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奥斯特洛夫斯基用保尔柯察金的口吻回答:“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人的一生很长,长到度日如年;人的一生也很短,短到白驹过隙。

现代诗人臧克家,曾写道: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你有多久一直沉浸在抖音、王者的肥宅快乐水中?

你有多久没有翻开书看一看了?

你有多久没有继续学习了?

有的人,在毕业工作后,就已经“死了”,思维层次、学术水平、谈吐、眼界都停留在毕业那一刻,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心,失去了保持输入的能力……

保持终身学习的人到底有多牛逼?

01

约翰·古迪纳夫30岁才博士毕业,54岁面临工作编制减员,面临失业,他可能没有想到未来有一天他会获得诺贝尔奖。

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让他觉得:54岁重新进入新的研究领域,97岁继续创造新的成果,这些都不算晚。保持终身学习的人有多可怕?

2019年10月9日,John·Bannister·Goodenough(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已是97岁高龄的“老人”,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Goodenough并没有觉得自己“足够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古迪纳夫说:“我想解决汽车的问题,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我死之前能看到这一天。我今年97岁,还有时间。”

古迪纳夫究竟做了什么贡献呢?

02

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手机电池、平板和电脑电池、汽车电池、电动车电池等都离不开古迪纳夫的贡献,他不仅最先发现了钴酸锂,之后还最先发现了磷酸铁锂,这两种材料都是如今规模应用的锂电池所必须使用的基础材料,而古迪纳夫也并没有从这里面获得什么收入。

而古迪纳夫却很淡定的说:“反正我做这个的时候也不知道它会这么值钱,我只知道这就是我应该去做的事。”

古迪纳夫通过研究材料、化学、分子结构以及固体电子、离子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设计出新材料,解决化学、材料中的新材料需求,特别是对锂电池做出的巨大贡献,被称为“锂电池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古迪纳夫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他的早年经历并不如意。

1922年7月25日,古迪纳夫出生于美国。父亲埃尔温是美国人,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古迪纳夫的家庭条件算是较富足的。

然而,这并没有给古迪纳夫带来童年的快乐,反而像是一场噩梦。古迪纳夫曾经说自己的父母关系并不好,简直是“一场灾难”。

从小古迪纳夫并没有获得多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上学时,古迪纳夫患上了阅读障碍综合症,看书都不能连续看完一句话,这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神经不同步导致的一种疾病。

患有阅读障碍综合症的人,要么是成为像达芬奇、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家,要么就是成为智商低下的患者。

而古迪纳夫很幸运,从之后他的成就来看,他属于前者。

古迪纳夫小时候看不进去书,很调皮,平时就在野外与小动物玩,追逐蜻蜓、蝴蝶,以及兔子、猫鼬等。

有次古迪纳夫捉住了一只臭鼬,难闻的气味,使他不得不将其打死,并获得了臭鼬的皮毛。

然而回到家里,难闻的气味招来了母亲的责骂,他的母亲没有丝毫疼爱,罚他站到了门外,阵阵寒风将他冻得瑟瑟发抖。

古迪纳夫还有一个哥哥,比他大3岁,而哥哥比他早熟很多,平时都在忙自己的事,并没有时间陪约翰玩。

陪着小约翰一起的就是一条狗,这条狗叫Mack,是小约翰忠实的朋友。

约翰虽然阅读很困难,但还是坚持自学阅读和写作。

他12岁那年,终于逃离了那个不太和谐的家,约翰来到了马赛诸塞州一所寄宿学校,靠着自己的努力,约翰最终学业有成。

1940年,古迪纳夫18岁,从格罗顿中学(美国高中)毕业,并考取了耶鲁大学。

然而,上了大学,古迪纳夫的生活并没有好转。高考后,古迪纳夫的父母选择了离婚,古迪纳夫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上大学的学费,古迪纳夫的父亲并没有支持多少,父亲给他35美元,当做大学的学费,并认为他已经18岁了,应该独立了,所以其余的学费让他自己想办法。

那时,耶鲁大学一年的学费达900美元。古迪纳夫别无他法,就选择一边帮富人家孩子做家教,一边上学。

古迪纳夫受父亲的影响,大学选择了古典文学专业,上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阅读障碍综合症还在困扰着自己,于是,换到了稍感兴趣的哲学。

修哲学专业的过程中,古迪纳夫的学分并不够,又选择了两门化学课作为补修课。然而,他的学业因为挂科,不能达到毕业要求。

好在古迪纳夫遇到了贵人,一个数学教授发现了他的数学天赋,建议他转到数学专业学习。

1943年,古迪纳夫大学毕业,取得了耶鲁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

虽然,各个专业未能都是优秀,但这为古迪纳夫积累了丰富的多学科知识,为他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奠定了基础。

04

大学毕业后,古迪纳夫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此时,适逢世界第二次大战爆发,古迪纳夫受到同学们的感召,投笔从戎。

结合自身的专业,古迪纳夫加入了美国空军,负责气象预报工作。他的任务是根据气象飞机实测的天气数据,推算、预测天气。

两年之后,战争终于结束了。古迪纳夫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又面对着一次方向选择。

在部队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对继续当兵产生兴趣,反而是在当兵时,每天放在枕头边的那本《Scienceand the ModernWorld》(科学与现代世界)让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哲学的思考,却激励了古迪纳夫对物理学的热爱。

古迪纳夫此时想到了继续学习深造。而此时刚好有一个机会,一个由美国政府出资,选派21名军人学习深造的计划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获得21个名额中的一个,并不容易。古迪纳夫想到了大学时帮助自己的那位数据教授,迈尔斯教授,让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凭借这封推荐信,古迪纳夫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青睐。晚年,古迪纳夫在自传中写道:至今都还欠迈尔斯教授一个人情。

去芝加哥大学前,有朋友对他说:“你去了能干什么,人家比你早十几二十年就在做研究了。”替他担忧学术研究起步晚了。

1945年,古迪纳夫到芝加哥大学报到,有人嘲笑他:“我不明白你这个老兵来干嘛!在你这个年纪,科学家早已经做出他们最大的成就了。”

古迪纳夫并没有理会别人异样的言语。在大学,古迪纳夫师从ClarenceZener(克拉伦斯·梅尔文·齐纳)。

齐纳是齐纳二极管的发明人,早在他30岁时就已完成该成就,也是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面对疑惑,齐纳告诉古迪纳夫:“人的一生只有两个问题,第一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把他解决掉。”

7年后,1952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古迪纳夫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

05

古迪纳夫在30岁终于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这对于一个当兵的军人来说并不容易。

毕业后,古迪纳夫进入MIT(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工作,研究内存相关的材料及其物理特性。即电脑、手机使用的内存半导体材料。

1952年至1976年,古迪纳夫在此默默无闻工作了24年,没有取得可以称颂的成就。在此期间,古迪纳夫接触到了电池的相关研究,但与他后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没有联系。

此间,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古迪纳夫接触了能源领域。1970年,阿拉伯国家发起了石油禁运,受此影响,各个国家都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古迪纳夫更是认识到能源领域大有可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虽然,古迪纳夫在MIT林肯实验室默默无闻待了24年,没有取得突破性成就,但却引导、启蒙了他的研究方向。

1976年,受项目经费影响,古迪纳夫所在的林肯实验室面临缩编减员问题,此时54岁的古迪纳夫,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研究方向。

年过半百,本是准备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古迪纳夫却面临着职业危机。

俗话说:“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古迪纳夫也是幸运的,此时的他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的青睐。

凭借古迪纳夫多年在学术上的积累,1976年,古迪纳夫开始在牛津大学担任教授,主攻无机化学研究。

放在现在,很难想象一个物理学博士,在54岁时跳转到无机化学做研究。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进入无机化学研究,古迪纳夫才接触到锂电池研究。

古迪纳夫这次遇到的职业危机,从后续的结果来看,他是“因祸得福”。

06

古迪纳夫进入了名校牛津大学任教,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中后期,英国科学家StanleyWhittingham(斯坦利·惠廷厄姆),在美国Exxon公司(埃克森公司)秘密研究锂离子电池。

惠廷厄姆和其团队,创造性地选择硫化钛作为电池正极,以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发明了锂电池。

惠廷厄姆发明的锂电池,放电时,锂离子由负极移动到正极,从而形成电流放电;充电时,电能使锂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如此循环。

而该电池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稳定,容易爆炸。虽然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容量大等优点,但这都盖不住其不安全的缺点。由于硫化钛聚集会产生自热,易自燃,且由于电池破损后,金属锂遇到水、氧气等会产生剧烈反应,惠廷厄姆发明的锂电池易自燃、爆炸。

1976年,埃克森公司为该发明申请了专利,由于其易自然的特性,该发明并未获得大规模应用。

此时,古迪纳夫注意到该问题,对金属氧化物有过研究他,觉得锂电池不稳定的特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经过古迪纳夫和助手夜以继日的材料设计和实验,1980年,古迪纳夫发现钴酸锂作为锂电池锂离子提供源,在测试材料中,具有最好的稳定性,比硫化钛更稳定。

同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吉野彰,应用了古迪纳夫的研究成果,他赞美道:“他的发现给了我所需要的一切,钴酸锂运行良好,能把现有的锂镉电池的重量缩减三分之一。”

07

发现了钴酸锂作为电池正极的古迪纳夫,并不认为钴酸锂“Goodenough”(足够好)。他进一步做实验,以提升锂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1983年,古迪纳夫发现锰尖晶石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锰尖晶石的分解温度高,其氧化性远低于钴酸锂。

即使锂电池出现短路、过充,锰尖晶石也能够避免爆炸、自燃等问题。如今,该材料也已实现电池商业化应用。

1997年,古迪纳夫再次震惊世界,他发现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使用寿命更长,充电也更快,磷酸铁锂晶体结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如今,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并打败三元锂电池,成为新一代大规模应用的锂电池技术。

2019年10月9日,古迪纳夫同惠廷厄姆、吉野彰共同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在锂电池领域做出的成果,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时,古迪纳夫已经97岁高龄。然而,他仍在寻找、思考新的研究课题方向,他说:“我不想等待死亡,我相信我们正在努力的事情非常重要。在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真正引发严重问题之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突破。”

面对人类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古迪纳夫说:“我想在去世前解决这个问题,我才九十多岁,还有时间。”

已经97岁高龄的古迪纳夫,仍在继续学习,他不觉得干啥都“晚了”。

08

《华尔街日报》对古迪纳夫的成就赞叹道:“先有钴酸锂,后有磷酸铁锂,古迪纳夫‘锂离子电池之父’的称号当之无愧。”

他发明的成果如今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动汽车等领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迪纳夫是最年长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说:“我很高兴我活得足够长!”他确实应该感谢自己活得足够长。他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诺贝尔奖颁奖词)

古迪纳夫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他认为一切都还不算晚。

正如古迪纳夫的那句名言:“我只有90岁,有的是时间!”

保持终身学习的人到底有多牛逼?

古迪纳夫保持终身学习,大器晚成,他以“爬行乌龟”比喻:“是的,这种贯穿一生的爬行,总会带来预料不到的好处,尤其是在你不断穿越,一路收集各种线索的情况下。”

读了古迪纳夫的故事,还有什么让我们觉得开始晚了呢?

--END--

文|楚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