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禁毒

编辑:赵越

导语:本文作者王和平系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馆长、浙江海洋大学鸦片战争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海洋大学客座教授、舟山市委党校兼职教授。40多年来,他潜心研究鸦片战争史实资料,先后编著《国门洞开:鸦片战争爆发地——定海》《舟山与鸦片战争史料选编》等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登上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最高处——晓峰岭,你一定会被一处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震撼:四合大院,屹立山顶,御旨石碑,褒奖恤典。它是专门祭祀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和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而建的纪念建筑,名曰:三忠祠。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清政府与英国签订《退还舟山条约》。英军于7月25日退出舟山后,清政府始建三忠祠,始附祀于关帝庙之启忠祠。光绪十年(1884),台州知府成邦干发动军民捐资重建三忠祠于和昌弄。1996年,舟山市在建造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时,把它迁建到定海保卫战主战场——晓峰岭。

三忠祠是我国唯一的合祀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殉难的“定海三总兵”而建立的纪念建筑。有前大殿,天井、正大殿,东西厢房等组成一个四合院,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前大殿入口,上书“三忠祠”三个大字,正大殿明间陈列“三总兵”塑像,左立有清代“新建三忠祠碑记”,右立有舟山市人民政府于1997年“迁建三忠祠”碑记,略述定海三总兵抗英事迹及建祠经过。三忠祠为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完好,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近代纪念建筑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和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海钩沉

英军撤离 定海收复

话说1841年初,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侵华全权代表义律拟订了《章程底稿》(后人称之为《穿鼻草约》)主要内容是:以舟山换香港、赔偿巨款及交还俘虏等。《章程底稿》签订后,义律撤职,被召回;琦善革职,被发配。到底为何呢?道光帝在1841年3月2日接到琦善上奏的《章程底稿》时,朱批“一片呓语”(即大白天说梦话),足见《章程底稿》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是琦善自作主张与英酋私拟。侵华全权代表义律于1841年2月23日将《章程底稿》送呈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意向本国政府邀功,孰知巴麦尊对义律的做法也大为不满。4月21日,巴麦尊写给义律的一封私人信件中对其交涉方法及结果表示气愤,认为义律撤出舟山是对中国方面取决权的屈从。他在信中写道:“我们的海陆军世界无敌,拿下舟山后,我们爱保留多久就保留多久。”他责备义律违抗他的指示,命令重新占领舟山。于是,巴麦尊提议,英国内阁会议决定:舟山必须重新占领。义律被免职召回,璞鼎查前往接替。

正在此时,根据义律与琦善在广州的谈判结果,定海英军于1841年2月25日全数撤离。钦差大臣伊里布随即派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总兵郑国鸿、寿春总兵王锡鹏率兵三千前往接收失去半年多的定海。在此之前,道光帝因伊里布进兵迟缓,改派江苏巡抚裕谦为钦差大臣,前往浙江。

三总兵相继会集定海后,在钦差大臣裕谦的统领下,筑土城、炮台及围城;调拨火炮、增加兵力;向朝廷奏请升定海县为直隶厅等。与此同时,还组建了定海城守营。因前次战斗,定海镇标三营均为水师,水师不保城池,守城无专兵。为此,从浙江绿营中抽调兵额一千名,专设一营,专司守城,隶属于定海镇总兵。再是改造战船。定海原设战船,以艇所为最大,同安船次之,而钓船最小。将30艘钓船裁去24艘,建造艇船7艘。

此时定海的防御体系比第一次定海之战时已有了明显提升。但从近代战争的角度看,该防御体系仍有不少缺陷。为此,葛云飞建议:“塞竹山海口,添筑西路晓峰岭、南路五奎山暨毛港、虎头颈诸炮台。”裕谦未采纳,认为定海善后各事,已耗帑数十万两,财力不逮,实行困难。为此,葛云飞总兵等提出预支自己的三年俸禄,以建造防御工事等,但遭到婉拒。

三镇同心 血洒疆场

英国政府为了攫取更大的侵华权益,继而发动了第二次全面进攻,舟山又被列为侵占的重要目标,想将重新攻占后的舟山作为军事基地,并宣布定海为各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的贸易港。

1841年6月5日,璞鼎查领命离开英国后,以67天的超常速度,与英国海军司令巴加于8月10日抵达澳门。8月12日,璞鼎查在澳门发布通告,声称他不会和广东当局接触,并将用武力来保持他的前任(义律)对香港的占领。8月11日,英军大举北上。26日,攻占厦门,并驻兵鼓浪屿。当时,朝廷接到假报告,驻守在定海等地的支援部队按朝廷旨意正准备撤离。8月30日,定海镇总兵葛云飞正在定海城北住宅为即将撤离的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饯行时,突然接到英国侵略者于8月26日攻占厦门、继续北犯的报告。这时,王锡朋和郑国鸿两总兵表示与葛将军共进退,决不撤离,并要求到最危险的土城驻防。

9月5日,英军舰队主力北上进攻舟山群岛。这一舰队共有军舰6艘,测量船1艘,武装汽船4艘,运输船19艘,载运55团、18团、49团等部,先头部队约两千兵力。英海军少将威廉·巴加爵士为总司令。北犯的英军舰船因动力不一,加上风向不顺,舰队无法统一行动。根据原先作战计划,英军准备先进攻镇海、占领宁波后,再进攻定海。由于天气恶劣,舰船无法汇集镇海。于是,英军决定,“立即侦察定海港的防御情况”。25日,两英军司令分乘“复仇神号”和“弗莱吉森号”侦察定海城的防御工事。英军看到从城东青垒头到小竹山已横筑了一道土城,上有267个炮眼,架着95门不同口径的大炮。晓峰岭有一个清军阵地,城南东岳山兴建了一个炮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6日,战争打响了。清军奏报,英军两艘轮船拖带两艘大船,由竹山门驶入内港。定海总兵葛云飞指挥将士在土城开炮,击断英舰头桅一支,英船遂从定海道头港南水道与五奎山之间的吉祥门逃窜。据英方记载,英舰“弗莱吉森号”和“复仇神号”载送英海陆军司令前往侦察,详细观察了清军在晓峰岭、竹山门至青垒山一带防御设施及大、小五奎山等防御情况时,遭到了清军的炮击,击中一艘英船头桅。

此时,定海总兵葛云飞一面向镇海求援,一面调整部署。葛云飞部驻土城要冲,担负正面防御;王锡朋部驻守城两制高点——晓峰岭;郑国鸿部驻守城西要隘——竹山门。手握重兵的浙江提督余步云回复说:“小题何须大作,拟故意夸大其词,为他日论功乎!”并命葛云飞死守,弗复望援,一有疏虞,唯该镇是问!葛云飞看到上司如此批复,只能仰天长叹。

9月27日,清军奏报,中午时分英轮船3艘,三桅船1艘驶入竹山门窥探,葛云飞督军开炮轰击,击断英船大桅,英船遂即逃窜。英军通过侦察,横贯青垒山与竹山门之间的土城是“一座最坚固的炮台”,土城后的东岳山“已经坚强设防”,因而认为不宜从南面登陆,决定把西面的晓峰岭山脚和竹山门作为登陆点。

9月28日,英舰“摩底士底号”“哥伦拜恩号”和“复仇神号”攻打晓峰岭下一座尚未竣工的石头炮台和一个堑壕的坚固军营,开炮三四百发,为英军登陆清除障碍。同时,英舰船长葛拉率领大约50名士兵驾驶舢板船企图在竹山门登陆,被郑国鸿部击退。另一队英军从螺头登陆,进攻晓峰岭,左营游击胡德耀指挥所部奋力抵抗,胡德耀被子弹打中右手心,骨碎脉断,当即昏了过去。王锡朋率兵接替他的阵地。

傍晚,英军绕至定海城南,占领了五奎山。这时,英军舰队从黄牛礁一带纷纷抵达定海港。

9月29日,英舰“布郎底号”及武装船“皇后号”等在小五奎山和大五奎山以南就位,建造了一座可以安装一门68磅和两门24磅重弹的炮台,用来轰击土城。据清军奏报,葛云飞部趁其炮台尚未建好,在土城开炮轰击,打破帐篷5顶,击碎火轮1艘。

9月30日,英军自小竹山东南吉祥门驶入,攻打东港浦,被守军开炮击退。此时,驻扎在厦门鼓浪屿等地的英舰也先后到港,英军兵力达4000人以上。根据英军奥塞隆尼在《对华作战记》中的记载:“到9月30日,所有必要的登陆准备已经完成。”由于连日大雨,地面积水很深,这给定海守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时,定海厅同知舒恭受带领民众把食品送到将士手中,并与将士一起与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战斗。这里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有几位定海父老还特地给葛云飞送来了一碗参汤,并诚恳地对葛总兵说:“葛大人您为守卫定海日夜操劳,出生入死,我们定海百姓非常过意不去,这碗参汤是对您的一点心意,请您喝了吧!”葛云飞听了后,十分感动,流下热泪。他说:“葛某身为守土之官,不能驱逐侵略者,致使英军猖狂到如此程度,还有什么面目见我父老?即使每天喝定海的一碗水,心中也会感到不安,如今将士们忍饥杀敌,我怎能独饮参汤?请父老们不要把我挂在心上。”在父老们的再三恳请下,葛云飞接过参汤,将它倾洒在土城边小溪里,然后大声地对将士们说:“诸位与葛某枵腹苦战多日了,请共饮此水,让我们共同杀敌吧!”将士们目睹此情景,格外感动,士气更振。

10月1日凌晨,英军发起总攻:一路攻打土城和东岳山镇远炮台,牵制葛云飞所率守军;另一路从定海西北面登陆,强占晓峰岭。攻打土城和东岳山一路,由“摩底士底号”“威里士里号”等5艘军舰组成,英军在五奎山炮兵的配合下,冲入东港浦,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土城与东岳山,守军奋力还击,战斗打得相当激烈。另一路英军从西北面登陆,由第55团、第18团的1500名英军组成,他们乘“弗莱吉森号”上岸,向晓峰岭发起冲锋。驻守王锡朋部以火绳枪、抬枪迎战。激战中,他们的武器“至有红透,不能装打”,但依然殊死地进行战斗,连续九次杀退敌人的进攻。王锡朋总兵奋勇当先,手刃数敌,忽被英军炮弹,击断一腿,壮烈牺牲。因守军武器装备与英军相差悬殊,晓峰岭被英军攻陷。随后,英军兵分两路:一路扑向定海城北门,占领县城。另一路由晓峰岭直奔竹山门。驻守在竹山门已有65岁高龄的郑国鸿总兵,面对水陆两路敌人的进攻,沉着镇定,指挥所部毫不退缩。这时有将士劝他撤离竹山门,郑国鸿认为“武臣致命疆场,坚决不撤”。在英军猛烈的炮火下,郑国鸿“身被重创,犹挥刀力战,手刃悍贼数人而死”。最后,清军寡不敌众,竹山门陷落。英军连连拿下晓峰岭和竹山门后,气焰更凶。一支英军沿土城东进,在东岳山以南架起大炮,配合五奎山炮兵及进攻东港浦的英舰,三路进攻东岳山炮台及道头一带土城。当从晓峰岭和竹山门退下来的士兵向葛云飞报告两处阵地失守、两位总兵殉难的消息时,葛云飞感到形势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于是,他将印信交给随从。他又嘱咐一位同乡亲兵说:“此我尽忠时也,家历老母八十,知某死,泪眼欲枯,当为其百计慰之,并转告儿辈力图奋勉,继乃父未竟之志。”话音未落,英军第18团士兵带着2门轻炮,沿着土城逼近东岳山炮台。当英军步步逼近时,葛云飞命所部200余人,持刀械冲出,与敌展开肉搏战,一直杀至竹山门脚下。葛云飞挥刀左劈右砍,先后中弹40余处,左眼球暴出,仍挥刀战斗,最后中炮阵亡。经过六天六夜的激战,海防要塞定海又一次沦陷于英国的船坚炮利之下。

第二次定海保卫战成为中英开战以来抵抗最烈、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