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医学上把这种病叫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正常人的血液中,每立方毫米血小板的数量保持在10—30万左右。如果某人的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每立方毫米10万,就可能患上了所谓的血小板减少病症。血小板低指的是血小板计数偏低,血小板计数偏低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导致的。血小板低会导致患者出现鼻衄、贫血、便血等情况,严重时可引发感染甚至颅内出血。血小板低严重危害着人们的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呢?

血小板低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有

1.造成多部位出血

血斑淤血、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眼结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创伤后流血不止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等可引起便血、尿血、咯血、呕血等状况;心肌渗血可致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脑出血亦会致使昏迷或死亡。

2.引起全身症状

患者发生寒战、发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关节痛、皮肤瘙痒与潮红等,并且血小板低还会造成患者皮肤过早老化、黑色素沉着、各脏腑功能低下而早衰。

3.引发潜在疾病

血小板低也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并发症状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谢别录有话说

血小板减少可引发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血小板减少应该如何应对

血小板减少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即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或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分为一线和二线治疗,一线治疗包括激素,还有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非常好。

二线治疗即一线治疗效果不好,或需要激素长期大剂量维持,血小板不能升上去,要选二线治疗。二线治疗要选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罗帕、罗米司亭等药,另外还有免疫抑制的问题,最常用的是环孢素,还有黄磷酰胺用的相对少。

如果效果治疗都不好,西医上便需要切脾,大家可以选择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小症非常有优势。

另外血小板减少还有继发性问题,原发病若是肿瘤,放化疗以后引起血小板减少,另外临床常见患者来的时候血小板没有少,住院期间突然高烧、高热,血小板很快往下降,这也属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范畴,可能合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问题,这是比较急比较重的疾病。有人肝硬化引起血小板减少,属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范畴。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要治疗原发病,如果是感染引起,要积极控制感染,如果是化疗引起,在骨髓抑制期,要积极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来使血小板迅速升高,如果是干燥综合征或系统性红斑狼疮,要治疗原发病,如果肝硬化引起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也要治疗原发病。

1.选对疗法

众所周知,血液病的治疗一般分为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通常以激素、免疫制剂及骨髓移植治疗,副作用大,中医以中医药治疗为原则,见效缓慢,均非患者最佳选择。所以更多专家为您推荐:中西医结合疗法。

2.做好护理

保障皮肤以及黏膜的完整性,防止出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及运动造成的外伤;穿着宜选择宽松且材质柔软的服饰;做好自身以及环境卫生的护理。

3.调理好饮食

饮食要有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维生素为主,如:小麦、玉米、小米、糯米、豆类、瘦肉、蛋类等;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橘子、红枣、核桃、红皮花生、菠菜、白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细软且温凉,如有消化道出血,要吃一些半流质与流质饮食。

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是据病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存在有机的联系。进行食疗时应注意协调人体内部、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性、统一性。
⑴汤药调理:中医植物煎汤,内服更易于吸收,血小板减少“卷柏紫癜方”绿色更可靠。
⑵调整阴阳:正常的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归根结底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通过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原则来进行调理身体。
⑶协调脏腑:一个脏腑发生病变,会影响其他的功能。选择适当的食物,以协调它们之间的平衡,以收到不同程度的食疗效果。
⑷适应气候: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疾病辨证施食时,也应注意季节、气候特点。如春夏感冒,应选食桑菊薄荷饮、荷叶粥等辛凉食品;秋冬感冒,又应选食生姜红糖茶、葱豉粥等辛温解表食品,所以食疗应适应气候,因时制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用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处方,仅供同行参考: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方名】加味脾阴煎。

【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血瘀于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

【方名】加减紫癜方。

【组成】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当归15克,大枣10克,茅根15克,旱莲草20克,三七粉5克(冲服),仙鹤草20克,山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方名】犀角地黄汤加味。

【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注意事项:禁烟、酒、辛、辣。 禁食鱼、虾、蟹、蛋、鸡和牛奶等富含蛋白质食品。白质食品。

专家谢别录提醒,不论您选择何种治疗方法,都要坚持到底,否则病情会越来越重。以上是关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处方的简单介绍,相信在您阅读之时,已经对其充分进行了解了,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