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衰败,后果有多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3号工信部指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都位居世界第一了,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的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像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讯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的高端品牌都走向了世界。
可以说强大的制造业是强国的根本,这次疫情的欧洲英法德意这些国家疫情都比较严重,累计确诊的数据四国相差不大,都已经超过了15万例,但在治愈率和死亡率上差距就比较大了,德国的死亡率远远低于英法意,治愈率更是高达87%,要知道英国的治愈率只有区区的0.4%,如果只将德国防疫的成绩归因于其医疗体系那就太过简单化了。
德国强大的制造能力是关键中的关键,疫情期间对口罩、呼吸机、人工心肺机(ECMO)等防疫物资的需求大增,德国一度就出现了口罩、呼吸机短缺的问题。但是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德国很快就缓解了这个问题,全球的呼吸机占有率最大的十家企业当中,德国就独占了三席。再看门槛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的人工心肺机(ECMO)全球仅有三家头部企业,其中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正是德国的本土企业。德国本土制造业强大,在呼吸机和人工心肺机(ECMO)领域全球领先了,这才是德国应对新冠病毒的底气和实力。那反观印度疫情爆发以后,印度连氧气这种最基本的工业品都不能保障,而呼吸机甚至不得不从中国大量进口,这只能说是悲哀。
而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就完全不是问题了,我们用10天就建好了“火神山”12天建好了“雷神山”这么高的效率,除了超强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制造业托底才让我国实现了这种奇迹!疫情来袭,中国抗疫物资未曾出现过严重的短缺,还源源不断地把口罩、防护服等出口到欧美,都是因为我国制造业的强劲。虽然啊,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但我国制造业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制造业的外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比重一度曾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达到了50%,当时美国人以为美国的生产链这么齐全,不可能发生转移,结果中国却成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眼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中国现在除了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以外,制造业其他成本都比美国高。比如说土地的价格、物流、电费等等,毫无疑问,制造业对于我国中长期的发展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把制造业留在中国。
虽然我们在人工成本方面有优势,但现在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却非常的紧张,人们普遍都不愿意进入制造业,制造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资还不高。那制造业要想留住人,就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待遇,这样才能留住人。如果大家都跑出租、送外卖、搞快递、当网红,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就不会得到缓解。但问题是中国制造业本身利润微薄,如果人工成本还在向上涨,企业难以承受,恐怕就都要转移到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了。
对于这种局面,国家终于“出手”了!一方面是对三个行业进行了整顿,一是教培行业,二是房地产,三是互联网产业。这一举措变相增加了百姓的钱包,老百姓的钱包鼓了,其他的消费就旺盛了,经济也就盘活了,对制造业也是一个极好的拉动,国内经济循环也就建立了。
另一方面,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新科技,解决我们的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为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提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知道吗?2020年我国进口石油数量达到了5.4亿吨,创下了最高的记录,总费用是1.2万亿元。但2020年中国芯片的进口额是38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万亿元,它是石油进口的两倍。这么大的芯片进口规模,如果中国能在该领域有所建树,这可是一块儿超大的经济蛋糕!我们总结一下,制造业兴国,更能救国!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该明白国家近年来为何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为何重视实体经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