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茶常见八大误区,你了解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是人们最喜欢的天然健康饮品,是美好生活的最佳伴侣。但是,多年来,由于科学饮茶的知识普及不够,导致饮茶存在不少误区,影响着茶叶市场的健康发展。

1、越老越好--茶叶真的越老越好吗?答案是否的,刚刚好才好。

(1)茶树的生长与人一样,分为青年、壮年、老年,青壮年期营养最丰富,到衰老期,茶树鲜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主要物质越来越少,制作出来的干茶内含物也是越来越少;

(2)实验数据表明,老茶存放到适当的年份时,会转化出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这时会出现峰值,但到达一定的年份后,茶叶主要营养物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饮用价值也就越来越差。几年来,由于越老越好的误导,一饼普洱古树茶被炒到几万元十几万元的现象,是茶叶科学的悲哀。科学地说,任何茶类都有最佳饮用期,越老越好、越陈越香都是误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越嫩越好--芽头越多越好,对吗?答案是否。实验证明,茶鲜叶中的第一片叶子营养物质大于芽,且太嫩的鲜叶做成的茶叶口感淡泊,香气不足。越嫩越好的说法不科学,这是对茶树资源的极大浪费。实验证明,一芽一叶比单芽做出来的茶叶营养物质更加丰富,口感也更醇厚。

3、越早越好--越早上市的茶叶就越好吗?答案是否。茶树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光合作用和代谢,营养物质尚未全部形成,提前采摘犹如拔苗助长。科学的说法是,每棵茶树都有最佳的物候期,甚至早三天或迟三天采摘都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越贵越好--几万元的茶就是宝贝吗?比如近年来牛肉炒到天价。从饮用价值来讲,茶并没有贵贱之分。根据检测数据,几万元的茶与几百元的同类茶,化学成分差异并不大,人们没有必要去追求太奢侈的茶;当然,从产品稀缺的层面讲,有特殊的风味和特殊的卖点,贵点也无可厚非。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你的体质决定你喝茶的种类,其中,绿茶性偏凉,适合阳性体质,红茶性偏热,适合阴性体质,乌龙茶性平,适合所有人群。只要对口了,任何茶都可以喝。

5、越鲜越好--其实,刚制作出来的茶叶比较鲜锐,口感比较刺激,有些人会引起肠胃不适。正确的做法是新茶做出来之后放置10~15天再喝,味道更加醇爽。

6、洗茶--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因为头遍茶汤营养物质最高,洗茶就相当于把大量好东西浪费了。当然,你如果有醒茶、润茶、烫杯的习惯也是可以的,但必须快速倒出。不过,泡饮黑茶或一些老茶类,还是要洗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茶叶农残--相对其它食品,茶叶是最健康又安全的食品。茶叶有农残是正常的,只要在标准值以内都是安全的。茶叶农残不等于茶汤农残,用于茶树使用的农药是脂溶性农药,并非水溶性,只要正规厂家生产的茶叶,茶园有规范的管理,干茶卫生指标合格,茶汤中是没有农药残留的。因此饮茶是非常安全的,只要你选对品牌、选对购买渠道。

8、伤胃--茶叶从未有伤胃之说,只要科学饮茶,不会伤胃。但长期喝浓茶也不好,特别不建议早上空腹喝浓茶。也不提倡一直喝一种茶,比如广东一带有些人长期喝老茶的习惯,建议多种茶类轮换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