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战中的自行反坦克炮,估计很多人都已经不是很陌生了,德军是使用自行反坦克炮的大户了。面对苏联汹涌而来的钢铁洪流,尤其是在苏德战争初期还遭遇了“T-34危机”的情况下,德军的对应措施实在是不多,在配备75毫米长倍径坦克炮的四号中型坦克没有批量生产,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还没有量产之前,生产自行反坦克炮作为应急手段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登上了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先登上战争舞台的是黄鼠狼Ⅰ自行火炮,它的诞生其实也颇为有意思,它的开发不完全是为了应对“T-34危机”,尽管德军装甲部队确实被T-34中型坦克折腾得够呛,可它的开发却早于“T-34危机”的出现。德国陆军开发它的根本目的是觉得需要车辆牵引的反坦克炮太过麻烦,故而想要得到一种威力更大且机动性极佳的反坦克武器。那沿着这个思路来思考的话,自然就是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策略——给反坦克炮装个底盘,让这玩意能够自己满地跑多好?

在这个思路基础上德国陆军开始了相关的研发,起初他们是希望获得一种廉价底盘来装载反坦克炮,思来想去就想到了法国战役里缴获的洛林式履带输送车。这种履带式车辆原本是法军为前线输送物资的物资输送车,考虑到它的承重能力相当不错,而且内部空间足够容纳一门反坦克炮,德国军方就选定了用洛林式履带输送车来进行改装,希望其能成为一款性能优秀的自行反坦克炮。

如果没有T-34危机的爆发,或许这种自行反坦克炮装载的可能就是德国的50毫米反坦克炮。之所以正式生产的自行反坦克炮会采用75毫米反坦克炮,那主要原因就是德国人在苏德战争初期遇到了T-34中型坦克。这种坦克对比德国当时所拥有的任何一款坦克都来得恐怖,为了与之抗衡就需要远超50毫米反坦克炮的新式反坦克炮,于是刚刚投产的75毫米反坦克炮就成了首选配置。

德国工程师将洛林式装甲输送车的后部货船改为了炮座,上面加装了一门75毫米反坦克炮,并在反坦克炮的四周糊上了一层薄薄的装甲板作为防护,得了,一款名为“黄鼠狼Ⅰ自行反坦克炮”的应急产物就出现了。除此之外,德军还利用缴获的法国哈奇开斯H39轻型坦克改装出一批黄鼠狼Ⅰ自行反坦克炮,毕竟这种轻型坦克在苏德战争时期也已经落后,因此德军也算是将其废物再利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坦白说,黄鼠狼Ⅰ自行反坦克炮的火力自然是极佳的,能够轻松在1000米距离上击毁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可是相比于其强大的反坦克火力,黄鼠狼Ⅰ自行反坦克炮的防护能力可就奇差无比了,由H39轻型坦克改造而来的自行反坦克炮的装甲厚度仅有9毫米至12毫米,洛林式装甲输送车的装甲厚度更是只有6毫米。很明显,这些黄鼠狼Ⅰ自行反坦克炮在战场上仅能用作为防御之用,因此这些黄鼠狼Ⅰ自行反坦克炮并没有前往东线战场,而是用于西线的防御行动之中。

相较之下,同时期开发的黄鼠狼Ⅱ自行反坦克炮倒是在战场上表现神勇,但却有两款截然不同的黄鼠狼Ⅱ自行反坦克炮存在。在频繁遭遇苏联的T-34中型坦克之后,德国陆军不得不考虑如何更好地应对这种新式坦克的威胁。最终在1941年末研发出了第一款黄鼠狼Ⅱ自行反坦克炮。这种研制代号为黄鼠狼Ⅱ Sd.kfz.131的自行反坦克炮使用数量稀少的二号D型坦克作为底盘,但使用的却是缴获来的苏联F-22式76.2毫米加农炮。

这种加农炮属于多用途火炮,可以曲射也可以平射,反坦克能力颇为强悍。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缴获了大批F-22型76.2毫米加农炮和配套的炮弹,如今正好将其用于对抗苏联自己的T-34中型坦克。当然,因为二号D型坦克数量稀少,再加上这种改装出来的自行反坦克炮完全是在消耗缴获的苏军库存,所以它的改装数量就十分有限,仅仅改装出180辆,主要被用于东线战场的防御作战。

而相对主流的黄鼠狼Ⅱ自行反坦克炮,则是配备了德国75毫米反坦克炮的黄鼠狼ⅡSd.kfz.132,使用的底盘则是二号F型坦克。这种改装型号属于最为常见的黄鼠狼Ⅱ自行反坦克炮,因为二号D型的底盘和二号F型有所区别,再加上敞篷战斗室在设计上有所区别,因此两个型号的区分并不困难。相较于前者它的生产数量足有580辆,在东线和西线均有使用。当然,虽然生产数量较多,但其作为自行反坦克炮而言还是防护能力过于薄弱,因此在战场上同样是多用于防御作战。

或许是二号轻型坦克的底盘性能过差,因此在1942年末德军又改为使用38T轻型坦克作为底盘设计了黄鼠狼Ⅲ自行反坦克炮。有趣的是,就和黄鼠狼Ⅱ自行反坦克炮一样,黄鼠狼Ⅲ自行反坦克炮也有有两种不同的型号,使用的火炮也同样是苏联的F-22型加农炮和德国75毫米反坦克炮。最先生产的还是使用F-22型加农炮的黄鼠狼Ⅲ Sd.Kfz.139,整体设计仍旧是敞篷战斗室加一门F-22型加农炮,可以使用德国75毫米穿甲弹,估计是为了缓解炮弹日益减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仍旧沿用了F-22型加农炮的黄鼠狼III Sd.Kfz.139,实际上是德国工业在战争中已经陷入了疲态,不得不改为加大自行反坦克炮的产量,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4月共生产了363辆黄鼠狼III Sd.Kfz.139。但是,这种采用F-22型加农炮的黄鼠狼III Sd.Kfz.139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再加上黄鼠狼III Sd.Kfz.139的引擎位置在车体后部,在战斗时颇为暴露自身,因此就诞生了对车体结构做了调整,并改为使用德国75毫米反坦克炮的黄鼠狼Ⅲ Sd.Kfz.138M。

黄鼠狼Ⅲ Sd.Kfz.138M使用38T坦克M型作为底盘,与黄鼠狼Ⅲ Sd.Kfz.139相比,其引擎位置被调整到了车体中部,这样敞篷战斗室就可以转移车体后部,并将战斗室进一步降低。这种设计对于保护车组成员,降低自行反坦克炮在战场被敌人发现的概率有奇效,战斗效率也被大幅度提高。从1943年初到1944年初,黄鼠狼Ⅲ Sd.Kfz.138M共生产了975辆,是所有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中产量最大的一款。

当然了,这些脆弱的自行反坦克炮在战场上因为防御薄弱,因此只能作为防御用途,指望其进攻是不可能的。而这些被大量配属到各部队之中的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实际上也是象征着德国军队由进攻转向了防御,是德国军队实力日渐衰弱的铁证。而在随后的战争之中,这些形形色色的“黄鼠狼”大多都在战场上被击毁,少数没有被击毁的则见证了德国的失败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