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还是老西关。 就在前几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公布多宝路、耀华大街两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的通告。

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同处西关腹地,中间只隔了一个恒宝广场。如此相近的距离,一同出现在通告中也并不意外。 不难发现,强调“历史文化保护”,已经成为近来广州旧改进程中频繁出现的字眼。对于历史底蕴深厚的老城区而言更是如此。 以老城荔湾为例,截至今年7月,广东省公布的三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中,广州共有26片历史文化街区,有14片都位于荔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西关的宝源片区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规划蓝图中,“拆”字已不再是主旨,老城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西关人文风情都将在保护和延续的前提下进行活化更新。

01 “保护”已成城市更新关键词

基于当前趋势,继旧村改造后,旧街区改造或已成为城市更新新风口。从长远意义来看,旧街区改造更有重振老城街区活力、延续城市文脉的意义。 去年8月,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三年内将推进285个旧街区改造项目,包括6个历史街区微改造项目,27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此外,还有1个旧城区全面改造项目、5个旧城混合改造(留、改、拆)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多宝路与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就包含在这6个历史街区微改造项目之中。

恩宁路片区

据统计,未来广州共有26个旧城改造项目登场,若逐一落实,无疑会在整体上推动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活力。

再加上,今年4月,《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审批通过。 文件显示,未来5年广州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建成的484个老旧小区,相当于同时期旧村改造项目数量的2.6倍。 这些项目,大多以老旧小区微改造为主,旧城混合改造、历史街区微改造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更何况,从上层意志来看,做好历史保护、重视文脉传承已是当前改造进程中绕不开的核心命题。 单从今年以来,从广州住建局发布《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到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再到近日流传的广州开展全市城市更新项目核查的工作方案,无一不是将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了重要位置。 如提出坚持应留尽留,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等内容。

随着城市更新的实践不断深入,在改造中传承文化,为城市留住记忆,必然成为广州今后开展改造工作的重要方向。

02 历史文化街区再迎新规划

那么,基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与当前政策背景,两片街区最新公布的保护利用规划又有哪些亮点? 先来看看多宝路与耀华大街的基本情况。 多宝路街区旧名为多宝大街,东连宝华片区,北邻宝源片区,三者一同被称为西关“三宝”。其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行富商为解决当时居住用地不足而开辟建设的商住型街区,是西关居住片区西扩发展的重要通道。由于邻近上下九步行街,周边聚集了不少传统门店。

与多宝路街区不同的是,耀华大街街区则是十三行富商为解决当时居住用地不足而开辟建设的住宅区,不仅是抗日名将蔡廷锴、南海横江名门黄咏雩等知名人士居住生活的典型范例,还是西关低层竹筒屋与鱼骨状街巷格局的代表地和西关地区红色革命的重要见证地。

两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地位从保护对象的数量中就可以看出。多宝路街区范围内拥有98处物质文化遗产要素、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其中包括不可移动文物6处,历史建筑10处、传统风貌建筑5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39处等。耀华大街也不甘示弱,街区范围内则有80处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及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在“规划目标”方面,两个街区可谓保持了高度一致,4点目标中的前3点都是强调对于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而第4点则是强调整体品质提升以及“建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功能区”。

既是以“保护利用”为中心,通告指出,在多宝路7.14公顷及耀华大街3.1公顷的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在此基础上,规划文件透露了两点建设思路。 第一点是紧贴时代发展的潮流,主打“文商旅”产业融合。 比如在多宝路街区的产业引导指引中提到,要形成四类功能区,鼓励兼容民宿、酒店以及创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如文化创意、科技孵化、创客基地、新媒体社区等;而在耀华大街的“功能混合指引”中也提到,街两侧地块可采用“文商旅”相结合方式,设置文化体验、创客工作室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是延续老城街巷步行为主的现状,打造“慢行”系统。 在两街区的规划文件中,“慢行”一词都出现了10次以上,要求街区对接文商旅平台的西关骑楼环及水上游线、“西关漫道”系统,结合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 ,建成由“街巷慢行空间”、“滨水慢行空间”、“人行道慢行空间”组成的慢行系统。 具体来看,将在街区内打造逢源南、宝华正中等6条慢行街巷,通过与沿恩宁涌公共空间接驳等方法,打造休闲旅游型慢行空间。在交通方面,也鼓励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进入街区等。 慢行系统的建立,能够在提升居住品质的同时,与旁边的上下九步行街、永庆坊等景区无缝对接,更好地展现老西关的建筑和人文风情。

而无论是哪一点,都绕不开防止大拆大建、破坏城市风貌的出发点。 实际上,早在2019年宝源路片区更新方案进行招标时,就涉及了多宝路、耀华大街两片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但相较于启动段进度较为缓慢。

如今最新版的保护规划出炉,涵盖了街区活化的多个方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两片街区将在新基调下迸发出更闪耀的历史光彩。 也不由让人期待,在未来的城市更新建设中,还将看到多少饱含温度与底蕴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