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洋松果(第115篇)
阅 / 总计2500字(阅读5分钟)

这几天业余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分散,一不留神被负面和低质内容包裹:每天就是不停地刷各种App,有短视频的内容,有短篇文字的内容,也有一些小说,刷手机的时间很长,但越看越无聊,越看越容易被内容影响,原本的学习和行动计划都搁置了。

鉴于这种现象已经多次出现,在关闭手机和卸载App之间,选择了卸载了绝大部分内容App。

选择卸载,有一部分原因是App里面的内容过于碎片化,更多原因是当从主动寻找信息到被动接收信息,信息质量下降的同时又没有靠谱的筛选机制。

内容的低质化和负面化(主要是评论区)是今年来各种App越来越明显的现象,自媒体的热度下降,很多优质的作者也不再更新,加上内容的同质化和趋利性越来越严重,能看到的新的高质量的内容越来越少了。

此消彼长,劣质的内容和信息越来越多,有无脑的键盘侠,有功利的利益主导者,有滥竽充数的资讯。在一片垃圾中拾荒,即便遇到高质量的内容,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输入。

无意中被App抢走了很多时间,而且无意识中被抢走的时间大都用来低效的消遣和娱乐。不但对当下的幸福帮助不大,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家庭和事业中。

我也想过不能一杆子打死,建立自己的内容筛选机制,但也终究难以成为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索性就试试直接关了这扇窗。

也想趁机验证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分散=低效。劣质内容的分散=无效的消耗。

那什么是高效的投入呢?相比近两年很多人试水的短线理财投资,学会节省并提升我们时间和精力的利用效率,更是一笔很有价值的长期投资。

只不过很多人无法把这种投入转化为不断增长的精神和物质回报,所以并没有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1、分散的碎片化内容要不要继续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说了卸载了大部分App,之所以没有全部卸载,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并非所有的碎片内容和资讯都是低质量的,而且也并非要舍掉所有的低质量内容。

我自己有2种例外。

一是纯消遣的内容,一是要注意花费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不要被负面的内容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本来是打算放松消遣的,结果因为评论区和各路内容提供者的“论战”影响力情绪,白白消耗了精力。

不要觉得自己金刚不坏,可以自动过滤垃圾信息,当你被低质内容环绕的时候,最好的选择永远都是离开过度消耗我们的东西。不只是对内容,对人也是。

二是学习有一个发散了解的过程,在全情投入研究之前,会不断的搜寻有价值的碎片内容,这时也要注意投入的时间。

而且即便内容很优质,让你看完直拍大腿,也尽量不要把时间投入到分散的主题上。这也是我今年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真正实践清楚了一个道理,周周转转找到了对自己有价值的主题。

2、心理的调整和认知的转变

7月份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今年上半年多个领域的目标、完成情况,和一个个已经写好的下半年待办任务,发现有几个月不但没有完成任务,更别提很拼到超额完成任务了。

对我来说,不拼就无法持续积累出较大的成长和质变,更别提获得更有竞争力的岗位,产出更有价值的作品了。

想明白了之后,心反而安静了下来,之前让自己纠结的自我实现以及家庭幸福领域的繁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而不是更复杂了。

简单的原因,是可以从自己出发,而不是从某件事或某个目标出发。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想明白了什么是最重要的。反而不会要求全都要,如果工作是自己喜欢的,那薪资少一些也没关系。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那变化慢一些也没关系。

从自己出发,和目标以及任务建立连接,动力自然就流动了起来。

虽然大部分时候仍然觉得钱是很重要的,但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为了赚更多钱放下对自己的照顾,也许是不对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才能投入更多的爱到家庭,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和事上去,才能获得更长期的满足感和意义感。

3、行动准则的积累

在行动准则上,也有了一些积累和灵活调整的空间。准则不是目标,而是给行动提供一些参考。

在优势上持续投入:在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很有价值的说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上。在优势上投入的越多,越积极,回报也越多。

优先关注积极的内容:处理负面的内容不一定要抵抗或战胜他们,纠葛越多越容易陷入其中。首先去关注积极的内容,积极的情绪,肯定是积极的反馈更多一些。凡事试着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让自己消极的事情,也会更积极的去面对和处理。积极和消极,很多时候都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

坚持爱自己:对于男人来说,不必羞于谈爱自己,尤其是当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上有老旁有妻下有小的时候。爱自己,让自己更加开心,内心充满爱和希望,才能更好地爱自己身边的人和自己做的事。

凡事再简单一些:简单才能专注,和分散相对,简单才更有成效。

专项主题研究:针对感兴趣的领域(不论是专业领域还是兴趣领域),进行主题阅读和行动。研究初期以书为主,配合优质的视频和文章。中期学以致用,学习要配合大量的实践,而且需要不断的输出,才能把主题吃透,才能有所建树。

4、我常用的内容App组合

①主题阅读:Kindle(电子书)、纸质书

目前还在广泛涉猎的阶段,今年也开始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目前关注的主题有营销、个人成长、自然文学、心理学等,最近对大历史很感兴趣。

目前阅读对我来说,还是处于需要不断加大阅读量,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选书的时候,只选某个领域最经典的书籍,精读和践行之后,才是其他新晋作者的书。

②资讯及优质碎片化内容:Reeder(RSS订阅)、公众号、各种搜索引擎

主要的阅读是每天早上上班和下班的路,把Reeder和公众号上当天的文章浏览一遍,优质的内容收藏下来挑时间深度阅读。

有疑问的时候,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掌握一些搜索的技巧,绝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③视频平台:某站(关注几个博主的摄影类内容)、某酷(关注窦文涛的《圆桌派》和《锵锵行天下》、某讯视频(刷电影),其他的就是经典电影和纪录片,会在一些平台下载下来看。

短视频基本上不会看,中视频是关注了某站。长视频的优质内容很多,一部分是旧的经典,还有新的有意思的节目,都值得花时间找来看一下。近期正在看的是《锵锵行天下》、《我在故宫修文物》。

③体育:直播吧(聚合直播平台)以及虎扑,新浪体育。单纯了解一些体育赛事,大型赛事期间关注多一些,近来看得越来越少了。

④其他工具类App:择优而取

以前也推荐过一些常用的App,这个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时间管理我用Omnifocus、笔记我用印象笔记、记账我用随手记、思维导图我用MindNode、大纲我用Workflowy。有些会每天多次使用,有些是偶尔用一下。大都是配合已经养成的习惯来使用。

每次的文章都是写着写着就很长了,希望不会像裹脚布一样。

作者:洋松果,90后,《成事法则》作者。关注互联网圈有趣的职场人和职场事,专注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成事法则、有价值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