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亲不亲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人世间,最亲近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兄弟姐妹了。

小时候,都是大的照顾小的,小的紧跟大的,就像大蒜,一粒粒蒜瓣抱成团,挤在一起,挨在一起,再多的打闹都让位于一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亲情是如此美好。

从来没有想过,兄弟姐妹长大之后会情同陌路,甚至变成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即便一前一后回到家中看望父母,也总是无话可说,只给父母留下无尽的遗憾。

为什么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甚至也无法冰释前嫌继续携手往前,或许,不管是谁,都没有办法释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父母重男轻女,原生家庭“靠不住”。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樊胜美,是一个被原生家庭“榨干”的人。她拼尽全力,跳出自己原有的圈层,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原本以为只要自己继续勤奋努力,总能闯出一片天来。但她成为了父母和兄弟们的“提款机”,总在被无止境地“索取”。

小时候,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都要“让给弟弟”、“留给哥哥”,读书上学的机会更是优先给家中的男孩,女儿似乎是墙角钻出的野草,能够将将就就长大成人就要感恩戴德一辈子了。

她们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充当家庭的“提款机”,为兄弟们做“铺路石”。这份感情,越是到成年之后,越是觉得憋屈,越是觉得“无胜于有”。

每每看到现实生活中,那些被逼得去跳河,被逼与父母、兄弟决裂的“樊胜美”们,便会打心底里心疼她们,甚至觉得,不如就此一刀两断吧。从此,不欠不负,再也不要联系。

父母重男轻女,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坎。在父母的偏袒下,很多兄弟对姊妹从小就养成了一味索取却不懂感恩的心态,除了伸手要钱,从来不会主动负担点什么。

面对这样的兄弟姐妹,情同陌路又何妨,至少把沉重的负担卸下来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道德绑架层面的。

03

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与谋。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兄弟姐妹之间,小时候都差不多,长大之后,却差太远。

不仅仅是赚钱能力有大有小,名望地位有高有低,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天差地别。

一个成年人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任凭谁都无法劝说。

闺蜜晓琳是家中的老大,底下有两个妹妹,出身农村的她们,都奋力跳出了农门,让老实巴交的父母长舒了一口气。

但晓琳在结婚七年之后,遭遇丈夫出轨,她选择离婚。这种对感情和婚姻极度的失望,让两个妹妹也深受影响:大妹因为不信任她的丈夫,时常觉得困扰不已,小妹则干脆不谈恋爱不结婚。

如此一来,类似于家中“长子”的晓琳就格外内疚。她不仅积极改变自己,从离婚中的阴影中走出来,鼓励二妹要珍惜并经营好婚姻,还四处张罗为小妹介绍对象,以期卸下父母沉重的思想负担。

可是,从小妹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整整十年过去,晓琳的计划都落空了。小妹从不顶撞,但对于一切相亲活动都采取了拒绝,也不主动去“自由恋爱”。

小妹坚定地“不婚”,让晓琳与之决裂,姊妹之情在一次次争吵和冷战中消失殆尽。而这并不是晓琳的父母所期望的,但谁也无法改变谁,家中的气氛就这么拧巴着、压抑着,让人无所适从。

太过关心与关注,亲情就成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最后的结果让人心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赡养父母不尽心,全部推给一个人。

在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是最常见的。

可现实生活中,最后赡养老人的,不一定是儿子,而是女儿。

隔壁村的张大爷和大娘,早年是村里人都羡慕的对象,他们的大儿子大学毕业之后,到国外当执业医师,收入很高。早早地就为他们两老翻新了房子,每个月还拿出五千元的生活费,让老两口衣食无忧。

转眼,张大爷和大娘都已经八十出头了,但儿子却从未回过一次家。有个头痛脑热,需要住院,只能靠嫁在隔壁村的女儿。

好在张大爷的女儿女婿很孝顺,隔三岔五就来看望一下。但这两年,他们也做了爷爷奶奶,忙着带孙子,顾不上那么多了。

没办法,张大爷只好请保姆,但因为种种原因,保姆一个个都走了。行动越来越不方便的张大爷只得提出,住到女儿家去。

但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却不同意了,他一直以为,这些年,他寄回来的钱都被父母用来接济妹妹了,这些住到她家去,肯定会要更多生活费。

张大爷的女儿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气得哭了好几天。她觉得哥哥这番话太伤感情,就赌气也不管了。

如今,风烛残年的张大爷老两口还是住在自己家,女儿依旧会去看望他们,但一家人的亲情却散落了一地,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