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审查意见的公示》,拟推荐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包头市达尔罕茂名联合旗百灵庙镇、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伊布图嘎查为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岱召镇地处土默特右旗东部、大青山南麓的呼包二市结合部, 区域面积266.99平方公里。

因辖区内建有明代古刹美岱召而得名。

据考古发现,美岱召镇境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从殷商到战国前,在镇境内先后有土方、工方、鬼方、戎狄、林胡、娄烦等少数民族活动。

16世纪60年代中期,成吉思汗第十七代阿拉坦汗在大青山脚下这块肥腴的土地上主持修建了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灵觉寺。从此以后,阿拉坦汗统一了土默特部落,建立了“大明金国”。灵觉寺成为其都城——土默特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1604年,四世达赖派麦达里活佛来蒙古地区主持教务。在灵觉寺坐床传教,把黄教从内蒙古西部扩展到内蒙古东部和外蒙古。也因麦达里传教远近闻名,人们把灵觉寺更名为麦达里召,后演变为美岱召。

包头市达尔罕茂名联合旗百灵庙镇

百灵庙镇是达茂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辖区面积为69.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

百灵庙距满都拉口岸约130公里,是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以及内地省市去往蒙古国的必经之地,素有“草原码头”“陆地口岸”之称。

清康熙年间达尔罕贝勒建庙于此,始称“贝勒庙”。庙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赐名广福寺,为藏汉风格合一的庙宇。 百灵庙系由贝勒庙转音而来。初为“白林庙”,后改“百灵庙”。当地蒙古族习称巴吐哈德苏木,意为营盘庙。 抗日战争时期,百灵庙因发生蒙汉人民参加的抗日战役而著名,

百灵庙镇矿产、农畜产品资源富集,世界著名“稀土之乡”白云鄂博就在百灵庙镇境内,已经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物达32种之多。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呼和诺尔镇地处陈巴尔虎旗西南部,行政区域面积4579平方千米。

呼和诺尔镇因辖区附近的呼和诺尔湖而得名。“呼和诺尔”系蒙古语,“蓝色的湖”之意。

1897年8月,中东铁路开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中东铁路建成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半殖民地的最直接反映。呼和诺尔镇完工站是中东铁路最终竣工的地点。

呼和诺尔镇的玛拉沁大街的历史文化街区是中东铁路沿线俄式建筑的集中区,反映了中国特定时期的街区格局及建筑形式。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伊布图嘎查

伊布图嘎查是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下辖的行政村。

嘎查内有额济纳旗著名的旅游景点——神树,它45万亩天然胡杨林中最古老的一棵胡杨树,被评为“中国最美古树”,入选《中华人文古树名录》,堪称“胡杨王”。相传,蒙古族旧土尔扈特人进入额济纳草原后,恰逢天降大火,草木皆焚,唯有这棵古老的胡杨毫无损伤。

伊布图嘎查老街两侧保存有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策克边防站旧址”“中蒙会晤站旧址”和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合作供销社”、“粮站粮仓”、“农业银行”、“人民邮电局”等这些反映当时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建筑。

(喵了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