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洲的关系原本一直都不错,但欧洲政治局势变动,尤其是德国作为领头羊要面临换届问题时,原本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带头作用下,已经消下去的声音又重新响起,默克尔当下想拦都拦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德关系生变

据《环球时报》报道,自从立陶宛开始呼吁调查中国手机后,德国方面也启动了针对中国手机的调查,同样也是以“担忧存在安全漏洞”等问题进行。这使得原本进展较为顺利的中德关系产生了一定波折,尽管早有爆料德国总理默克尔被所谓盟友的五眼联盟长期监听,却依旧有“调查中国”的声音响起,这背后的政治动机不言而喻。

可能产生的影响

据了解,此前德国在内的一些欧盟国家不是没有进行过对中国手机的指责,只是要不就是找不出明确的证据,要不就草草了之。乍一看似乎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考虑到西方的舆论氛围和部分国家在背后“煽风点火”,销量和市场的限制恐怕短期内还是少不了的。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欧盟原本作为我国良好的合作方,可以重新加大市场投入,现在德国方面的态度转变却可能导致计划泡汤。

只不过从受到影响的各方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并不是唯一一个要面临的挑战。因为很多欧洲国家过去几十年与中国始终有着密切的合作,国内一些企业甚至与一些国家合作投资了实验室以及其他项目。至于疫情环境下,中欧大量增长的贸易更不必说。一旦我国的商品在欧洲出现颓势,原本经济下行的欧盟可能还得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么做?

既然与中国的关系变差并没有好事,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声音出现呢?关键就在于部分政客的政治利益。由于舆论场被少数企业掌控,德国不可避免受到来自西方的影响,所以国内的就天然存在与中国对立的一批人。而当这群人成为了政客甚至于形成了一种政治环境的时候,哪怕长期在东西方之间斡旋,有着丰富外交经验的默克尔想拦都拦不住。之前德国的国防部长就频频发声,表示要跟着美国强硬对华。总理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在国防部长都这么“不理智的”情况下,平息文化和环境上的氛围就更难了。

而这些整天想着对付中国的政客心里,对究竟什么能给德国以及欧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他们是不关心的。因为不管怎么说,为了争夺权利的位置,他们需要获得国内票仓的支持,氛围是调查中国,那么这些政客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某些西方国家还通过各种渠道给一些筹码,做这种事自然就更起劲了。只是政客说的和最终做的总归是有差距的,所以现在对于将来德国的态度也不能盲目下定论。

中德关系的转折?

有人或许会觉得,现在默克尔还在,就有政客开始站出来挑事。那她如果离开了,中德关系是不是就此会发生重大转折?这点目前来看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忧。

正如上文所言,中国不论是和德国还是其他的欧盟国家,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合作关系。西方的制度和文化决定了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国内不同,越大的企业它的国际性越强,指望一个国家的政府来限制企业的核心利益,甚至替企业做决定这是很难想象的。与中国进行合作的企业中有不少就是跨国的大型公司,他们对于政治的影响力或许没有美国的那么强。然而一旦政府决策触碰到了合作底线,那必然会迎来反弹。

中国的机遇

当前全球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国作为最先并且能够较为长期的稳定疫情的国家。国内巨大的市场,让各个国家以及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如果失去了中国的市场,那么这些企业很可能就会面临严重的打击,更大的国家、更大的企业越是如此。而且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企业对中国的依赖性也会增加。哪怕是整天喊着“对付中国”的美国,也不见得就有多少企业会听政府的话,保全自己远比附和政治来得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角度上看,德国短期内有可能会因为政治上的动向产生不确定因素,进而影响到两国的关系。长期来看却基本不用担忧,反过来该担忧的或许还得是那些现在叫嚣着的政客。默克尔作为德国的政坛常青树,即便彻底远离政坛之后,也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如何在西方可能发生的颠覆性政局变动中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将是接下来的一个重头戏和中国的机遇,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慢慢透过这些政客们的举动来反思,中国不会不理睬友好地合作,也从不怕威胁。