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新闻报道:香港教育局规定,明年起,香港中小学必须在每个上课日升挂国旗,必须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期间必须奏唱国歌。

我第一反应就是——合着在过去的24年里,香港那边的学校从来都不升挂国旗、唱国歌的?这真是天下奇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讨论这个事情之前,我先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年,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的郭继承副教授,跟随政府的慰问组去探视慰问一位享受低保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独自一个人生活,没什么经济收入,看着很可怜。

当慰问组人员问起她的子女时,这位老太太却突然表现得相当自豪,原来她有两个儿子,而且都非常争气,读书成绩一直很优秀。在国内读完书之后,又到美国去留学,毕业之后就留在了美国工作生活,再后来改国籍成为美国公民,现在在那边过着上等人的生活。

就这样,留下老太太一个人在国内,变得无依无靠,只能靠领国家低保过日子。郭继承和慰问组的人都觉得很诧异:老太太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并供他们读书成材,最后两孩子却把她丢在国内吃低保,关键是老太太不但没有因此感到难过,反而还觉得自豪,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郭教授忍不住冒昧地问了一句:“老太太,你这一生,除了培养了两个美国公民,你的人生意义在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味只注重培养高文化高技能的人才,却没有传授他们家国情怀,最终就是培养了一群白眼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留学生学了本领就不再愿意回来为自己的祖国、人民、家乡、父老乡亲服务了,根源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也是学校的教育问题。

再看回到开头的新闻,以及前几年香港“废青”三番五次的“反中”暴动,一切都不言而喻了。自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以来,一直贯彻伟人的“五十年不变”方针,除了外交和军队之外,其余都由“港人自治”。

中央对香港的宽宏,却成了某些叛徒及境外敌对势力肆意妄为的空间,他们竟然大肆宣扬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价值”,同时抹黑和扭曲我国的政策和方针。最可恨的是他们在教育方面放毒,篡改历史,乱编乱造香港中小学生的教材,丑化大陆,美化西方,让香港的年轻人从小就没有中华民族儿女的概念,对我们的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曲解历史,没有家国情怀,没有民族的荣耀感和使命感。

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了解,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担当和责任,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国情怀是立身修道之本。家国情怀教育缺失,会导致年轻人走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变得崇洋媚外。他们在接受西方虚伪的“民主自由”蛊惑后,就幼稚地自以为瞬间开了“眼界”,看透了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于是开始质疑体制,并逐渐走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对立面。

这样的人也被称为“公知”,他们崇洋媚外,对国内的体制政策、历史和人物,自以为是地发表不成熟的批判言论。事实上,西方国家数百年来都是以侵略、战争、霸权,横行天下,秉承的是虚伪的“民主”。反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秉承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优良品德。

另一个方向就是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这样定义:“他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不管是“崇洋媚外”,还是“精致利己”,都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有家国情怀的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对于香港教育局关于“升国旗、唱国歌”的决定,我只想说,这个决定非常好!其实早就该这样做了,它足足迟到了24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转发,让世界看到你的态度。

-end-

1、欢迎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谢谢!

2、文章首发于“我在广东写故事”: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人文和历史类公众号,和你一起看世界、谈历史、侃人生,分享优秀的人及优秀的故事。关注我,带你一起增见闻,长知识,开眼界。

3、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业余写手,喜欢阅读、思考、写作、游天下。明天会分享什么故事呢?我自己也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