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坚持的品质是宝贵的,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不能坚持的原因,缺少动力,就不能达到目标。如果孩子制定了一个个计划,但又总做着反面的事,那么,不采取行动的目标就会变成空洞,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父母的行为和孩子本身都会削弱孩子的“行动力”,很多父母还没弄明白

1、过分地要求

有些父母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要求孩子,到头来会使孩子害怕去做这种事情。简而言之就是过分地要求,孩子觉得有压力,最终只能停留在表面。许多小孩只能考80分,已经是极限了,但家长们却不停地让孩子考满分,最终只会削弱孩子的行动力。

2、处处帮助儿童

有一种家长太过溺爱孩子,这种父母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上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一旦孩子遇到困难,就从不让他们自己动手,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不希望孩子受伤,这种做法虽然很好,但最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3、消极的暗示

你就是个无所事事的傻瓜、这样简单学不会,许多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会说这样的话,我们称之为消极暗示,就是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讯息,并最终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孩子最终变成笨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帮助孩子,将作用转化为积极面,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4、小孩想得太多了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意识总是超越了行为本身。普通人预想了一定的情景,然后在脑中构思,最后将其付诸实施。而且,儿童的思想意识虽然已经建立,但是对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够,在头脑中也容易形成过分乐观的思想,以至于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相互交织,看上去完美,不想就抑制了行动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离开不舒服的圈子

人们在舒适中生活得很轻松,打破目前的舒适状态。很多成年人都没有这种行为能力,对儿童来说,实施起来更加困难。小孩要早上起来,却感到被窝里温暖,躺在里面比较舒服;想要背单词,会觉得太无聊,还不如拿手机、看短视频。脱离不了舒适的圈子,只能让思想停留在原地,无法实现。

6、怕孩子会失败

事实上,有些小孩已经尝试过,但是前进的步伐并不顺利,失败的阴影将笼罩着孩子的心灵,阻碍他的行为。有些小孩害怕一个人开始时,害怕、失败的心态占了上风,从而使光有主意,没有付诸实践。

02

父母在了解到孩子拖延行为的原因之后,要如何教育孩子,才愿意采取行动?

1、让孩子想了以后马上行动

要想让汽车跑得快,必须经常给车轮加油。许多小孩都很关心如何规划,但在行动时却常常因缺乏动力而让计划搁置,最后,连这个计划也落在身后。所以,父母所要做的是让孩子在短期内制定出一个大致的规划大纲,然后根据计划的雏形来实施。例如幼儿想怎样做作业,可以先从简单地开始,再将难题放到后面慢慢做,以免好得来的动力也会被鼓动。

2、帮孩子制定时间表

假如孩子自己经常拖延,那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们没有计划,所以做事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就算有了主意,也要等到将来去做。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做好相应的计划表,然后让孩子按照这样的计划来执行。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与培养,孩子自然会慢慢懂得如何策划与实施计划,同时,孩子也会懂得效率对于一个人是多么宝贵

3、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许多小孩由于年幼的关系,总会忽视时间的重要性,但每一分钟我们都要好好把握,而对时间的了解也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懂得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完成更多的事情。所以,父母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告诉他时间对于某人的重要性,以促使他避免拖延。

4、儿童时间观念的培养

家长在提高孩子执行能力时,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比方说,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在1个半小时内完成全部作业。把闹钟放在孩子的桌子上,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还为儿童建立了奖惩机制,即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可以吃冰激凌;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应减少半小时观看。在一个小孩有了时间的紧迫感后,他的表现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增强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儿童执行力薄弱,大多是出于自愿性的抗拒因素,这也是儿童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现。自主性能力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目标,依靠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

有时遇到孩子不愿或对什么事不感兴趣,孩子就没有足够的动机来完成他们的工作,执行能力不够。唯有使儿童理解其职责和任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有足够的执行力来实现其目标。

6、家长做子女榜样

有些家长在提高孩子的执行能力时,忽视了自己作为示范的作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自己却没有做到勤勉,以身作则,怎能有足够的执行能力?因此,家长们要做好孩子示范,在自己的工作任务中,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把自己的高执行力展示出来,让孩子能学会家长的优点,提升他们的执行力。

结语: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年轻父母忙着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于是就将孩子交给长辈“寄存”,以便能让自己安心,但这样真的放心吗?如今年长者在生活上,和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大区别,无论是照顾小孩的方式还是照顾孩子的生活,都可以说有本质上的区别。有些老人可能因为常年做家务活的习惯,本身就特别干净,在照顾小孩方面也变得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