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胡萝卜读了一篇《纽约时报》讲儿童语言学习的文章,花式吐槽了美国70年代以来,蹭蹭下滑的SAT读写成绩——

不是因为放羊,而是因为鸡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中国爸妈来说,文中抨击的美国教改后“内容为辅、技能为主、考试中心”的低年级教育,真是那熟悉的配方、那亲切的味道了。

那么,究竟怎样的早教,才会行之有效地为儿童语言铺路呢?欢迎阅读一下这篇比较靠谱的“英语母语学习”小品。

译文不到800字,5分钟阅读量。

不想看原文的,可以直接拉到底,有参考书单。

New York Times

How to stop the drop in verbal scores

The latest bad news is that reading and writing scores on the SAT have once again declined. The language competence of high schoolers fell steeply in the 1970s and has never recovered. This is very worrisome…

最近有一则坏消息,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阅读与写作的成绩再一次下滑了。自上世纪70年代严重退步后,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就一直没有恢复。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为17岁学生的平均读写成绩,是小学与初中总体语言素质唯一最佳的衡量标准。这个成绩与学生们轻松学习新知识、与人沟通以及保住一份工作的能力密切相关。它还预示着未来收入。

The most credible analyses have shown that the chief causes are vast curricular changes, especially early grades. In the decades before the Great Verbal Decline, a content-rich elementary school experience evolved into a content-light, skills-based, test-centered approach. Cognitive psychologists agree that learning (ages 2 to 10) is critical to later verbal competence,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remarkable linguist plasticity of young mind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so-called Matthew Effect.

可靠的分析表明,最主要的原因是课程设置上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最关键的低年级时期。在学生读写成绩大幅下滑前的几十年里,小学教学从注重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成内容为辅、技能为主,并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2-10岁)早期的语言学习,对其日后的语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儿童惊人的语言可塑性,而且还与所谓的“马太效应”相关。

The name comes from a passage in the Scriptures, “For unto every one that hath shall be given, and he shall have abundance: but from him that hath not shall be taken away even that which he hath "Those who are language-poor in early childhood get relatively poorer, and fall further behind. while the verbally rich get richer.

“马太效应”源于《圣经》中的一段:“凡是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凡是没有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童年早期语言能力弱的人,其语言能力会变得更弱,从而越来越落后,而童年时期语言能力就很强的人,则会变得更强。

The origin of this cruel truth lies in the nature of word learning. The more words you already know, the faster you acquire new words. This sounds like an invitation to vocabulary study for tots, but that’s been tried and it's not effective. Most of the word meanings we know are acquired indirectly, by intuitively guessing new meanings as we understand the overall gist of what we are hearing or reading. The Matthew Effect in language can be restated this way: " To those who understand the gist shall be given new word meanings, but to those who do not there shall ensue boredom and frustration.”

这一残酷事实的根源,在于词汇学习的本质。已知的词汇越多,学习新词汇的速度就越快。这听起来,好像是在鼓励幼儿多学习单词,但是尝试后的结果表明,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好。我们掌握的大多数单词,都不是直接习得的,是在我们理解了听到或读到的内容的大意后,凭直觉猜出新词的意思,再学到的。在语言习得中,“马太效应”可以理解为:

“凡是理解了主旨大意的人,就让他习得新词汇。凡是没有理解的人,就只有感到枯燥与沮丧。”

Clearly the key is to make sure that from kindergarten on, every student, from the start, understand what is heard or read. If preschoolers and kindergartners are offered substantial and coherent lessons concerning the human and natural worlds, then the results show up 5 years or so later i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verbal scores.By staying on a subject long enoughto make all young children familiar with it, the gist becomes understood by all and word learning speeds up.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low-income children, who come to school with smaller vocabularies and rely on school to impart the knowledge base affluent children take for granted.

显然,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确保从幼儿园开始,每个学生就要领会所听到、所读到内容的主旨要义。

如果学龄前和幼儿园的孩子,能学习大量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密切相关且成体系的内容。那么大约5年左右,他们的读写成绩就会显著地提高。长时间接触某一主题的内容,能使所有的孩子熟悉该内容,从而掌握其主旨大意,并加速词汇学习。这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入学时所掌握的单词量较少,且依赖于学校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而这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的知识。

简化一下,中心思想可以理解为——

语言的学习是一场长跑,幼年的积累甚至不是起跑时的前100米,而是赛前的身体素质、营养、成长etc……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重视理解+思想体系的早期教育这种长线的投入要在5年后,才开始吹响冲刺的号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不合算的儿童语言启蒙,也许应该是鼓吹早期疯狂鸡血、初中之后躺平转向数理化的江湖派别。这种思路,等于同时错过了两个关键期——

· 别的孩子学前观察世界、打下自然社会基础的时候,鸡血派在苦哈哈地磨耳朵。

· 5年后,语言+思考的高阶学习水到渠成,应该冲刺了,他们又转头搞其他科目去了……

这个江湖派别梦想的胜利,是建立在20年前的大环境里——只有自家孩子学英语+拓展阅读;别人非但不学,还都只抱着课本死读书。

但如果别的孩子不仅在适当的年龄保质保量、资源丰富地学上了,还在之前打好了社会、自然、中国文化的基础……咋办?

当然有另一拨大V,鼓吹幼儿学英语的理由是忧国忧民——不管长跑短跑,英语早学早好。

· 为了英语世界的知识资源啦;

· 科技发展需要多读paper啦;

· 中国的学校英语教育多么失败啦……

但这更是一个伪命题,只要中国还有高考,而高考也依然是实现阶级公平的底线。决定一个人英语最终高度的节点,就不在高中以前,而是在进入大学之后。

我们观察一下国内升学考试,会发现大多数地区在高考之前,英文的难度上升曲线是非常平缓的,而且远远低于语文的思维水平。

但是,从高考到考研英语,难度发生了撕裂性的变化,都是直接选用Economist, The Guardian, Times等外刊原文。(实话实说,胡萝卜偶遇本文,其实也来自身边小朋友的考研模拟卷):

传说中,中国考生的弱项是写;但考研英语的大杀器,反而是阅读。

许多时候,考生做不出题目,根本不是因为词汇量、语法或翻译水平,而是因为中文不好——对文化、政经理解不够全面,缺乏common sense。

更多时候,娃能把paper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但鬼知道讲了什么,是不是因为英语学得太少,你猜,你再猜?

好了,吐槽完毕,终于来到了解压的书目推荐时间——

从《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观点来看,语言的基础一是理解,二是体系,胡萝卜再加个第三点:二外学生有特殊需求——词汇语法本身的学习也要完整。所以推荐三套书,各针对一个小目标。

首先是The Big Book系列,在自然科普的语言上,可以做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的语言呢,就是属于给儿童教学时,输入的正常水平,而且也比较流畅,没有太难,分段友好。

比它更红的英文科普套装,比如科一、科二,相对就简单一点,高阶词汇上,可能会有一点不够用。

这套书很多,而且开本巨大,建议从一个喜欢的领域入手就可以了,毕竟《纽约时报》也说了,体系第一。

当然,一谈到自然观察本身,胡萝卜的真爱经常都是日系儿童科普。在深刻、细致、从点到面的思路上,日系科普童书向来都是扛把子。

推荐一套最近读的一套《科学的萌芽》,虽然这套书朴实无华的包装+宣传图在这个时代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确实是出身名门。作者都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科普界大咖:加古里子、横沟英一、森谷宪……

我还记得两年前在日本的一间儿童馆里,读到过其中一本《可以吃的植物》,当时大为折服,心中不断回荡着一句话:“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书?”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看着植物的循环兴衰,仿佛把生命和时光都凝结在了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再看到中文版时,我自己也和孩子一起,种植过其中的许多植物,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这种眼光下的万物,不再是以结果为导向,不再是我们小时候那种谈到什么东西,先谈谈“有什么用”,而忽略它们从生到死,从无到有,那更复杂、漫长的过程。

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起点,都能提出许多好的问题,发散出无数新的可能,这种“有题可问、有话可说”,是语言学习更深刻的动机。

最后推荐一本实用主义的英文启蒙词典——《麦林韦氏儿童初级插图词典》。

一谈到First Dictionary,简直是百花齐放,但有了娃你一定会发现,叫这个名字的词典,要么就是个图鉴,要么,就是娃还没翻开就过气了。毕竟娃的第一本词典,除了爹妈还有谁呢?

但这本韦氏词典确实比较有特色,它的单词量不大,全部都是入门必备,而注解写得非常靠谱,明白如话。还有一定的文学小tips,一书多用,有点超值。

之前实验室总说,要打好1000个入门词基础啦,要句子输出不要单词啦。如果觉得这个理论太简单,实践太迷茫,那就可以参考这本书,如果孩子学到其中一个单词时,对注解的理解也一样流畅无压力,有输出能力,就是真过关了。

所以,虽然个人觉得First Dictionary这种东西不是刚需,但如果一定要来一本,那可以在有生词的时候精读这本。算是既初级、又系统、还能一定程度上填补爹妈语言空白。

当然,要注意它的词汇比较简单,如果娃已经真·过关了,那回头路可以不必走。有了这个基础,直接上正式英英词典即可。

好了,希望加入书单后,可以少被吐槽一点文章太难读,毕竟今天难读的是《纽约时报》,不是胡萝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