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身体会不会产生抗体来预防再次患癌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从抗体产生的原理说起。

抗体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产生抗体的细胞又称作浆细胞,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当机体遇到外来之敌如病毒和细菌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识别他们所携带的抗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是异己的,在这种外来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就可以帮助机体清除外来的病菌,这个过程称作体液免疫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是不会对机体自身的成分产生抗体的,这是因为在免疫系统成熟的过程中,免疫细胞会被自身抗原驯服。在某些疾病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产生攻击自身的抗体,此时就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与病菌不同,肿瘤是由我们自身的细胞演化而来,因此其大多数的成分都不会被当作抗原而被识别。肿瘤也会产生一些特有的抗原,但是这种抗原的免疫原性并不强,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疫应答。

另外,肿瘤细胞在进化过程中会出现免疫逃逸,也就是会演化出躲避免疫系统攻击的本领。因此,即便机体产生了抗体,也无法通过体液免疫来实现消除肿瘤的目标。而且一种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只对这种抗原有作用,一种癌症导致的抗体也无法预防其他的癌症。

既然肿瘤并不会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癌症疫苗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肿瘤疫苗是宫颈癌疫苗,又叫HPV疫苗。它之所以能够预防宫颈癌,并不是因为它产生直接杀伤肿瘤的抗体。

HPV疫苗的本质是诱导机体产生抵御HPV病毒的抗体,帮助人体不被HPV感染。HPV是已知的可以导致宫颈癌的病毒,尤其是16和18型被认为是高危中的高危。

因此,宫颈癌疫苗并不只是预防宫颈癌的,其他由HPV感染导致的疾病如尖锐湿疣等,也可以通过接种HPV疫苗来预防。

此外,癌症与微生物感染有密切联系。如EB病毒感染可导致鼻咽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会诱发胃癌等。但更多的肿瘤并非感染所致,对这些肿瘤来说,研发疫苗的难度很大,所以临床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肿瘤疫苗”。

抗体对肿瘤的治疗有帮助吗?

答案是肯定的。应该说,抗体治疗肿瘤是非常普遍的手段,占据着肿瘤治疗的半壁江山。

肿瘤细胞表面有各种蛋白分子,称作受体。这些受体犹如一个个锁孔,遇到合适的钥匙时就会启动,帮助肿瘤生长和转移。

针对这些受体可以开发出它们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可以抑制受体的功能,阻隔它们和配体的结合。例如,过去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很差,针对HER2,科研人员开发出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大大改善了这群患者的治疗效果。

这种单抗相比传统的化疗药物,具有针对性强,全身毒副作用较小,特定人群疗效较好的优势。因此单抗的出现被视作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领域的另一个里程碑就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肿瘤细胞之所以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就是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免疫检查点来抑制免疫细胞,其中的明星分子是PD1,PD-L1和CTLA4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断这些分子的功能,使得肿瘤细胞无法逃避免疫监控,进而被效应T细胞等杀伤。由于其极大地推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发现者更是被授予了诺贝尔奖。

另一个重要的免疫治疗手段就是CAR-T细胞疗法。其原理是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取出,经过改造后带有了可以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分子,相当于装备了“定位系统”。改造的T细胞再回输患者体内,可以在“定位系统”的帮助下精准杀伤肿瘤细胞。

CAR-T细胞疗法是极具前景的新一代免疫治疗技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CAR-T细胞疗法对实体肿瘤的效果欠佳,如何突破临床瓶颈是目前医学界的前沿课题。

免疫与肿瘤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一方面,免疫系统可以防止肿瘤的发生;另一方面,免疫压力也会促使肿瘤细胞的恶性增强。而肿瘤免疫理论的突破也将催生新一代的免疫疗法。

参考文献:

1. Jennifer Cable, et al. Frontier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a symposium report. Ann N Y Acad Sci. 2021;1489(1):30-47. doi: 10.1111/nyas.14526.

作者 | 梅斯医学

来源 | 肿瘤新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