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湿哒哒罩着层雾气的落日,雾煞煞的江水,满覆青苔的石阶,游荡在巷口的懒散的人们,渐浓的雾气里,还有一只踽踽独行的野猫,旁若无人地飞檐走壁,带着一种过尽千帆的淡淡疲倦。如果让我写一部脱轨人生的文艺片或者气质阴沉的心理悬疑剧,我会用上面的这些画面,作为分镜头剧本的开篇。一个雾蒙蒙的铅灰色黄昏,充满了戏剧的张力与氛围的酿造,冷清有质感。至于里面为什么要有一只猫出现,完全是受到了一首现代短诗的影响啊!

《雾》 桑德堡 赵毅衡 译

雾来了

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

静静地俯视

海港和城市,

又再往前走。

卡尔·桑德堡是美国著名诗人和作家,他的作品《雾》收录在诗集《芝加哥诗歌》中,和埃兹拉·庞德的《地铁车站》都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海港城市被雾笼罩,虽属司空见惯的平常自然景象,但在桑德堡的笔下,别具一番朦胧神秘的情调。雾像猫一样,踮着脚轻轻走来,如同一只小猫不知不觉地来到身边,雾渐渐蔓延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接着,小猫从动态到静态,它蹲坐下来,俯视海港和城市,此时雾已渐浓,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猫起身离去,雾也慢慢散开。诗人利用雾的自然形态和质地的特征,把团团簇簇、变幻流动的状态幻化成毛茸茸、机灵谨慎、甚至有点狡黠的猫的形象。相似而不同的两个形象,通过联想揉合在一起,如此的新奇,如此的贴切。猫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被认为是神秘、通灵的生物,诗人将雾比作猫,赋予雾生命和灵气,也将乳白色浸透下隐约朦胧的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猫有一颗野子之心,无拘无束,而雾也一样,变幻莫测,自由流动。当一只猫或一场雾经过,将精巧的足脚落在地面、树枝、屋顶上,嗅着,摸着,玩弄着,质疑着,尘世的一切。一切都不免成为了俗物,在纯洁无玷的猫足或雾脚下。

我太喜欢这首诗的意象呈现了,弥散滚流的“雾”和胆怯机灵的“猫”一经诗情的融合,本体雾被艺术地赋予了生命力和个性化的动态。从此,只要想到雾的飘浮和变形,我就会联想到一只轻盈的猫。雾与猫,都蹑着那种细步到来,悄无声息又无比灵巧。我们无法破译一只猫,正如无法破译一场雾,它们轻轻触摸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满足自己的愿望,却又永远保留着自己的秘密。最后,我们都不知道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正如不知道一场雾何时开始、何时消失?

雾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近期西安雨水多,湿度大,气温在立秋过后开始下降,雾这种天气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常常一开门,就是滂沱的大雨,在眼前形成一道道雨帘,较远处已经形成了雨雾。潮湿的凉雾中,落叶如雨点滴滴嗒嗒,树枝中间湿淋淋的鸟儿,发出生锈的栅门的吱嘎声。清晨是雾最浓的时刻,如果一大早起来,出去走走,和晨雾相逢在草地上、树林中,裤脚一会儿就被打湿。晨雾似乎是被轻风融化在草间和花丛中结起的晶莹露珠,滋润着细密的小草和散落的小花,还有灌木丛顶梢连成一片的红色野果,以及角落里一张破碎的白色蛛网。那种时刻,感受着雾在林中流动、穿梭,如同一只来去自如的灵活小猫。时间仿佛停滞了一样,远处的景物若隐若现,远在天边又好像近在眼前,一切都飘在空中,虚幻仿佛置身于梦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雾带给人感官上的距离感,隐约间将人置于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不被外界所扰。悄然降临的雾,会拉远了你与城市的距离,原本你生活在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雾中却安然处在一片苍茫间,心灵得以超脱肉体的束缚,置身城市之外,或者说你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另一幅面容,不为人们所熟悉。

我只想静静地眺望一场雾,即使它就在身旁却无从把握。变幻无定的雾,从不以我们认为的方式开始和结束,也许就那么一小会儿,它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