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对于世人而言是一个敏感的字眼,虽然人人都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但真正能在钱的面前保持冷静与淡然的真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似乎不包括陈曾焘,这个一度将身家打造到千亿的富豪,竟然对钱一点留恋都没有,在自己退休之际,直接将它们都给了自己的侄子,被人们视为富商中的清流。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陈曾焘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吗?那倒不是,主要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美好的亲情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曾焘为广东顺德人,从小家庭和睦,而且家风良好,素来以团结、谦让为训。

他小的时候学习非常好,后来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这在当时那个年代真的不简单,因此被陈家视为家庭荣耀。

不过,陈曾焘还有一个哥哥,叫陈曾熙,他也是陈家的骄傲:年纪轻轻便去国外留学。并利用国外的先进商业模式开辟了自己的商业之路,且有了小的财富积累。

后来回国,陈曾熙与弟弟陈曾焘一拍即合:下南洋,去做更大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在当时是非常冒险但特别有吸引力的事情,陈家兄弟本着艺高人胆大的思想,最终走上了出外掘金的道路。

陈曾熙曾经出外留学的商业模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经商技能,而且,他的目光也相对老辣,凭着自己独到的目光,一眼便看中了当地的一块地产。

没过多久,这块地产还没来得及开发,便成为了当地征收的项目。这就意味着陈家兄弟买下的地产面临拆迁了,接下来的事情基本就只剩下数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这块地产为兄弟两个人带来了一大笔的收入,然后就是一笔又一笔的生意得到成功操作,财富也同样一笔又一笔地收入他们的囊中。

慢慢地,陈家兄弟的企业得到了官方的重视,并因此获得了官方指定地铁上修建物业项目的机会。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它让陈家兄弟的恒隆商业越来越有名气,也发展得越来越雄厚。

1972年这一年,是恒隆上市的时间,也是陈家兄弟身价上涨的大好时光。当然,作为弟弟,陈曾焘这时是辅助哥哥的位置,陈曾熙才是人们眼中真正的成功商业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陈曾焘有自己的眼光所致之处,哥哥热衷于地产开发,而他则更喜欢科技发展。

比如,当时陈曾焘就曾投资小米公司,并取得了其中20%的股份,这对于他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其实,陈曾焘的目光更为广泛是真的,除了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像携程这样的公司,他也没有放过。

事实证明,在后来新世纪的商业运作之下,这都是赚大钱的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兄弟两个齐心合力,可以让他们的商业走向更加辉煌的目标。可有个词叫“天妒英才”,太能干,太优秀的人往往是受上天嫉妒的。

陈曾熙干得正起劲时,突然身患重病,从而一病不起。

眼看自己时日无多,陈曾熙对自己的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儿子虽然已经长成,但历练不足,弟弟随着自己多年,其能力与眼光都值得信任。到底是将这饭碗传给儿子合适,还是交给弟弟更合适呢?

思来想去,陈曾熙做出一个让世人惊讶的决定:自我死后,陈家恒隆商业全部交由弟弟陈曾焘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以为当时恒隆没多少财富,上个世纪便已经是几十亿身家的企业了,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商业巨子。根据后来人的统计,陈曾熙去世时,他的恒隆财富已经超过了50亿,这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数字呀,普通人永远无法想象这些财富意味着什么。

只不过,陈曾焘当时也非常不解,为什么哥哥不将企业留给侄子,非要自己接手呢?虽然说无商不奸,可哥哥的行为还是超出了陈曾焘的思维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将陈曾熙的行为称为“家风”影响,认为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在将企业做大做活,从而传承下去的有效方法。

事实上,阿曾熙更清楚弟弟的能力。与其将未竞的事业交给儿子,最终慢慢堕落消失,不如交给弟弟来闯一番。

这就是陈曾熙与众不同的商业头脑,他从年轻时便仗着这头脑赚得盆满钵满了不是吗?

陈曾焘接受哥哥嘱托的同时,内心深深地感动,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如果辜负了哥哥的遗愿,那自己是无论如何没办法向陈家列祖宗交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接受了哥哥的衣钵之后,陈曾焘大力开发起恒隆的未来。

比如上海恒隆以及港汇,这都是他一眼看中,并大力投资收益的商业果实。据说,如今这两个地方的市值已经超过了500亿,而他每年的利润可达到20亿以上。

与此同时,陈曾焘还利用自己眼光广泛的特别之处,将资金投入到食品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恒隆的零售模式更加稳定,而其他科技、旅游等项目都越来越好。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向前,陈曾焘这些参股企业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收益。

至1993年,陈曾焘在哥哥手里接过来的50亿商业财富变成了超1000亿的商业帝国,而且,在他成功的规划之下,整个企业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几乎全身而退。

面对企业的日渐丰腴,面对侄子越来越老练的商业能力,陈曾焘觉得自己该放手了。他同哥哥一样,做出一个让世人惊叹的决定:将千亿企业拱手交回到侄子陈启宗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亲情浓如血的互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赚钱不爱钱的心理感受?

恐怕真正理解的人少之又少。但是,陈曾焘理解,当年哥哥不惜全部家产,换来了他在商业界的大力发展。如今,他到了退休的年纪,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富不过三代,最大的原因就是家族内斗,陈曾焘深知:家和才能万事兴。所以,将企业交给侄子,这是对哥哥,对恒隆,对陈家日后的发展都最理想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陈家兄弟的相惜之心已经无法用亲情来讲了,我们就当是“良才善用,能者居之”的典范案例吧,人品在金钱面前最容易现形,陈曾焘的原形已经被全世界都看清楚了,真的是绝对的清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