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衰落

古往今来,匈奴的衰落和消失一直是历史界的一大研究课题和谜团,无数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都在这个问题上各抒己见,各领风骚,而汉武帝的那句“

寇可往,我亦可往

”。

至今仍然感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无数追捧他的人为之热血澎湃。

那么,匈奴人的衰落真的是因为汉武帝的军事打击和雄才大略吗?

关于这个问题,就要先来介绍一下匈奴衰落的缘由,再来梳理一下匈奴衰落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沿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匈奴衰落的缘由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确切时间是在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整个反击匈奴的战役耗时长达四十多年,主要可分为河南,漠南与漠北还有河西之战。

其中,河南之战是汉王朝历经汉高祖平城被围和数十年和亲的屈辱后打赢匈奴的头一仗,不仅使得汉军士气更为高涨,匈奴不败神话就此被彻底打破,匈奴对长安的威胁也就此解除。

战争过程是匈奴骑兵侵略上谷(今河北怀来),渔阳(北京密云),汉武帝提拔了年轻将领卫青率领大军收复河南失地(此处指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时卫青依靠突袭战略对占据河套(今内蒙鄂尔多斯)的匈奴楼烦,白羊二王予以重创,收复该地之后又步步为营设置朔方和五原两郡,筑军事堡垒朔方城以巩固自己对北方的统治。

不过,这一战并未对匈奴的根基造成根本性重创,给匈奴的根基造成根本性重创的,是之后的漠南之战。

河南之战胜利后,由于匈奴部落屡次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要地,汉武帝遂准备反击。

这一战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匈奴的右贤王,汉武帝同时也派遣李息等人作为偏师牵制单于和左贤王部的视线以便于卫青长途奔袭。

这一战,右贤王狼狈北逃,朔方彻底巩固,并且通过持续作战,连续歼灭匈奴有生力量使得匈奴远遁漠北。

2.匈奴衰落的主要原因。

漠南之战之所以是给予匈奴根本性重创的伟大战役,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首先是漠南水草肥美,尤其是鄂尔多斯和呼伦贝尔河套银川等地位于黄河水系,这片平原地区在历史的发展中被证明可以用于农耕,至今已经变成了有名的塞上江南和塞上粮仓,而且阴山附近的铁矿原本是匈奴乃至后来的北方游牧部落的兵器产出重地,被汉军控制后,匈奴的冶铁业便受到了重创,兵器得不到及时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汉匈之战破坏了匈奴赖以生存的贸易。

由于蒙古草原产出匮乏,加上气候严寒,阴晴不定,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造成牲畜的大批死亡,加上锻造技术低劣,缺乏好的铁器,许多的生产生活物品,包括赖以生存的粮食与布匹,肉蔬匈奴都需要同中原进行交换和贸易,才能安稳度日。

上文中谈到了冬季严寒的问题,靠近北极圈和西伯利亚的漠北尤甚,加上河流稀疏,山峦众多,草场不足,是不足以支撑大量匈奴逃亡者安居兴业和生存的。

(3)除了贸易路线和水草肥美的草场以及大量铁矿的丧失,在战争中损失了大批有生力量亦使得生活日渐窘迫的匈奴诸部对单于家族的信任产生动摇

可以说,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前,蒙古草原上的历代政权因为生产力低下和人口稀疏,在政权更替和政权兼并的过程中,普遍都选择了保留部落建制的做法来借鸡生蛋,定期要求臣服的部落缴纳人口和税赋的方法来壮大自己。

同时还保留着贵族选举制度,该传统制度旨在由一部分部落组成一个部落联盟,然后由诸部酋长从中选举一个家族担任这个部落联盟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历史上东北,新疆和青海,西藏等地的部落政权亦然如此。

这种借鸡生蛋的方法亦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部落之间往往保留着较强的独立性,原有的统治阶层并没有受到实际上的损害,并只臣服于整合部落联盟的强权人物,等此人去世后,即便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新的统治者全票通过,不过由于新的统治者没有威望也没有战功,难以服众,各部就开始自行其是,阳奉阴违。

因此,部落之间单独劫掠互相攻伐,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梦想着自己成为领导一个部落联盟的强权人物故而篡位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不胜枚举,宛如一个个独立的王国,而不是一个集体;其余统治者在政权绝大部分时间里沦为了彻彻底底的吉祥物。

由于所有的权力和威望都要靠统治者自己去争取,在这个争取的过程中就势必会产生摩擦,继而发展成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械斗,而这种械斗很可能就会造成最高统治者的死亡。

而在汉武帝时期,匈奴的最高统治者是伊稚斜,伊稚斜就是靠着篡位成为单于的,这导致了他的正统性非常低,与于单(军臣单于之子,也是他的侄子)的大战则使得匈奴迎来了第一轮分裂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衰落(秦时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并未统一匈奴),许多的部落逃入汉朝,加入了后来讨伐他的军队中,也使得汉朝更为鼎盛。

而汉朝的优厚待遇与富庶也让第一轮分裂中忠于贪暴的伊稚斜的匈奴诸部心里产生了动摇,只是当时由于伊稚斜击败于单的军功导致的威望正盛,所以匈奴还维持着表面的太平罢了。

而汉朝的军事胜利则让这种表面的太平几乎不复存在,比如后来因为他的孙子乌师庐的残暴,他麾下的左大都尉与汉朝密谋想要杀死他的叛乱。

后来,因为汉武帝后期将领质量下滑,卫青霍去病等优秀将领死去,他的儿孙且鞮侯单于和狐鹿姑单于领导了几场针对无能的李广利的军事胜利才勉强稳住阵脚。

3.匈奴衰落的历史沿革

不过,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大批有生力量的死亡带给匈奴的伤害几乎是永久性并且致命的;首先因为连年战乱和天灾的不可控,草原生态被破坏,加之青壮年的死亡导致牛羊无人管理,大面积死亡,所以匈奴百姓开始营养不良,身体愈发瘦弱。

同时草原上又缺乏医生(直到成吉思汗的先祖合不勒可汗在位的时候部落都是用巫师治病的,塔塔儿和蒙古的关系有隙就是因为塔塔儿的巫师治死了合不勒可汗的亲戚),营养不良的产妇生育极其困难,青壮年兵员得不到及时补充。

所以匈奴部落之间很快便出现了发展不均,阶级固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统治阶级的愈发穷奢极欲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牧部落开始加入汉朝,比如汉宣帝时期出力颇多的乌孙,漠南遭到汉军的实际性控制后,加上西边阿尔泰山的阻隔,使得匈奴与青海新疆等地游牧部落失去了联系,外交上趋于孤立。

虽然后来匈奴逞凶,曾屡次攻取汉朝的城池,但是由于嗜杀成性,加上汉朝将百姓迁往内地,匈奴得到的仅仅是几座空城而已,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甚至还屡次发生过回去的路上战利品和军队的补给连本带利因为天灾全部付之东流的事。

就算汉朝在武帝之后曾经输送过大量岁币给匈奴,但是外交的孤立使得匈奴有钱都花不出去。

罗马非一日之功,抗击匈奴的历程也是如此,在汉武帝晚年的改弦更张,休养生息和霍光的改革以及汉宣帝的励精图治下,汉朝的国力与军事实力依旧在不断增强,使得后来依旧屡屡犯边的匈奴往往得不偿失,秋后的蚂蚱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一蹶不振的分裂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