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平时和女儿一起等校车时,她喜欢和我讨论动画片里的内容,但早上出门时她突然对我说:“妈妈今天不能打小孩”。

刚听到这句话我还有些惊讶,因为我平时并不打孩子,还以为女儿误会什么了,后来才反应过来4月30号是“国际不打小孩日”,想必孩子是在幼儿园时老师讲了这个日子。

真的会有父母打自己“亲生的娃”吗?

曾有一项调查数据让很多人没想到,未成年人也会经常遭受家庭暴力,而“施暴者”大多是孩子的亲生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专家调查的697个案例中,孩子遭受的家庭暴力有84.79%是来自“父母”,而这里面“亲生父母”占74.75%,继父母或养父母只占10.04%。

孩子或许怎么也没想到,赋予自己生命的人,那个自己深爱着的父母,竟然是伤害自己的人。

更令人心痛的是孩子在承受父母的暴力时,往往不会做出任何反抗行为,而是反过来安慰父母的情绪,即使没错也要说“我错了”。

父母的形象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应该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让孩子“失望”了。

“打孩子”算得上是管教吗?

早些年大家经常能听到“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可随着时间推移打孩子这种方式的弊端很快就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打孩子的家长不承认这是暴力行为,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在“管教”孩子,否则孩子是不会听话的。可太多现实的例子摆在眼前,“打”或许能换来听话的孩子,带来的问题远比家长想象中要多。

孩子日常犯的错,大多数没有严重到要“挨打”才能解决的程度,“打孩子”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的管教,更像是父母的“发泄”。

孩子被打了就能“长记性”?

多数用“棍棒教育”方式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记住了“疼”才能记住自己的错误,事实恰恰相反。

当孩子处于极度恐惧之中,或者身体正在承受伤痛时,他几乎记不住也听不见父母究竟在说什么。等到孩子过后回忆起自己为什么挨打,或许连当时的事情都忘记了,何谈“知错就改”呢。

父母经常打孩子会带来哪些弊端?

小时候经常被打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多,“听话”只是应激反行为下的假象而已,许多弊端家长或许还没发现。

▼ 经常被打的孩子更爱撒谎

孩子自然是不希望自己被打的,但是在父母面前他无法反抗也无法逃离,因此只能想办法尽量不惹父母生气。可孩子讲道理家长不一定听,他只能通过撒谎躲避父母的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往往不希望孩子有撒谎的话习惯,却不知有时孩子不说真话也有不得已的原因。

▼ 孩子学会用“拳头”解决问题

国际反家暴专家曾做过一次统计,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未来90%左右有家暴的倾向

孩子或许遗传了父母的暴力性格,但不会百分百有暴力行为,父母的暴力则能把孩子内心的暴力激发出来“教会”孩子暴力。导致他在与同学和另一半相处时不会沟通,总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 亲子关系被“打断”

父母打孩子不仅伤害着孩子的身体,更伤了孩子爱着父母的心。经常被打的孩子一开始是心情低落,但他依然爱着父母。

随着长大了越来越懂事,好面子的孩子也会越打越“叛逆”甚至将怨恨堆积在心里,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破裂,越来越不服管教。

轻松有效的管教应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之上,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找到孩子行为的真正原因。沟通出来的孩子“心服”,打出来的孩子只是“口服”。

#国际不打小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