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乖巧听话,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就完全变了样。还有另一种孩子在家里横得不行,在外面却怂。

其实孩子变成“双面人”都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偏差。

妈妈的乖儿子,老师同学嘴里却一堆坏毛病

梅子的小儿子,是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从小就有礼貌,有孝心。在家里,妈妈只要说一句话,发出一句命令,他都拉长耳朵听,立马付诸行动。看到妈妈说头痛,他又是按摩,又是送药。梅子只要带着儿子出去,所到之处也都是夸奖,这孩子特别会来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梅子的儿子已经是五年级,却是令老师特别头疼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爱讲话,爱顶嘴,犯错误不承认,布置的任务(除作业以外,写作业妈妈都在跟前)也从来没有准时完成过。

之前每次被老师叫到学校,梅子虽然嘴上说要好好管教儿子,心里却暗暗不相信老师的说法,心想老师是不是对儿子有偏见。

后来又发生了好几个事件,不同的人都印证了老师的话,梅子气得不得了,把儿子打了好几次,她真的相信才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两面人。

从小她就管教儿子特别严格,吃饭不能掉米粒,洗手时水一定不能溅到洗手台一滴,坐沙发绝对不能躺,白天不睡觉不能坐床上……要是做了一些违反规定的事,绝对不会得过且过,一定狠狠惩罚,用拖鞋打,用衣架打。

孩子一直在自己的管教中,她也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

孩子上了小学后,学习成绩不好,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补课,也都很乖,让他去补什么课就去从不抵抗。但是还是有老师陆陆续续投诉说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非常不好。

但孩子在妈妈面前就是表现地没话说,妈妈也就一直被蒙在鼓里。

看到了吗?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你一直管控之下,我没有可反抗的能力,就乖乖听话。但是只要离开你的视线,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就开始“撒欢”。虽然害怕妈妈会惩罚,但是给自己一点自由空间,让自己被控制的生活得解放的心理占据了上风。

这是管控父母养出的双面孩子。

“窝里横”的孩子,在外人面前却是一只小绵羊。

我邻居有个孩子,小姑娘娇气地不得了,爸爸妈妈都要围着她转。吃饭要爸爸喂,还一定要玩手机才愿意被喂上一口。一遇到一点点的不顺心的事,就开始撒娇生气,哭闹,一定要有人来哄很长时间才会罢休。

稍不如意,就会对着姥姥、姥爷大喊大叫,如果她想要什么东西,妈妈姥姥没有及时给到,小姑娘就会直接对妈妈姥姥动手。

这么个横得不得了的孩子,只要一出门,不远就在小区里玩,就不行了,被小朋友欺负了,都不敢吭一声。把她妈妈急得不得了,这真是窝里横,外面怂的典型。

其实造成孩子这样,最主要就是家人对她的纵容溺爱。因为他知道家里人会对他无限制的包容,忍耐,无论他做得再过分都没关系。

在家里他知道有人保护着自己,可以无所畏惧,也从来没有受到过惩罚。但是到了外面是没有人会忍让他的,她又不懂得社交规则,游戏秩序,很可能被欺负了也不懂的如何处理,只能怂怂得找爸爸妈妈。

宠溺的父母养出了“窝里横”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就说,养孩子怎么这么难呀!确实,生一个孩子出来很简单,父母都不需要考试,但是要养育一个孩子,是父母一辈子要做的功课。

现代父母一定要做“威信”型的父母,高监督,高关系。

”是指父母对于孩子有权柄,这是天生的。孩子要学习尊重和顺服权柄,爸妈要学会善用权柄。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是说爸妈和孩子彼此信任,也对自己信任。

制定家规,父母主动向孩子解释制定家规的原因,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孩子了解限制是出于爱护,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家庭的温暖。

我们这边地方有句俗语:养孩子,也要鞭子也要给吃的。就是你要给孩子爱,也要舍得管教。

“威信型”父母要随时管教孩子。

管教可分为“打”和“剥夺权利”:

  • 5岁学龄前孩童,可以使用打屁股、打手心等方式,纠正其不良行为;

  • 6~12岁学龄孩童,以剥夺权利为惩戒重点。例如:一周不准看电视,缩减使用计算机时间、不准玩电玩等孩子喜欢的游戏项目。

  • 无论如何,管教必须出于爱,不是处于情绪,一定要说明错误所在,最后要让孩子认识到被管教的原因,要给予拥抱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管教是出于爱。

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具有高度自信,肯合作,自律,上进。在学业上有高度成就,有很强的认知发展,能发挥创造力,自制力,注重道德行为。威信型父母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具有权威、影响力、说服力。

其实,不管是“窝里乖”还是“窝里横”,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算是成分很多时候也不可避免会有类似的情况。

所以,作为父母,不必惊慌,更不必着急。先明确孩子“两面人”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当然,也别忘了给孩子空间和时间。

毕竟,孩子也不是一天就能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