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在古代许多的记载里,都有对各种动物的描述。在文字记录还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便用壁画和彩绘进行记录。

比如古埃及就有令人难以理解的象形文字和图画,其中不乏有像对胡狼、猫、鳄鱼的各种描绘,并在古埃及的文化里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又比如古希腊的各种神话故事里,也有对各种动物的拟化,如米诺陶诺斯、美杜莎、斯芬妮克斯这样奇特的生物或者神明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自然也少不了这些文化传说或者文字记载。汉字作为我国语言的基本形式,一些典故、轶事以及文章的经典引据在长期的使用中成为了成语。这些几乎都是由四字组成的词语也不乏有许多对动物描述记录,以及有趣的故事。

狼狈为奸

成语由于语句的浓缩,往往又是出于经典引据,在长期的使用中经受住了语言变化的考验。而要说到在动物上的词语那就太多了,狐假虎威、虎头蛇尾、对牛弹琴等等在这众多的成语描述中,如果要形容人与人之间相互勾结,作恶使坏的话,那么“狼狈为奸”这一词便是最好的形容。

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两种野兽,外貌形状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非常相近。但不同的是,狼前腿较长,后腿短,狈与狼刚好相反。

为了弥补两只野兽的短处,狼和狈通常都合作捕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危害。据说有一次狼和狈来到一家农户,农户家养了许多羊羔,但这些羊都被围栏给围住了。围栏不仅坚固,还高出其他围栏不少,狼和狈对此毫无办法,一时不知所措。

但没过多久,它们就想到一个办法,便是让狼骑在狈身上,通过狈站立,狼就能用前腿扒住围栏,然后把羊羔叼走。狼和狈的合作以及它们的行为,让人们都知道了这类动物极其奸诈,且极爱使坏,于是狼狈为奸便由此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狼是什么生物?

故事或许多少都与现实有些不太一样,狼的记载在后来逐渐变多,形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今天我们看到的狼和古人看到的狼其实没什么区别,而且就狼来说,远看起来和非常相似。

毕竟狼和狗本身就属于一个科目,但和狗不同,狼是犬科里最大的动物。瘦长的身型,肋骨骨架更大,头部也相对更为沉重。较大的头部让狼在上下颚的发挥空间上有了更多成长性,咬合力比狗大出几百磅。并且在力气上,狼拖动大型动物也比狗更轻松。

不同地区的狼,大小也不尽相同,最小体型的狼只有十几公斤,最大体型的狼根据记载有87公斤

尽管在体积上因为地区差异出现了不同的特征,但在养育后代上,几乎所有狼都一样。狼会组建狼群,通过狼群里的头狼对整个族群进行延续。

狈‍又是什么生物?

狼的形象如今通过各种媒体的记录和文字记载被传播出去,许多人都会对狼有着深刻的印象。而作为一个贬义词,“狼狈为奸”中却还有一个,这究竟是种什么生物呢?

古代人认为这狈其实就是一种狼,只是生来就前肢短小,难以行动。而狼又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往往也会携带着这样有着残疾的成员。这类狼通常都很聪明,甚至比一些头狼都明白如何合理地利用狼群的力量去捕猎。所以在狼活动时,也常常驮伏着它们外出捕猎。

根据唐代《酉阳杂俎》中关于狈的记载,文中就说到,在济郡西边有一处狼的坟墓,附近生活着许多只狼。某日,有一人单独路过此地遇见狼群,情急之下爬到一个非常高的草垛上,以此躲避狼群。

随后有两只狼从附近的洞穴驮出了一只年老的狼,这只老狼用嘴撕扯草垛下方的草,于是其他狼只纷纷效仿。就当危险来临之际,路过的猎人救了他一命,这只年迈的老狼很有可能便是“狈“这种生物较为详细的描写。

而在现代的记录中,关于狈的记录几乎没有,很多只是片面描述。例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山西,某处山村里一辆卡车因为故障困在这里,正当驾驶人员准备寻找人帮忙时,路过的狼群发现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狼群开始对车里的人发起攻击,僵持许久,离开的几只狼随后驮来了一种动物。这种动物嚎叫了几声,狼群便对驾驶室进行围攻。

附近的村民闻讯赶来,赶跑了狼群,这让人们联想到,或许这便是传说中的“狈“。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详细信息都无从考据,狈就这样再次消失在人们视线里。

古词现说‍

作为汉语中的词语,“狼狈”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双音形容词,最早的使用能够追溯到东汉末年。从以往的书籍证明和使用中,狼狈有两个含义。

在荀悦的《汉纪·文帝纪论》中写道:“狼狈失据,块然囚执,俯首抚襟,屈于狱吏……”狼狈一词在这里指困顿窘迫。

而《后汉书·崔寔传》中,“烈怒,举杖击之,钧……狼狈而去。”这里的狼狈意为仓猝着急的样子。

而双音词一般以联绵词或单音形容词并列组成,狼狈显然是不符合的。狈这一字在东汉末年到唐代以前都没有进行过单独使用,都是以狼狈或者颠狈出现,那么狼狈一词到底是怎样组合而来呢?

到了中唐时期,文学家段成式对狼狈一词有了新的见解,并在《酉阳杂俎》中把狼狈描述成两种相似却不同的生物,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人们最熟知的关于狈这种生物的理解。随后的许多著作中都把这段描述当作对狼狈的一词的解析。

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批评了《酉阳杂俎》里用“或言”这样没有实际根据的说法来记录狼和狈,很明显这是属于人为杜撰而来的生物

要说对狼狈这一词中,狈的真正引据,应该要数《诗经》中,“狼跋其胡”狼狈一词极有可能是出自于“狼跋”。而《诗经》的命题常常又取首句开始的前两个字,也不管是否能够组成一个词语,直到清代学者段玉载在《诗经小学》里解释了狼跋一词。

先秦时期有一字为“”,并没有狈这字,而《诗经》中的原文应当读作狼䟺。古汉语很多时候音意相通,䟺也能写作跋,并且这一时期两字共存过很久,另外䟺这一字也是由于“狼”的汉字类化,被写成了狈。在后来文字摘抄中,䟺跟狈的声旁相同,渐渐地䟺也成为了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存在的动物‍

根据古书记录和词语解析,我们可以看出,狼狈为奸一词的狈,如果要说是另外一种动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狈实则也为狼。而《酉阳杂俎》作为一本志怪书籍,很多方面对狈这类生物是听从别人所言,并没有真实的历史考据。

古代虽然没有“狼狈”的真实面貌,但却实实在在看见过狼獾为奸的情况。也许正是因为有狼狈一词先入为主,导致古人在看见狼獾时便认为獾可能就是狈。

有意思的是,如果从獾来说,獾整个形态还是挺符合对狈的描述。獾的毛色一般为灰色,下腹部发黑,脸上还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呈白色。獾的体型肥大,四肢短,前爪长于后爪,而且嗅觉灵敏。

乍一看,这些外表颜色非常像一些灰狼或者郊狼的外貌,同时獾灵敏的嗅觉刚好也弥补了狼嗅觉不足的缺点,短小的四肢就像狈一样。

不过獾科动物通常不会像狼那样捕食,食性也并不像狼一般。獾一般都刨动土壤,捕食蚯蚓、小型昆虫和部分植物的根茎。总体来说,獾科动物还是比较和平友好的。

如果一定要说狼獾合作的话,在北美地区生活的郊狼和美洲獾便有着合作共赢的捕猎模式,这也是北美大草原上唯一会和郊狼合作的动物。

根据当地土著的描述,郊狼和美洲獾合作时,美洲獾会用爪子刨开野兔一类动物的洞穴,然后郊狼在旁边等候猎物出来。

当洞穴中的动物跑出来的时候,郊狼就会猛扑过去咬住猎物,而洞穴的一些幼崽便成为了美洲獾的食物。同样的方法还会出现在它们共同捕食松鼠和啮齿动物上面,整个行动相当简洁高效。虽然有时美洲獾还会去吃掉郊狼的幼崽,但对郊狼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威胁。

此外,美洲獾在进入猎物洞穴后,会尽可能地吃掉所有能吃的生物。这导致郊狼捕食逃出来的动物往往没有美洲獾来得实在,因此美洲獾的体型比郊狼更为壮实一点。两者通力合作,让双方都能够得到食物,郊狼和美洲獾是以一种互利共生的方式生存着。

杂谈‍

我国古代在很多时候对事物的记载都有不同程度的流传,而在这流传之中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以讹传讹。一些具体的描述可能就掩盖在个别字眼当中,从而形成一种误导。

另外古人的记录中也不乏一些志怪传说和杂谈,其中就包含了许多怪异的描述,通常令人费解。但由于年代久远,是否真的存在过这些生物,以至于后来灭绝,谁也说不清。

就比如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作为一本神话地理志,被人们看作古代博物史书。这里面便记录了许多民间传说的妖怪和动物,不光有文字描述,还有图画穿插。不知道是古人想象力过于丰富,还是真有其闻。

神学、历史学、地理学上,这本书也充满着许多传奇色彩。不光是里面的神仙鬼怪,当时人们的部分生活习俗也有着较为完备的记载,也见证了一些历史变迁,《山海经》在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结语‍

在彻底了解了狼狈为奸这一词之后,或许在以后理解中,我们可以暂把狈当作狼。要说狼狼为奸的话,或许并不无道理,毕竟狼捕食动物总是群攻而上,通力协作,各司其职,狼才成为了一种可怕的动物。

而狈也只不过是由于在文化的传递上,出现了汉语中一些常见的问题,由字词类化导致的差错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这在我们的语言中也经常出现。

也许狈这一词如同它的词意组成一般,从来没有离开过狼这一字。不管是这个字的历史变化还是人们对它的用法,狈在如今看来也确实挺狼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