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工人员在维修晋祠的护坡(10月12日摄)。

山西有2.8万余处古建。近期,持续多日的强降雨波及山西中南部,令当地众多古建不同程度受损。

据山西省文物部门统计,截至10日中午12时,各地共上报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险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89处。

▲受持续降雨影响,平遥城墙84号内墙局部坍塌,文物部门设置隔离围挡和警示标志,对险情段墙体进行遮盖,确保古城居民和游客人身安全(10月8日摄)。

平遥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墙包砖,内墙为裸露的夯土。10月5日,84号内墙在风雨中局部坍塌,长度约2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汾城古建筑群的城隍庙一处建筑檐部瓦件脱落(10月12日摄)。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武祠位于汾西县姑射山山顶,海拔1891米,在这次降雨中受损较严重,建筑普遍漏雨,钟楼出现裂缝,部分院墙倒塌或裂缝,院内20多平方米地面下沉,最严重的是4处房屋坍塌,造成3尊清代泥塑被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汾城古建筑群的社稷庙院墙部分倒塌(10月12日摄)。

据了解,山西古建绝大多数是市、县级文保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大多年久失修。山西省长子县法兴寺文管所所长张宇飞等基层文物工作者表示,“这次连续降雨对这些‘低级别’文物来说,影响很大。”

▲山西省襄汾县西中黄村进士院一处院墙外包砖脱落(10月12日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西中黄村的春秋楼主体结构出现倾斜(10月12日摄)。

目前,山西省文物局积极开展抢险修缮工作,要求各地采用遮盖、临时支护等措施对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险情进行处置,确保周边群众和文物的安全。此外,组织全省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入现场排险。各地正在抓紧编制抢险方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新绛县的龙兴寺护坡二平台塌陷(10月11日摄)。

在运城市新绛县龙兴寺、福胜寺、阳王稷益庙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古建房顶渗水,为保护文物,当地文物部门为彩塑、悬塑、壁画、古建披上了“雨披”。

“这些彩塑、悬塑、壁画的艺术价值极高,不敢有半点疏忽。虽然用的都是派人盯守、用防雨布遮挡等土办法,但目前看情况还好。”新绛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英杰说。

▲受持续降雨影响,运城市新绛县龙兴寺大雄宝殿出现渗漏,文物部门加盖塑料布保护(10月11日摄)。

▲受持续降雨影响,运城市新绛县龙兴寺大雄宝殿出现渗漏,文物部门加盖塑料布保护(10月11日摄)。

虽然遮盖了防雨布、每2个小时巡查一次,但平遥城墙84号内墙还是在持续降雨中局部坍塌。“我们正在编制修缮方案,将尽全力尽快修缮,但冬季不宜施工,具体修缮时间还得看天气变化。”平遥县文物所所长雷雅仙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3日,工作人员在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进行抢修工作。

▲10月13日,工人在山西省洪洞县苗村祖师庙搭建脚手架,准备开展修缮工作。

▲10月13日,工作人员在抢修山西省洪洞县乾元山元阳观塌陷的护坡。

张宇飞等基层文物工作者建议,应对山西所有市县文保单位进行大排查,对短时间内无法维修的古建,搭建彩钢棚保护,待资金到位后,再实施抢修。“山西古建保留的历史信息丰富,若不修,历史信息丢失严重,将是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

▲10月12日,工作人员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搬运修缮材料。

山西古建险情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截至13日16时,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文明守望基金收到5068笔共644万元捐款。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11月,由山西省文物局联合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

▲10月12日,工作人员在修缮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护坡岩体(无人机照片)。

▲10月12日,工作人员在修缮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护坡岩体。

▲10月12日,工作人员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搬运修缮材料。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