩周围的小环境在1000度以上缺氧的还原气氛,此时成化斗彩就像是再回炉在高温的还原气氛下复烧,和烧制釉里红时的烧造气氛近似,于是成化斗彩瓷上美丽的釉上彩被损伤变成“差紫”。

明成化斗彩折枝花果小鸟图高足杯底足照片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底足

此外,作者还在明成化斗彩折枝花果小鸟图高足杯和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底足露胎处,发现了黑色炭渣,认为这是遭受火灾后遗留的痕迹。

成化斗彩还有哪些新意之处

斗彩折枝花纹浅杯,明成化

收藏界有一句话是成化无大器,鸡缸杯也好,天字罐也好,体量都比较少,这件明成化斗彩折枝花纹浅杯高只有3.4厘米,属成化窑新创形制,造型和纹饰都很新颖。内底绘青花十字宝杵,交叉处书一梵文。十字宝杵围以8个变形莲瓣纹,莲瓣内均书一梵文。外壁斗彩绘折枝花4组。突出青花和绿彩,色彩淡雅清新。

明官窑瓷器以梵文为饰始于永乐年间,宣德时亦有生产,但以成化时最盛,当为宫廷祈佛所用。

斗彩蔓草纹瓶,明成化

不管是从传世还是出土的成化斗彩瓷器来看,瓶类器罕见。这件明成化斗彩蔓草纹瓶,将一般用作边饰的蔓草纹作为主题纹饰,亦属创新之举。淡描青花与单一的淡绿色彩搭配,显得格外清新雅致。釉色白中略泛灰。通体以釉下青花双钩蔓草纹,釉上再按青花轮廓线填以淡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