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时光和岁月的沉淀使得合肥这座城市历久弥新

每每提起合肥

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

逍遥津、三河古镇、四大名点

这些带有合肥地方印记的事物

但鲜为人知的是

合肥的名称其实源自境内的一条河

且合肥最初并不是安徽省会

所以对于合肥你真的了解吗?

今天来盘点一下合肥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

合肥地名的由来

关于合肥名字的由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淝水发源于合肥西南方向的紫蓬山,水源出山后分为二支,一支向东经城南绕到东关,流入巢湖,成为南淝河;另一支则一直向北,流经寿县,最终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按照《尔雅》一书中的解释:“归异,出同流,肥”,这句话意思是说归向不同而出自同一源头的水流称为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北魏郦道元给出的解释则有所不同,在他所著的《水经注》一书中曾记载;“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南淝水与北淝水交汇的地方,就在今天的逍遥津。这是另外一种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古逍遥津 摄影@月半印象

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有共同的交点而得名,却是不争的事实。

图源:百度百科

合肥成为省会的契机

从以前的“一条马路三盏灯,一座小楼才两层”到今天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为今天的安徽省会,合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和文化上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但不为人知的是,自1677年安徽建省起,合肥曾几度成为省会,而在合肥每次成为省会的历史背后都发生着一些故事。

历史上的合肥建县大致是在秦汉之交,当时属于九江郡,后来九江郡的治所迁到扬州。三国时,曹操把相当于行省地位的扬州州府迁来合肥,把九江郡治也同时定在了合肥,那是合肥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相当于今天省会和地区所在地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汉九江郡

图:来源@资料图片

三国时期的合肥

图源:百度百科

省会的第一次临时搬迁

1851年1月11日,历史上发生了“金田起义”,随后,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国”。

图源:百度百科

1853年2月9日,太平军自武汉顺江东下,冲破清军宿松防线,向安庆推进。

这时的安庆已成孤城。安徽巡抚蒋文庆、布政使李本仁和3000孤军困守省城。终因寡不敌众,夜里,太平军大军入城,杀死巡抚蒋文庆。

因此,安徽省会被迫迁到庐州府(今合肥)。直到1862年,才重新将省会迁回安庆。

时局动荡省会几度变迁

民国创始,安徽省会仍定于安庆。这期间由于战争局势的影响,安徽省省会一直在不断变迁,安徽省会一度搬迁至蚌埠、六安以及金寨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来源@资料图片

图:来源@资料图片

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政府迁出金寨,时任安徽省主席一职的李品仙担心安庆城内进步分子太多,不愿将省会迁回安庆,因此他决定将省会迁往合肥。

解放战争打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安徽省会被迫再次南移安庆,又于1949年2月由安庆迁驻芜湖,至此,安庆作为安徽省会的历史全面结束。随着形势的发展,3月下旬,省会迁到屯溪(今黄山市屯溪区),直至4月28日屯溪解放。

图源:安徽人文地理公众号(已授权)

安徽一度“无省无省会”

从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安徽省成立,安徽曾经一度“无省无省会”

在1949年2月16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即发出通知,准备在合肥成立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人员都已经敲定。但同年4月3日,华东局又向中共中央回复:“由于要集中主要干部负责城市工作,由于主要干部仅够配备,因此决定,暂不成立安徽省委,而分开成立皖北区党委和皖南区党委。”迫于形势,安徽建省的进程被延缓了。

解放后,全省作为一个整体行政区域出现了短暂的中断,由一省变成两个行署,即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皖北行署成立于1949年4月15日,一级行政驻地在合肥;皖南行署成立于1949年5月13日,一级行政驻地先在屯溪,同年迁往芜湖。二者均直属华东局。

皖北、皖南行署区

图:来源@资料图片

1951年12月20日,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的决定,皖南、皖北两行署先行在合肥市办公,酝酿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皖北、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市正式成立,两行署正式结束。合肥再次成了新安徽的新省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 安徽省政府

图:来源@资料图片

一封信决定安徽省会

建国之初,随着战后补偿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经济复苏的需要,各项经济建设迅速展开,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存在的先天不足的劣势日趋显露,主要表现在合肥虽然处于安徽中部,但却远离长江和淮河这两条贯穿安徽的主要水系,相较于长沙位于长江与湘江的交汇口,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口,合肥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当时以水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的年代,交通相对闭塞,出行多有不便,地理位置甚至不如当时位于长江和青弋江交汇口的芜湖。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安徽省后不久,安徽的不少省领导萌生出把省会迁到交通条件较好的沿江城市芜湖的想法。

芜湖港口

图:来源@资料图片

图源:百度百科

1958年9月,毛泽东利用视察安徽和为新建立的“安徽大学”题校名的机会,以书信的形式向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明确了他的态度:“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伟人一锤定音,确定合肥作为安徽省会至今。

毛泽东在合肥视察时写给曾希圣的回信

图源:安徽大学官网

毛泽东对合肥“为皖之中”的评价,道出的是客观事实,蕴含着的却是长远谋略。安徽省会定于合肥,合肥也不负众望,如今的合肥已然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今天建设美好安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源:@摄影师H-Ming

古诗词中的合肥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为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流连于此,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词歌赋,为合肥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从战国《楚辞·招魂》中的“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到取材于“庐江郡”的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再到南北朝的《经陈思王墓》……很久很久以前,古诗词中就已经有了“合肥”的身影。

说起古诗词中的合肥,就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南宋著名的文人姜夔,姜夔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的诗风格高秀,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韵,然而姜夔的一生,尤其是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却是不断往返于杭州、合肥之间,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许多文字都是和合肥这座古城联系在一起的,真实却又细致地再现了那个时期合肥地区的风土人情。

图源:百度百科

那么南宋时期合肥是什么样的呢?姜夔在《淡黄柳》和《凄凉犯》这两首词中是这样描述的:

《淡黄柳》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凄凉犯》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柳树是经常出现在姜夔词中的意象,这两首词也不例外,虽然两首词中都有描写柳树,但是由于作词时间的不同,两首诗里描绘的合肥柳色也有所不同,《淡黄柳》中描绘的是春柳,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渐入虚拟的情景,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用淡笔渲染“空”、“寒”、“岑寂”等等感受,其惆怅情怀似乎不涉及具体实事,然而,前人曾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却写出江淮之间春亦寂寥,并暗示这与江南似相同而又相异,又深切如此春天恐亦难久。这就使读者感到词情绝非“客怀”二字可以概尽。白石的伤春,实则反映出同时代人一种相当普遍的忧惧。

《凄凉犯》上阙描写边城合肥的荒凉景象和自己触景而生的凄苦情怀。南宋时,淮南已是极边,作为该地重镇的合肥,经过多次战乱,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开端两句,概括写出合肥城的萧条冷落。“合肥巷陌皆种柳”,词人将“绿杨巷陌”置于“秋风”“边城”的广阔背景中,就更容易凸显那“一片离索”。《凄凉犯》中描绘的是秋柳,但姜夔笔下的无论是春柳还是秋柳给人营造的是一种凄凉的感觉,寄予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姜夔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客居合肥时在赤阑桥畔与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邂逅的故事。《白石词》一书中共收录姜夔诗词84首,与合肥及琵琶女相关的就有20余首,多为抒发身世和离别相思之作。“赤”泛指红色,“阑”同“栏”,赤阑桥从字面理解是一座红色栏杆的桥。时过境迁,斯人已逝,但姜夔的那首《送范仲讷往合肥》:“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至今仍为合肥人熟知和传诵。赤阑桥也就成为这段爱情故事的见证。

图:赤阑桥畔 来源@资料图片

图:赤阑桥 摄影@糖豆

经考证,赤阑桥具体位置在今桐城路的月潭庵北侧,四十五中门口,为纪念姜夔在合肥留下的这段凄美爱情故事,2002年,合肥市政府在四十五中门口立了一块“赤栏桥”石碑,并将姜夔的《送范仲讷往合肥》刻于碑上。2006年,该桥附近进行改造,结合姜夔的诗句,再次将桥更名为更有历史意义的赤阑桥,如今,赤阑桥已成为了桐城路上的标志性景点,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图:赤阑桥 摄影@糖豆

关于合肥

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END

· ENJOY ·

编辑 | 蓝莓巧克力

‍ 素材来源 | 安徽生活网实拍、《尔雅》、《水经注》、

《姜夔词》、合肥晚报、安徽大学官网、

安徽人文地理公众号、

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糖豆、摄影师H-Min、

资料图片、往期文章

主编 |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