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的兄弟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是“知名人物”了。

郭汝栋是中共红色间谍郭汝瑰的堂哥,早早就开始了军旅生涯,南征北战也算落下了不少功勋,可是军阀混战始终不是大势所趋,最终,他等来的只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那么,作为郭汝瑰的哥哥,郭汝栋最终没有和蒋介石逃到台湾,他选择了主动留在大陆,最后的结局,是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汝栋

兄弟二人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都说“时势造英雄”,在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的时候,如何选择自己的阵营成为了一个难缠的问题。

郭汝栋参加革命比较早,1911年的辛亥革命就能看到他的身影,那会的进步青年基本都是看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确实让他受益匪浅,后来他又在张培爵的影响下,加入了重庆蜀军政府的“炸弹队”,后来被分配到川军当中。

从小军校中出来的战将就是不一样,杨森在“统一全川”的战争中就让学成归来的郭汝栋当了旅长,他也没有辜负领导期望,一路拿下了资中和内江。

军阀混战时期比较麻烦,时局变化得太快,郭汝栋还没来得及春风得意,杨森就被段祺瑞政府罢了官,领导也变成了后来的“四川王”刘湘

那杨森肯定不服气,可段老板的命令又不好违背,大家只好暗自“自立门户”,在这个过程中郭汝栋长期驻守在涪陵一带,拥兵自重,在当地名气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祺瑞

从这个时候来看,郭汝栋的革命之路已经走远了,本来一腔热血为革命,却在时局之下成为了军阀。

接下来的战争,都是军阀斗争,劳民伤财。

杨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养精蓄锐后,集合了不少旧部准备把刘湘办掉,不过人家刘湘更胜一筹,杨森部节节败退,郭汝栋虽然跟着杨森吃了不少亏,却依旧掌握着四川境内的很多地方。

他们明面上都有个无可替代的老板:蒋介石。

中原大战的时候,蒋介石看到湖南湖北地区兵力比较空虚,干脆派郭汝栋前去稳定“后方”,郭汝栋又没办法违抗蒋介石的意思,只好去了,后来在1934年,他的部队被改为43军,他就当上了军长,又升任至陆军中将。

弟弟则一路追随着哥哥,也来到了成都读书,1925年就毕业了,不用多想,他肯定也要参军,走哥哥的路,毕竟哥哥那会混的很不错,已经是川军师长了。

郭汝栋被蒋介石指挥来指挥去,自己当年投靠的杨森也打不赢刘湘,他感觉到在军阀割据的时局下,必须要有自己的“好兄弟”,于是建议弟弟去上黄埔军校

因此,郭汝瑰在哥哥的打点和自身努力下,考入了黄埔军校五期。

郭汝栋投身革命的时间正是“辛亥革命”之前那段时间,这一路下来的思想也让他开始陷入军阀混战的漩涡,而弟弟则不同,他来到部队,正好赶上国共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一路都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不少共产党员也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的职务,他也认识了很多老师,和他们结下了深刻的友谊,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郭汝瑰的影响非常大。

其实从这个时,郭汝瑰的信仰已经从最初的“三民主义”升华为“共产主义”。

那会他想入党,老师却说这个身份需要一定的时间考验,结果没过多久,蒋介石在南京拥兵自立,开始大肆搞破坏。

那会老师们了解到情况,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不容乐观,希望郭汝瑰利用“兄弟”关系,阻止郭汝栋帮助杨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郭汝栋已经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了,他表面上支持着杨森,暗地里又希望能得到蒋介石的支持,郭汝瑰来了以后,马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哥哥。

不过,郭汝栋看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压根没把他说的当一回事。

就算他愿意听弟弟的意见,那会蒋介石可是一意孤行,他也只有服从命令,不然毫无办法,郭汝瑰也拿不出一点主意了,再加上他跟共产党已经彻底失去了联系,连个地址都没有,只好一直留在哥哥的部队当中。

他在涪陵宣传红色文化,哥哥也没有阻拦,1928年,在同学的介绍下,郭汝瑰终于如愿以偿入了党。

兄弟俩第一次真正在思想上走到一起的,是抗日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汝栋似乎突然想起了参军打仗的初衷,他主动请缨,得到了批准,迅速带领部队来到了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他的部队在四川经营多年,作战风格非常彪悍,四个团长有两个死在前线、十四个营长中只活下来了一个,一个满编师从上海战场退出来的时候,仅仅只剩下了六百多个人。

这场战争,弟弟郭汝瑰也参与了,作为一个秘密共产党员,加入郭汝栋的队伍。

郭汝瑰在上战场前都取下了手表,表示:如果战死,那么此物便是遗物。

他带领的旅跟日军厮杀了七个昼夜,伤亡超过了四分之三,这一仗也彻底让郭汝瑰出名了,从那以后,他不需要再活到哥哥的阴影之下了。

陈诚敏锐得发现了他,并将他提升为二十集团军的参谋长,随后蒋介石又成立了一个暂编新五师,由他率领。

陈诚

这个师本来就是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杂牌部队”,蒋介石喊郭汝瑰去,本来就有训练他的意思,可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是,郭汝瑰采用了非常民主的方式训练部队,打仗全靠策略。

1942年,这支蒋介石眼中的“杂牌部队”竟然战胜了日本王牌军,夺回了风山岭处的防线,这也直接导致日军妄图在春节前占领重庆的美梦破碎。

更令蒋介石意外的是,在1942年10月,郭汝瑰去参加四国代表研讨会,有爱心人士资助了五千银元,这郭汝瑰是一分钱没揣在兜里,全给手底下的官兵了,让他们留下自己花的,其他寄回家里。

宋庆龄听说后都有点不敢相信,多次表扬他是“无野心,无私心”的好将军。

在贪污腐败成风的国民党部队中,郭汝瑰宛若一股清流,这样让他得到了蒋介石的特别注意,后来他还被任命为“中央训练团”的副大队长,这个团就是为了培养“军界精英”用的。

在国民党内部“春风得意”的郭汝瑰,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他始终在寻求与组织取得联系,希望回到党内工作。

有一次,他遇到了此前入狱的任逖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后者看到郭汝瑰的身份地位如此之高,不知道他是否还有回党内的想法。

于是,任逖猷找来了自己的弟弟任廉儒多次观察郭汝瑰,这才最终确定他心里装着的依旧是共产主义。

终于,他见到了中共的元老董必武,他终于真正找到了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必武

弟弟屡立大功,哥哥迷途知返

在解放战争期间,郭汝瑰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来往于宁沪之间,向任廉儒提供了一百多次核心军事情报。

比如在那场让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七十四师折翼的孟良崮之战,就是因为郭汝瑰提前将国军的排兵布阵写在了纸上,交给了任廉儒,他还多次提到:“这个师用的全是美式装备,战斗力非常强,要特别注意。”

后来,郭汝瑰找到机会来到了西南,这是蒋介石的“最后防线”。

他来了以后,便奉命组建了七十二军,蒋介石还以为他设身处地地在为自己着想,可没想到,郭汝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速蒋家王朝的覆灭。

虽然弟弟的如日中天,哥哥郭汝栋却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没落了,因为早期在关键时候没有跟着杨森好好打仗,反而向蒋介石“暗送秋波”,在杨森担任重庆卫戍总司令期间,他担心对方会加害自己,于是逃到了成都。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个举动,能在之后帮他不少忙。

因为在蒋介石刚刚大肆进攻中原解放区的时候,郭汝瑰就进阶了陆军上将,然后马上退役了,随后的日子里就一直在成都。

郭汝瑰

郭汝瑰来到四川后,也没顾得上去照顾哥哥,一直和任廉儒密谋着最终决策。

1949年年底,在解放军入川的关键时刻,郭汝瑰以国民党二十二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的身份起义,而他手下的部队,早已让他“教育”了,起义过程非常顺利,那些顽固不化的特务和破坏分子早已被他解决了。

可以说,蒋介石的大西南地区最后没有守住,郭汝瑰是立了大功的。

蒋介石听说了这件事,差点都气吐血,后来的媒体也有“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负已先分”的说法,可以说,对于平日里就疑神疑鬼的蒋介石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巨大的侮辱。

郭汝瑰重新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他非常的激动,后来历经多次坎坷,终于再次入党。

而其哥哥郭汝栋也没有丝毫逃跑的必要,只是在早期的时候当了旧军阀,也参加了几次“围剿”,但这些矛盾,应该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时候就化解了。

因此,郭汝栋在国民党西南失守的时候并没有逃跑,反而安安静静地在成都等待。

对于跟蒋介石去台湾这件事,郭汝栋是不考虑的,故土家乡,离开了何时能够回归?

所以,他主动选择了留在大陆,并且他也厌倦了军阀斗争,可能是在抗日战争中的惨烈战斗中,身旁一位位倒下的战友让他厌倦了打仗。

没有在解放战争中添乱,又是抗战有功,因此郭汝栋也能安度晚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1952年,他就在成都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