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刷抖音,有几个心理学达人在聊关于“反向育儿”的坏处,一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是反向育儿,在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前两天我还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做一个懒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这些心理学者的言论,再结合一下我们这群“懒妈妈”的日常操作,我也认真地反思了一下,也许,反向育儿只适合一部分家庭。

什么是反向育儿?别误解了“懒”的意义和尺度

实现反向育儿的主要条件就是“懒”,有许多新生代的家长认为“懒妈妈”更能带出勤快娃,这其中90后、00后妈妈表现的极为突出。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这个“懒”字呢?首先要明确“懒”的方向,父母不能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去让孩子做,比如说:

  • 父母的衣服不应该让孩子洗;
  • 父母个人的生活起居不应该让孩子伺候;
  • 父母的本职工作不应该让孩子来做;
  •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领悟;

以上说的这些不叫反向育儿,而是真的懒。反向育儿过程中,父母“懒”的方向应该是孩子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方面,比如说:

  • 让孩子自己去穿衣服;
  • 让孩子自己吃饭;
  • 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 让孩子自己穿鞋;
  • 让孩子自己上厕所;

在这些事情,父母尽量少动手,去倒逼孩子自己成长,学会照顾自己,等到孩子拥有独立自主意识以后,再来要求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比如说和父母一起做家务。这才是反向育儿的真正意义和科学尺度,该懒的地方懒一下,不该懒的地方,父母一定要勤快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这些心理学达人们抵制的也是这种过度的“反向育儿”方法。

反向育儿适合哪一类父母?适合有明确育儿目的的家长

有育儿明确目的的家长,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育能够带给孩子什么好处,比如说,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加深亲子关系、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些都是育儿目的,也是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去养成、去提升、去锻炼的。

目的——方向——方法——执行,是我们不变的工作准则,放在育儿方面同样也很有帮助,育儿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这仅仅只能满足孩子的生理本能,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是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育儿过程中,多多发现孩子的优缺点,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去总结分析出适合孩子的成长之路。

举个例子:

当我发现我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面却特别怂。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在家霸王是家人的溺爱,在外面怂是对外界认知不足,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不仅仅熟悉并适应社会环境,还有一些社交规则和正确交友的方式,这就是当下我们家应该着力的育儿目标。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外面很怂,那么我决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下班、放假一般都是我全权负责带娃,我会带她去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比如说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玩耍,去游乐场鼓励孩子和陌生孩子一起玩,带去公共场所去接触各色不同的群体……就是想尽办法的让孩子去接触不同的人,学会独自去沟通交流。

另外一方面,在家是小霸王也有长辈宠溺的原因,于是我和孩子他爸开始克制老人家的溺爱行为,面对孩子的一些“霸道”行为,采取全家抵制行为,私下里达成共识,当一个家长在教育的时候,其它人全都不能充当好人,我们家实际上是拒绝一人红脸,一人黑脸的行为。

记得有一次,孩子闹腾得厉害,于是我严厉的教育,也许是很少看到妈妈的严肃,孩子就开始大哭,这时候奶奶就看不下去了,非要抱着孩子去安慰,这种情况我是必须是阻止的,我特别不喜欢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它人就出面当好人,这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双面性格,也是成为家中霸王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总说反向育儿,那是因为家长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只有通过反向育儿的方式去倒逼孩子成长,尤其是孩子2岁以后,需要快速学习和成长地方太多了,我们不能一昧的去放纵自由,让孩子自由成长,家长的引导和鼓励能够成为孩子快速成长的最强动力。

最后小结,你认为反向育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应该是方法用对了,那就是好的育儿方式,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但并不是唯一角色,孩子本身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这需要家长通过一些手段去激发孩子的这种意识,让孩子有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想法,这才是反向育儿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一些达人所说的盲目做一个“懒家长”。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